俄海军为何放弃重型舰载机SU-33,转而使用MIG-29K?狠起来连自己都打,印国产航母近防炮奇葩设计,就问你怕不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俄海军为何放弃重型舰载机SU-33,转而使用MIG-29K

如果能选,俄罗斯海军航空兵肯定更喜欢用着顺手的苏-33,臭名昭著的米格-29再怎么改进也不可能取代苏-33的位置,这其实就是苏-33舰载机还能否复产的问题!它已经停产至少20年了,海军航空兵想要接着用,去哪里找机身寿命足够的舰载机呢?

俄罗斯肯定更喜欢苏33,它更适合做舰载机使用。

毫无疑问,苏-33的作战性能更符合海军的需要。我们可以根据美军F-18大黄蜂升级到超级大黄蜂的经验断定,舰载机载荷越大、航程越远就越符合海军的需要。超级大黄蜂比大黄蜂长高了178mm、翼面积增加了25%、体重增加了6.396吨、发动机推力提高了19.13千牛,内部油箱还多装了1.6吨的燃料,这让它多出来50%的滞空时间和1.7吨的挂载能力;同理,起飞重量33吨、航程3000多千米的苏-33,比起飞重量仅有24吨、航程约2000千米的米格29K强多了!

放弃好装备、捡起次等装备接着用,绝对不是俄罗斯海军的初衷,而是实在没有办的办法。一款战机停产后,它的生产线一般都会面临解体的结局,尤其是对于俄罗斯这个过去30年一直缺钱的国家来说,它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封存停产战机的生产线,而即便是美国也没有能力恢复停产了8年的F-22生产线,可见再接着生产苏-33很不现实,关闭后的生产线多半都会贡献出自己的器官,去组建全新的生产线!否则封存维护成本是相当高的。

一般大家都觉得苏-33的外形和苏-27系列很像,这就有理由把它的生产线拆解,补充给苏-27的生产线以增加产能、节约成本!那么反过来,苏27的生产线能否生产可用的苏-33舰载机呢?笔者觉得生产线的设备互换是合理的,早在二战时期,汽车商福特就生产了8600多架战斗机;通用除了生产40多万台引擎之外,还生产了飞机、坦克、枪械等一切你能想象得到的东西,可见工厂里的生产线并非一成不变。

但是,舰载机和陆基战斗机是有很大差距的,这不是生产设备的区别导致的,而是使用需要决定的!苏-33的空重达到18.4吨,而苏-27只有17.45吨,这多出来的重量不只是加强了起落架那么简单,舰载机还是有很多专用设备的!要不然我们在能够生产歼-11的情况下,干嘛还要去买乌克兰的苏-33原型机T-10-K3呢?

俄罗斯最后选择米格-29K,还是印度帮的忙!否则它真有可能咬着牙恢复苏-33的生产线。

就在俄罗斯为舰载机发愁时,恰好印度海军也需要一款固定翼舰载机,其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和进口的维克拉玛蒂亚号都需要舰载机,尤其是不足4万吨的维克拉玛蒂亚号机库狭小,升降机更是小的不得了,不可能容纳体积庞大的苏-33。下图是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的机库,用坐在地上的人作参照能明显感觉到,这个机库不是一般的小,只有使用尺寸较小的米格-29K,才能保证最基本的载机数量。

维克拉玛蒂亚号不仅机库小,升降机的尺寸也小得很!下图是主升降机的内部照。

下图是主升降机的外部照,可见机翼折叠之后的米格-29K勉强能通过这部升降机运上甲板。

思前想后,印度只能选择体米格-29K,为此注资10多亿美元帮助米格公司完成米格-29K生产线启动和升级工作,并对米格-29K本身进行了现代化升级,而俄罗斯海军航空兵也正好趁机下单获得米格-29K,替换垂垂老矣的苏-33,因此说它也没有第二个选项。

尊重客观事实、探究事件真相,我是兵器世界,请关注支持吧!

狠起来连自己都打,印国产航母近防炮奇葩设计,就问你怕不怕

印度国产航母“维克兰特”(超日王)号航母自2021年8月份以来,已经连续三次海试,看来再有个三五年就差不多能服役了。关于这艘印度“国产”航母的故事有很多,外人普遍不看好,不过这并不影响印度特有的迷之一般的自信,总是感觉良好,每次下水印度都会自嗨一翻。近日,印度“维克兰特”号航母上的近防炮引起了眼尖的网友们的主意。这艘航母上配置的俄罗斯AK630近防炮周边的护栏是固定的,而且AK630近防炮的底座太低了,炮口射界被护栏阻挡了,一旦开炮很容易就打在护栏上。这是怎么回事?

从传统做法来看,航母上都配置自卫武器,通常的配置模式是:近防炮+近防导弹;航母上的自卫武器主要是一个备用的自卫手段,航母虽然强大但自身的防卫武器却很菜,没有了驱护舰和舰载机这些“保镖”,小小的导弹艇、巡逻舰都敢欺负它,打不沉航母也会好好的羞辱一翻。

航母上的自卫武器基本都是射程几公里的近防炮+近程防空导弹搭配模式,主要作用是防范突破“保镖”们的防御圈的“漏网之鱼”的打击。航母上近防武器可不是摆设,而是真的有用,战场上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按理说越是驱护舰水平不怎么样的就越应该在航母上配置更好的近防武器,印度显然并不这么想,印度做事一向是面子工程。

印度“维克兰特”号航母上的近防武器比较落后,近防炮采用了俄罗斯(前苏联)的AK630近防炮,6管30毫米机关炮射速5000发左右,实际杀伤距离2500米。这款近防炮最大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占用的甲板面积很小,缺点是弹药以及精度都一般般。印度选择AK630近防炮无可厚非,因为印度自己又不会造。其实,舰载近防炮即便是美国也不怎么样,目前世界上近防炮最好的应该说是某大国的1130近防炮,目前来说没有超其右者。舰载近程防空导弹印度同样不会造,而俄罗斯的也不太好用,所以,印度选择了以色列的“巴拉克”-8防空导弹。“巴拉克”-8防空导弹严谨的说是以色列专门给印度国产航母定制的,看看人家印度的人缘,很多国家都挣着给它定制VIP版的武器装备,当然了,主要是印度出手敞亮。

关于印度航母“维克兰特”号上近防炮位置不合理,护栏阻挡射界之事,分析一下。

舰船上都有护栏,航母上的护栏是全方位的,可以做到任何位置都有护栏保护。航母上的护栏有三种,一种是位于飞行甲板四周的可竖起和平放的活动式固定护栏,这种护栏平时竖立起来,舰载机起降作业时将护栏平放,避免影响舰载机起降作业。通常这种护栏是一个金属框架,绑上防护网,基座位置是固定的,从照片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来,框架可竖起和放倒,可拆卸。

一种是简易的可拆卸护栏,多见于军舰上,用可拆卸(放倒)的金属杆做为支撑,护围采用有塑胶保护的钢丝绳或者是金属链条,火炮,各种武器部位基本都是这种护栏,避免影响武器射界。

一种是固定的护栏,也就是金属框架焊死在甲板上或者是舰体上,不可拆卸、折叠。这种护栏位置不会影响舰船作业,主要是保护落水的功能,货轮上基本都是这种护栏。印度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上,AK630近防炮采用的就是这样的焊死在甲板上的固定护栏,而且是死的连接直角,因此是不可放倒的。

从网络媒体披露的照片来看,印度航母上AK630近防炮周边的护栏还真是固定护栏,看不出有可拆卸/折叠机关。这种护栏在货轮上很常见,是用金属杆/片直接焊死在甲板上的,不是活动的,而且其护栏高度远超过了AK630近防炮的炮口高度,挡住了火炮的射界,如果开炮,炮弹会打在护栏上。这就奇怪了,难道印度航母上的近防炮不射击?难道印度已经研发出了控制近防炮能够躲过护栏的技术?即便是这样也没必要呀,你把护栏设置成可以放倒或者是可拆卸的不就行了吗?下面看看别人家是怎么做的,别人家的护栏都是可以放倒的。

其实,这个事算是一个小事,到时候印度是要进行武器试射的,到时候再改呗,这样的事对于印度来说都是正常的,甚至就不算是一个事。

就这艘航母而言,内部情况不清楚,但外部情况并不乐观。如果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印度国产“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和其它所有国家都不一样,飞行甲板基本上是占满了整个舰体上甲板,而其它国家的航母飞行甲板后部左右都有一个面积很大的“切角”。看看下面的“福特”号航母和“尼米兹”级航母的后部切角。

航母后部的飞行甲板都不是铺满整个甲板的,左右都有很大的空间,后部左右武器甲板低于飞行甲板,这个位置除了布置自卫武器和其它设备,还有LSO战位。LSO也就是舰载机着舰指挥官战位,通常设置在航母着舰区后左舷的LSO平台上。着舰指挥官们依据高速摄像机所拍摄的实时图像及相应参数,通过无线电及灯光等多种手段对舰载机飞行员发出相应的着舰指令,通常着舰指挥官有多个人组成。印度航母上目前根本就看不到LSO战位的位置,如果是设置在后部左舷部位,除去AK6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