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陆基反导系统上船,中国海军测试新导弹,或连卫星都能击落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有目共睹的是,中国军工业在国产舰艇的设计建造和武器配套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尤其是我们的舰载通用垂直发射装置,成功实现了冷热共架发射技术和“一坑四弹”等能力,基本与美国处于同一水准。不过纵观解放军海军的各类舰艇,虽在海上区域防空方面已经颇为强大,但还是有一个小小的遗憾,即缺乏足够的海上反弹道导弹乃至是反卫星能力,而这两种能力恰恰是近年来国土防空领域的一个全新课题。

“毕昇舰”发射新型舰载导弹

对于已经掌握了陆基中段反导和反卫星技术的国家来说,如何让相关系统“上船”,将中段反导和反卫星战线尽可能地前推,为国土防空带来更大的防御纵深,是一个更加高端的需求。所幸,随着数张国产试验舰发射导弹的照片放出,似乎预示着中国海军即将补足这一短板。

美国“标准-3”防空导弹

解放军海军官方账号“人民海军”,发布了纪念国产首艘综合试验舰“毕昇舰”服役25周年的报道。从几张该舰试射导弹的照片来看,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其发射的是一款弹体长度很大的新型导弹,仅看尺寸的话其很可能是一款重型舰载导弹。部分人认为,这可能是“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但一般来说,用于反舰的导弹往往需要安装尺寸较大的弹翼,这样才能在进入低空飞行并命中目标前,实现飞行弹道的最终修正。而从照片来看,该弹身形细长且弹翼特征不明显,这似乎更接近于美国“标准”系列防空导弹的气动布局思路。

展开全文

“标准-3”采用了窄边条翼设计

以“标准”系列防空导弹中射程最大的“标准-3”来看,该弹的弹翼是宽度很窄的边条翼,以边条翼和导弹尾喷口的尾舵来实现空中机动。这种布局的优点在于小弹翼带来的低空气阻力,有助于导弹获得较大的最大射程和飞行速度,且可减小导弹直径,利于在尺寸有限的水面舰艇上搭载和使用。

“伯克”级驱逐舰发射“标准-3”拦截卫星

值得注意的是,在“标准”系列防空导弹家族中,“标准-3”的弹体长度是最大的,因为其使用了三级发动机并搭载了大量燃料,这些都是为了保证“标准-3”拥有极大的射程和射高,以执行海上拦截弹道导弹乃至拦截低轨道人造卫星的任务。显然,这些目标已经超出了海上区域防空的任务范畴,而是属于海上战区级防空反导,甚至是国土防空的范畴。至于“毕昇舰”试射的这款国产重型导弹,在外形上明显与“标准-3”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故不排除这可能是我们自己的国产海基拦截弹。

055型万吨大驱发射导弹预想图

考虑到中国已经初步具备陆基中段反导和反卫星的能力,在055型万吨级“中华神盾”驱逐舰出现后,这款吨位、尺寸和电子设备水平都颇为理想的海上平台,显然有着极大的改进升级潜力。不仅仅是海上防空作战指挥舰,人民海军很可能参照美军的思路,为神盾舰赋予海上拦截弹道导弹和打击卫星的能力。身为可移动平台的军舰,可在距离陆地国土更远的地方实施此类拦截作战,建立起第一道防线,而陆基中段反导和反卫星系统,则可肩负起第二道防线的任务,从而为陆地国土构建起多重防护网,意义和价值均十分巨大。

中国或建立陆基反导和海基反导双保险

相信在未来,解放军必将撑起一道海基国土防空网,为守护国家安全贡献一份新力量。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