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降雨超55小时史上最大 听说25日还有...-飞外
发布时间: 2023-07-06
近日,北方多地遭遇暴雨。其中持续55个小时的强降雨,给刚刚进入主汛期的北京拉响了防汛的警钟。7月21日凌晨2时,随着降雨逐渐减弱,北京市气象台解除了暴雨橙色预警。本轮降雨到早晨8时正式宣告结束。 北京大兴一小区积水严重 居民乘铲车出行 京华时报记者从北京市气象局获悉,本轮降水雨势相对平缓,特点是“持续时间长”“总量大”“范围广”,为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天气过程,多年来罕见,降雨总量超过“7·21”特大暴雨。但本次暴雨并非有害无利,据了解总体来看,此次降雨持续时间长、总量大、范围广、雨势相对平缓,对增加水库蓄水和净化空气非常有利。 京津冀还有大到暴雨 连日暴雨暂时告一段落,气象专家提示,大范围降雨后,山区及浅山区应注意防范强降雨可能诱发的山洪、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建议公众尽量减少到上述地质灾害易发区活动。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旅游景区和建筑工地的隐患点排查,尤其低洼地块要密切关注墒情变化,及时清沟理墒。 西城区积水从护栏处涌出 同时,气象部门表示,预计7月下旬,北京多冷空气活动,受其影响,多降雨天气;北京平原地区平均气温为27℃左右(常年26.5℃);山区平均气温为24℃左右(常年23.5℃)。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布和朝鲁接受采访时称,根据最新海洋和大气监测结果、数值模式结果、统计模型结果,21日至29日,华北降水偏多,但以“过程性降水”为主,北京地区降水22日减弱或停止,25日前后,京津冀地区将有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局地可能出现大到暴雨。 精(红军长征最远行程是多少?红军长征最远行程是二万五千里。提到“长征”,不少人都把它等同于“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是不准确的。“长征”的外延较大,是指各支队伍的战略行动的总称。4支长征队伍的总行程约六万五千里,而最远行程“二万五千里”只是其中的1支——红一方面军的基本行程。)细化预报预警“保驾护航”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气象局19日11时,专门针对此次过程将Ⅳ级响应提升为Ⅲ级,专门启动风云二号F星加密观测。19日7时45分,北京市气象局启动暴雨Ⅳ级应急响应,16时30分将Ⅳ级应急响应升级为Ⅲ级,20日11时30分进一步将应急响应级别升为Ⅱ级,并加强与在京和周边气象部门降雨天气过程的天气联防和会商研判。 针对此次降雨天气过程,北京市气象局采取“递进式预报、渐进式预警、跟进式服务”的方式,提供“分时段、分区域、分强度”的精细化预报预警产品。 降雨开始前,18日17时,北京气象台通过电视、电台、微博、微信等各种媒体,提示公众未来两天有明显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需做好防范。 降雨开始后,北京市气象部门密切监测和分析天气形势演变,及时预警,除两次升级“暴雨预警信号”,还及时发布分区“暴雨预警信号”“大风预警信号”,并联合国土部门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北京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共发布各类预警信号、提示信息17次,及时通过电台、电视台、公交地铁移动终端、楼宇电视、户外显示屏、手机短信、手机APP、门户网站、首都之窗网站群、官方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广泛发布预警和提示信息,累计发布约5300余万人次。 京城看海,故宫安好 北京连日暴雨引网友关注故宫排水情况。近日,@紫禁城杂志通过微博晒出了一组照片,展示宫内雨景。照片中,有的是故宫内金水桥外侧水流滚滚泄出,有的是台阶外螭首齐吐水的“千龙出水”景象……尽管风大雨急,故宫各场景却是一片忙着排水的景象,除了广场区域有薄薄的一层水,内廷通道的石板路几乎没有积水。 7月20日,中轴线三大殿台基的排水石龙头正在吐水,排掉台基上的雨水。 注入内金水河的雨水尚未淹没石桥涵洞顶部,涵洞能保证明沟流水畅通。 新京报记者从故宫古建部专家处了解到,两日大雨时故宫已经启动了排查程序,没有发现积水严重的地方,雨后还对库房展厅等地进行了复查。但受限于部分排水口较小,故宫短时内遭遇大量降水时,确实会出现局部有积水的情况,但是经过长期观察,基本“20分钟左右就能排掉”,大雨时故宫也会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全院巡查,两日大雨确实没有出现积水情况。 (综合新华社、新京报、京华时报与北京青年报消息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