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与欧盟是什么关系若欧盟解散了,北约还会存在吗反之呢?北约是什么样的一个组织呢对世界有何影响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北约与欧盟是什么关系若欧盟解散了,北约还会存在吗反之呢

欧盟和北约的根本区别:欧盟是以英法德为领袖经济、政治共同体(英国脱欧了),是特殊情况下欧洲抱团形成的一个主体;北约则是为了冷战形成的一个以西欧、美国和北美的对抗苏联的军事联盟,以美国为绝对核心领导人!

欧盟

欧洲联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创始成员国有6个,分别为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目前已经发展到了28个国家了,虽然说起来是共同发展的经济联盟,但根本原因还是当年美国、苏联太强大,欧洲老牌强国显然也是不甘心的,只能团结起来共同对抗他们,才能提高自己的话语权。或者换一种说法就是美国苏联太强大,太形成了一个紧密不可分的欧盟!

北约

北约全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苏冷战对峙情况下的“特殊产物”,1949年4月4日出于对“苏联西扩”的担忧,美国以提供“合理”保护为由,拉拢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签署北大西洋公约。

根据该公约的要求,北约成员国的军队将在美国军队的领导下组成特殊的作战序列,应付苏联可能的“西扩”。

对于美国人如此指向性的机构,苏联在1955年5月14日拉拢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各国签订“华沙条约”对标。因而整个美苏冷战对抗,在理论上也可以叫做“北约”、“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武装对峙,两者也拥有着绝对话语权的核心:美国和苏联。

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这是二战后西方阵营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美国和欧盟互相取利,在强大的苏联面前,欧洲寻求美国的保护,美国则以控制英法德为首的欧盟的防务体系,是美国世界超级大国领导地位的标志。

苏联解体后,欧盟和美国的矛盾日益激化,没有了苏联的威胁,欧洲希望削弱美国的控制,有更大的独立性和话语权,而美国显然延续冷战时的地位。欧盟组织政治上绝大多数为欧洲的北约国家,经济上能够与美国分庭抗衡,苏联解体后开始寻求军事上的独立性,这几年正鼓捣着建立自己的欧洲军队,遭到北约老大美国强力反对,而欧洲的共同体实力摆在那里,显然已经成为了北约内部和美国这个绝对核心叫板的存在了。

这些年美国带领着欧洲国家参与国际争端时,往往都会头顶“北约成员国”、“欧盟成员国”的双头衔,以前北约对外事务讨论都是各国传回国内讨论,现在变成了欧盟内部会议讨论,如此一来,美国的决策权有时候就变得不是那么好使了,甚至有时候产生北约要听欧盟话的“错觉”,这也是让美国非常头疼的问题。

所以说欧盟和北约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组织,但是两者又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欧盟解散了美国的将再次拿回北约的绝对话语权,所以说最希望欧盟解散的当然是美国了。

北约是什么样的一个组织呢对世界有何影响呢

北约(NATO),全称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有时候也被称为北大西洋联盟,是一个建立在29个北美洲和欧洲国家之间的政府间军事同盟组织。简单来说,北约建立的基础是集体安全理论,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加入北约的国家都同意,任何一个加入北约的国家受到侵略,北约将会以集体的力量来反对对该国的侵略。当前,北约的总部是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哈伦市,而北约盟军作战指挥司令部则在比利时蒙斯附近。


北约旗帜

(来源:Wikipedia,下同)


1947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面对未来德国或苏联可能的侵略时,法国和英国签订了《敦刻尔克条约》,建立两国之间的联盟和互助。1948年,这一联盟将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包括进来,成为布鲁塞尔条约组织(BTO),也就是所谓的西欧联盟。虽然建立了布鲁塞尔条约组织这一军事同盟来防止未来可能的德国或者苏联的威胁,但是欧洲各国对于以自身力量来制衡未来必然重新崛起的德国和实际的威胁苏联并没有信心,所以欧洲各国希望美国加入,建立一个跨大西洋的集体安全的军事同盟组织。这样经过谈判,1949年4月4日,包括美国、加拿大、西欧联盟各国、葡萄牙、意大利、挪威、丹麦和冰岛在内的十二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但《北大西洋公约》签订后,一直没有实施,直到朝鲜战争爆发后,各个缔约国才开始实际根据《北大西洋公约》建立北约组织,其行动主要包括:1951年成立了采取西欧联盟的军事结构与计划的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SHAPE);1952年设立北约秘书长这一职务,同年北约进行了第一次联合海上军事演习;希腊和土耳其加入北约。1955年,西德国家加入北约,从而导致苏联主导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这样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组织,就代表了冷战期间两大阵营在欧洲的政治军事对峙。某种意义上,冷战期间的北约,虽然冠之以集体安全组织,但更多的是美苏冷战的工具。这一时期,提到北约,只能说,是与华沙条约组织对立的军事政治同盟组织。


某种意义上,911事件对北约的重新定位有决定性影响


随着1991年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北约的存在似乎变得尴尬起来,毕竟北约与华约的对抗几乎贯穿了整个冷战,冷战的结束和华约的解散某种意义上使得北约的存在失去了意义,毕竟西方国家遭受大规模乳状入侵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了。在这种情况下,北约该何去何从,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但由于一方面美国仍然需要以北约这一联盟体系来维持他的霸权地位,而另一方面,欧洲国家也希望通过北约集体防务模式,使得欧盟能够专注于一体化的推进。这样,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认为北约应该解散的声音,但在欧美共同利益的推动下,从冷战结束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一直到911事件以后,北约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北约的调整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东扩,在东扩问题上,北约主要通过从1994年开始,通过安全关系和和平伙伴关系,与中东欧和前苏联地区27个国家建立了双边安全关系,到今天北约已经从12个国家扩大到29个国家;二是以危机处理和集体防御作为新使命。1992年北约奥斯陆外长会议将域外维和作为北约的任务之一,1999年北约的战略概念文件则明确规定,在成员国的共同安全与合作这一目标之外,预防冲突与危机处理又被加入到北约的目标中来。并且为了适应新的目标,北约调整了军事指挥系统,并进一步整合军事力量,例如建立盟军快速反应部队(ARRC);三是提高北约对恐怖主义威胁的应对能力,北约的计划开始从以威胁为基础,转变为以能力为基础。


当前北约及其各种伙伴关系

(上图:在欧洲的北约;下图:北约及其全球伙伴关系)


总体来说,冷战后的北约的这种转变,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首先,冷战后的北约军事同盟色彩相对弱了一些,而政治同盟色彩越来越浓,北约的政治化越来越明显。换句话说,随着北约的战略重心的转移,北约在保留其军事同盟功能的同时,政治功能日益强化,冷战期间的那种以意识形态对立作为制定战略的出发点已经转变为多元化的战略目标制定原则,危机处理、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维和、反恐都成为了北约的任务。其次,北约从冷战期间的防御战略,转变为冷战后的积极干预域外事务的安全战略。例如在反恐问题上,无论欧美,都认为北约未来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施反恐,事实上,阿富汗就是北约域外反恐的一个典型地区。其三,北约东扩将会影响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毕竟北约东扩对俄罗斯而言,是非常重大的安全威胁,因此俄罗斯并不认同北约东扩,普京上台以后,对北约东扩的反应也是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北约东扩与俄罗斯的关系,将会是影响北约各国与俄罗斯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后,北约东扩也影响到了欧美关系。某种意义上,北约东扩是美国加强其在欧洲的主导地位,进而控制欧亚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欧盟在1999年开始推行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也体现了欧盟对于美国的离心倾向。但不论如何,欧洲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安全上,还都离不开北约,北约仍然会是美国霸权的工具。


北约的扩大


射击大型野兽,7.62口径和小口径步枪弹相比,哪种威力大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