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难超越的一首诗(谈谈为何“李白”没在“黄鹤楼”提诗一首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谈谈为何“李白”没在“黄鹤楼”提诗一首

李白这个人很有意思,一般的名胜很少见有他的题诗。他的一生钟情于山水,写了大量的山水诗,比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望庐山瀑布》等诗。

李白也到过黄鹤楼,按理说他应该是题一首诗的,但是他为什么没有提呢?这里面有三个原因。

第一,有人曾经题过诗,而且这首诗是专门儿写黄鹤楼的。这就是崔颢的《题黄鹤楼》崔颢的这首诗写的相当出色。李白自感到很难超越,还是不写为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就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虽然后来在李白的一些诗中也提及黄鹤楼,但专门儿以黄鹤楼为题的诗。他是不可能会写的。个中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崔颢。

第二,李白深谙为诗之道。

“文章最忌随人后”,写文章是这样,诗亦同理。崔颢已经把写黄鹤楼的诗的标杆儿立在了那里,先入为主。既然无法超越,索性还是不写为好。这是李白的明智之举。

笫三,古人很少写同题诗,题材相同,这本身就是犯忌,即使能够写出新意来,同题也是不可取的。就凭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人对写诗的严肃与严谨。

面对黄鹤楼,想写诗,却没有写诗,李白虽然留下了遗憾,但却没有留下遗憾的历史。这就是李白高明之处。


诗仙李白水平最高的诗词是哪一首

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拨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水寒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重钓碧溪上,勿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有哪一首诗让你觉得李白是神仙

有哪一首诗让你觉得李白是神仙?

《山中与幽人对酌》一一李白一一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李白的这首诗,在酒醉之下匆忙写下,成为了一首流芳千古的名篇。李白嗜酒成性,后来有过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

这首诗表面看似很直白,其实往深了再看,那么它的意境,便是突显了出来,而门上这首诗,也给了读者,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两个人到底是在什么样的山上独自喝酒?

李白诗歌无人能超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野狐试答

题主的问题包含着李白诗歌天下第一这样一个判断,题主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李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如果说他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无人能够取代,应该没有人敢质疑。但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就李白、杜甫孰优孰劣的问题,从唐以后争论了一千多年,闻一多说李白和杜甫出现在盛唐是“青天里太阳和月亮碰了头”,那是千年不遇的奇观,这样才草草结束了这个没有结果的争论。

中国属于大陆内河文化,先民一向都是脚踏实地,关注现实人生,自《诗经》开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之先河,现实主义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主流。从屈原开浪漫主义诗歌之先河后,直到唐朝李白登场,才诞生了第二个真正的浪漫主义诗人,物以稀为贵,李白这颗璀璨的明珠就显得格外耀眼了。在唐朝时,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就被文宗皇帝钦定为“大唐三绝”,可以说没有了李白,盛唐气象不会那样盛大,中国诗歌史也会失色不少。

“庒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这是龚自珍在《最录李白诗》中对李白的评价,真可谓慧眼卓识。李白有着庄子的浪漫恣肆,又兼具着屈原高贵孤傲的贵族气。李白一只脚踩在地上,一只脚伸向了天空。他有着儒家的现实精神,他热衷功名,怀抱经世济民的理想,也有着道家的遗世独立情怀。李白又特别仰慕战国策士侠客们独立高贵的人格精神,他渴望平步青云,鄙视一步一步向前的科举之路。因为是李白,所以不走寻常路,他通过道士吴筠举荐,直接被玄宗召为翰林院学士,当然这也是因为李白诗歌名满天下的缘故。

李白诗歌成就最大的是乐府歌行体,李白很适合这种自由灵活少有约束的诗体,李白就像他的诗歌,自由、率性,甚至任性,天马行空,睥睨一切。李白被称作诗仙,凡人难以学习到他如何做诗。李白的诗歌不是写出来的,是流出来的,嘴一张就出来了,最多那些绝句还能看到点灵光一现的痕迹,很多诗歌简直就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古今也只有李白把杀人放火、骂人随便地就写进了诗歌,而且又是那样自然恰当。“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李白活得很真实、很洒脱,他连死都是那样的浪漫,北宋诗人梅尧臣有《采石矶增郭功甫》诗曰:

采石月下闻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
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
不应暴落饥蛟涎,便当骑鲸上青天。
青山有冢人谩传,却来人间知几年。

李白身上有着太多的迷,连死都有好几种说法,我更信他是捉月溺水而死,这多浪漫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写诗,李白没问题,济沧海,他根本不行。李白在政治上其实很幼稚,当年入京,醉卧长安,红极一时,也只落了个赐金放还。入永王李璘幕府更是政治短见的表现,简直就是稀里糊涂的成为了反叛王朝的罪人。李白被流放夜郎,而且是“死放”,遇赦不赦,死葬本地,还是皇帝的亲家,王朝第一功臣郭子仪以官职爵位力保才得以赦免。没到流放地,李白就被赦免放还,他高兴地一张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你看看又有点藏不住了。郭子仪救李白,也算是报恩吧,当年李白名满天下,镇守潼关的将军哥舒翰邀请李白到军中喝酒,这时军中郭子仪所部营房失火,还是中级军官的郭子仪要被哥舒翰按军规处死,李白并不认识郭子仪,因为喝酒是高兴的事,不想败了酒兴,就给郭子仪求了个人情。大诗人的面子哥舒翰还是要给的,郭子仪也就此欠下了李白一个人情。

如果说李白诗歌天下第一,至少杜甫的粉丝不服。李白的诗歌鲜有人能敌,他的传奇太多,他身上的迷更多,如果说李白古今天下第一,反对的人也许会少点。

中国现代社会,为什么出不了像李白、杜甫那样的诗词大家

时代决定文化和产物,现代文化简洁明了,古代文化则浓缩凝炼,我们的先人自小就受文言文的薰陶,养成了他们慎字夺句的深奥,一字千钧,一句定坤,使文言精深而耐嚼。民间“顺口溜“的雏形,引起了文人墨客的兴趣,在他们几经努力和演变下,形成了诗和词,而古代的科举项目又推动了古典诗词的蓬勃发展。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唐诗宋词,已是古代文人墨客心血所凝成的精华。若不是在导师的讲解和借助工具书的帮助下,用现代文化很难理解古典诗词的博大精深。古典诗词能延续到现在,引起现代人的兴趣和推崇,足见它的成功和伟大。假如用现代文化,去套用古典诗词的格式和韵律,白话就会使诗和词的凝炼和精华大大淡化,而显得一目了然,不耐嚼,甚至不伦不类。或许这就是现代文化,出不了象李白,杜甫等诗词大家的根本原因。尽管现代有许多诗词爱好者,但由于现代文化的局限,想赿过古典诗词的魅力和顶峰,恐怕用尽吃奶的力,也望尘莫及。因此,古典诗词只能作为一种文化的延续,作为一种欣赏和兴趣,就已经足慰了我们先人文化的成功和伟大。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