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大明》首播质量高,连看四集不过瘾,历史剧王牌来
发布时间: 2023-07-11

提到国产历史剧,绝对绕不开一部剧——

《大明王朝1566》。

这部严肃历史剧,不仅讲的是朝堂上的谋略人心,更是一部大明王朝江河日下的历史。

当年原本是为央视准备的历史大剧,却被湖南卫视看中,一口气买下5年的独播权,还安排在2007年开年黄金档播出。

然而这部被寄予厚望的大剧,收视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首播收视仅为0.5%,创下当年湖南卫视剧的收视谷底,当年有观众吐槽:看不懂。

收视的失败不仅让湖南卫视多年不再触碰历史正剧题材,更标志着国产历史正剧从《雍正王朝》《康熙王朝》和《汉武大帝》创造的巅峰期,直接坠入低谷。

一个王牌类型的下滑,标志性剧集不是烂剧,而恰恰是代表这个类型创作巅峰的9.7分神剧,历史剧的命运,确实令人浩叹。

展开全文

此后多年,这种站在朝堂角度的帝王戏再未恢复元气,去年播出的《山河月明》再度败北。

好在另一类历史剧为这个曾经的国剧王牌守住了一口气。

这就是民生历史剧。

这类剧在皇权之外,更多把镜头对准了民生疾苦。

比如《大清盐商》聚焦盐,《天下粮仓》聚焦粮仓。

还有去年底热播的《天下长河》,聚焦治河。

但历史剧的这股气,能不能延续下来?新一代的历史剧,能否让历史剧重振雄风?

答案,或许就在今晚爱奇艺播出的这部12集短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

马伯庸原著+亲自编剧,

张若昀王阳吴刚再联手。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佩服主创的大胆和冒险。

一是敢啃历史剧这根硬骨头,二是玩的历史短剧这个新类型,三是故事朝代又是明朝。

这一次,会不会重蹈《大明王朝1566》收视败北的覆辙?

多虑了。开播不到两小时,拿下平台飙升榜第一。

开播首日,已经累计上榜106个热搜。

不仅收视和热度爆了,口碑也不俗。

刷刷的四五星评价,有观众被王阳的表演看到上头,有观众怒赞看出了经典港剧公堂辩论的味道。

看来国产历史剧这一把,总算“赌”赢了。

一口气刷完4集,我大胆断言:这部剧会很快火向全国,成为今年的历史剧王炸。

我知道大家在想什么?一部历史短剧,凭什么?

就凭它从“短小”中,让我们真切地见到“宏大”的意义。

正如马伯庸说的:它就像是一台显微镜,通过检验一滴血、一个细胞的变化,来判断整个人体的健康程度。

如果说这故事是“显微镜下明朝的一滴血”。

那么,真正的“戏”便在于,

这滴血落下背后,历史的风刮起了什么,刮过之后又留下了什么。

一、角度新颖,用一场公堂戏,把朝堂、官员和民生联系在一起,每一个都直击要害

熟悉马伯庸的观众都知道,《显微镜下的大明》既不是传统的历史小说,也不是传统的马伯庸小说。

相比《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和《风起陇西》,这部小说再不是马亲王根据历史上存在的模糊细节,发挥自己的超强脑洞,虚构的故事,而是实打实的“根据真实历史改编”。

故事源自明万历年间徽州的一桩民间税案。

一个小人物凭天才算术与执著努力,将真相大白于天下,完成了蚍蜉撼大树。

这个切入点,确实巧妙。

以点及面,从一个小案件,描摹出明朝官场的百态群像和民间的众生疾苦,最后引申出这段历史之下的整个王朝。

但最巧妙的角度,也最难。如何把这多个角度的故事,融合到故事中去?

故事开场,不讲丝绢,先讲丈量。

很少见这么实在的国产历史剧桥段。

张若昀饰演的男主帅家默,一出场,就在田间地头奔忙。

一群明朝农民,傻乎乎地看着这个傻乎乎的小子来回丈量、计算、望天发呆。

这小子是干啥的?张若昀讲的明白:他的职业其实是丈量田亩。

量完了,开始跟村民算账:“我们家的地契上,清清楚楚写着四亩。”“那四分呢?”

帅家默就一句话:数性至诚,我没有算错,也不会说谎。

镜头一转。

田亩丈量师出现在赌坊,一群人赌得热火朝天,唯有他猫在角落,眼神游离,口中念念有词,他在心算。

赌场老板鹿飞龙直接下战书:我要跟你赌一局。

帅家默兄弟乐呵呵坐下来:好啊,来呀。

“不是跟你,你。”谁,算呆子帅家默。

为何,当然是看出了猫腻:有算术天才,在算牌。果然,一局下来,至尊通杀。

却被赌场老板一语道破:你耍诈!下一秒,两人直接被按在赌桌上,马上就要赌场规矩,剁手。

关键时刻,戚薇饰演的女主出现,一个板凳甩过去,在赌场里杀出一条血路——跑!

好家伙,就这么一个呆头呆脑的算呆子,能朝天捅出那么大一个窟窿?

还真能。

因为之前在赌场结下的梁子,男主被迫去帮鹿飞龙盘账抵数的时候,发现他们收上来的田契,跟他们找人实际量的,也对不上。

要想查清这个,就得去仁华县的架阁库。

正是在这里,这个算呆子发现从仁华县的税赋账册发现仁华县的“人丁丝绢税”数目不对,当地多交了一笔税,是3530两的丝绢税。

这笔丝绢应该由州里的7个县共同承担,不知为什么,全部落在了仁华县头上。也是在这里,算呆子回忆起小时候的一场火灾,好像当年父母的身死,正是同这起事件有关。

认定账目算错了的帅家默去仁华县署反映问题,希望对方能尽快纠正。

对方看了他一眼说,钱粮问题是一级压一级,让他向上找。

于是他又找到州里的知府衙门,对方还没等他说完,又把他打发回县里,让仁华县行一道公文。

帅家默只好又一脸懵地找回到了仁华县署。

这次对方让人把他给“叉”了出去,上去就一通板子。

谁知道越是如此,这个算呆子越是咬死不放。

但县里州里都不管,怎么才能把状告上去?

帅家默的办法,妙得很,不让我反映问题,还能不让我和人打官司吗?

于是直接跟赌场损友跑进县衙,打着官司把自己的心中疑惑,全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了出来。

侯岩松饰演的县太爷听完,直接一口茶喷出来。

旁听的老百姓可不干了:啥,咱帮旁边几个县多交了一年几千两?这不得给个说法?

这剧情反转玩得,果然够马伯庸。

剧情走到这里,也通过一场官司,就把故事全景式地呈现了出来。

从历史背景,到矛盾冲突点,再到官场、朝堂、百姓、民生,就这样被紧密连接在了一起。

观众也被快节奏的故事和强烈的悬念瞬间带入共情,跟着导演走进了故事里。

到底真相如何?帅家默能否跟官府算清这笔帐?又会不会惹祸上身?

诸多疑问,都让人好奇。到这里,我也入了戏。

而这个开场最重要的意义是:显微镜,摆起来了。

不仅对准了“正邪对弈”,更对准了通过故事折射出的——大明王朝。

二、全员演技派,三场戏立住整个故事,三个细节简直神了

无论什么剧,故事和人物都是最重要的。

在选角上,《显微镜下的大明》遵从着历史剧选戏骨的规律,集结了很多实力派演员。

所以剧集开场就有很多飙戏的场景,看得十分过瘾。

不过最让人钦佩的,还是剧集对细节的把控和对伏笔的铺陈,当这些细节与实力派精湛的演绎交融,爽到爆。

这里,先举三个意义“层层递进”的细节例子,帮大家看透这部历史悬疑剧里关于人物、官场和明朝体制间的弯弯绕绕。

细节一:范渊的“看照”,扑朔迷离的局

《显微镜下的大明》处处都透露着一种悬疑剧的冷峻质感。

故事开场不久,就铺垫了两场戏。

一场是高亚麟饰演的知府黄凝道,面对这场甚嚣尘上的风波,不但没有文过饰非,反倒微微一笑,放话“那就让帅家默去查”。

遇到好官了?哪有那么容易?

黄凝道是位官场失败的野心家,被从京官下放到地方,他做事的唯一目的,就是让自己重返中枢,为此,敌我都可以利用。

但他很快发现这里的官员如同铁板一块,针扎不进,水泼不进。

那就用帅家默这个算呆子,为他破一破这道官场上的铜墙铁壁。

另一场戏,则是吴刚饰演范渊,一位曾经的御史,退休后回到老家,又成为富户乡绅中的老大,如今深夜召见王阳饰演的状师程仁清,告知他:这帅家默跟我有一些渊源,还望程先生多多看照。

真是看照?先说清何为明朝乡绅——他们在民生凋敝中,隐藏私田,让老百姓去帮他们缴纳赋税,难怪县里的田亩始终对不上。

帅家默这个胆敢触碰他们利益的愣头青,真的是被看照?不如说是看招。

至此,大戏还未展开,一个微笑,一个看照,山雨欲来风满楼。

细节二:黄凝道的微笑,好一场“官民辩论大赛”

很快,风雨到了。

黄凝道下令县府三级会审丝绢税,会审还未开场,仁华县之外的三县官员都到了,两个县令,一个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