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夜放花千树,这是我们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发布时间: 2023-07-11

按照中国传统习俗,人们从小年腊月二十三,至大年三十除夕夜,再到大年初一春节的早晨,都会放上一挂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为过年增添了乐趣、生机与福气,成为了春节最重要的符号与象征。当12点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刹那,烟花腾空而起,在夜空中绽放出璀璨的色彩,新的一年开始了。在五光十色的夜空下,我们的生活也变得缤纷起来。

烟花和爆竹是节日里最具欣赏性、最具气氛感的事物。烟花爆竹,在我国已经有了千年的历史。

虽然我们常会把烟花和爆竹并称,但实际上烟花和爆竹是不同的,爆竹中一般只会单纯的添加火药,而烟花中会添加显色剂、增亮剂等化学物质,以达到五颜六色的效果。烟花由爆竹发展而来。由于爆竹在添加火药后便会密封处理,一旦引燃立即发生爆炸,所以它的危险性要高于烟花。

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也是爆竹和烟火的故乡。

但早期的爆竹和我们现在看到的爆竹有很大不同。远古时代,我国还没有火药和纸张,人们利用火烧竹子产生的爆裂声音,驱赶瘟神,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爆竹”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后来,人们通过各种化学试验,发现了硝石、硫磺、木炭合在一起可以燃烧爆炸,从而发明了炸药。有了火药之后,人们不再简单地火烧竹子,而是将炸药放入竹筒里燃放,竹筒炸裂,可以发出更大的声音。隋唐时期,造纸技术趋于成熟 ,人们用纸张代替竹筒,将火药卷入纸中进行燃放。此时,比较成熟的爆竹算是形成了。隋炀帝的诗“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描述的就是爆竹炸开时如花朵般绽放的美景。

展开全文

到了宋代,工匠们在火药中添加了其他成分,制造出五颜六色的视觉盛宴。爆竹也发展为烟花。宋代的烟花生产技术蓬勃发展,烟花的花色、种类非常丰富,甚至出现了专门的烟火表演师。同时,烟花也从皇家贵族专供变成了民间娱乐商品,宋代集市上也有大量的烟花商品售卖。

明清时期,随着火药技术的发展,烟花爆竹的制作工艺也达到了顶峰。同时,也有了许多新颖的玩法。比如,为了增加热闹的气氛,不再单个燃放,而是进行扎架组合,将各种各样的花炮分组绑在木架上,再用火药线顺序连接起来,这样点燃之后可以连续燃放很长时间,而且可以组合出不同的形象,花鸟、人物、亭台、楼阁,甚为壮观。明代文献中记载,“勋戚富有之家,于元夕集百巧为一架,次第传热,通宵为乐。”

除了观赏娱乐之外,烟花更是和平友谊、友好往来的象征。宋代时,邀请外宾观赏焰火便是最受欢迎的外交礼仪活动。友邦人士乃至国家元首都以亲睹中国焰火为荣。清代招待外藩和各国来宾也用焰火晚会,成为当时最高规格档次的礼仪节目。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宴会、节庆的重要礼宾仪式。

烟花爆竹给我们带来了节日的仪式感和氛围感,承载着我们关于童年、朋友和家人的美好回忆,更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美和意蕴。希望我们能把每一个日子,都过得如烟花般璀璨!

时令节庆,四季烟火。匠心手艺,齐家心语。生活中的每个美好瞬间都值得铭记。在宏大与细微、寂静与繁华中,找到我们的初心。《传家》之旅,福慧“传家”。

(👇扫码免费订阅收听中英文版本👇)

(👇也可以点击小程序收听👇)

(👇栏目详情👇)

栏目主创 | 汪珺 & Mat Clark

剪辑制作 | 王逸凡

中文编辑 | 刘瑶

英文校对 | 李晓

——在这里看我们的新书喔(<ゝω・) ★——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