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梵希为什么不娶赫本(为什么赫本没有和纪梵希在一起
发布时间: 2023-07-06

为什么赫本没有和纪梵希在一起

据纪梵希身边的工作人员证实,他们的老板与赫本确实是一对情侣。每次赫本飞来巴黎,工作室都像在过年,人们洒扫庭除,务必内外整洁、窗明几净,还要四处摆满鲜花,工作室里里外外香气四溢。而老板纪梵希则躲在办公室里精心打扮,盛装华服,发型考究,收拾停妥后推开房门,假装漫不经心踱下楼梯,对刚一进门的赫本故作惊讶道:“好巧哦,你也在这里……”

1992年12月的一天,就在赫本去世前一个月,她打电话给纪梵希,让他来瑞士一趟。纪梵希问也没问,马上买了张机票飞往瑞士洛桑莫尔日。见到赫本后,她示意他打开沙发上的一只皮箱,里面装着一件青灰色羊绒大衣,这令纪梵希莫名其妙。显然,作为一名服装设计师,他并不缺衣少穿。

赫本吃力地从床上坐起,气若游丝地说道:“等我死后,你穿起这件大衣,感受着它的温暖,就好像我在拥抱着你一样……”

赫本与纪梵希之间的爱情,虽然缺少惊天动地的好莱坞大片元素,但他们平淡而幸福,彼此真诚相待、心灵高度契合,可以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后一例“柏拉图式恋爱”。

但是二人为何最终没有走到一起、修成正果?徒留一份千古遗憾耐人寻味?


一、纪梵希第一次见到赫本时有些失望

1953年8月,派拉蒙即将开拍《龙凤配》。在预热宣传中,各路电影海报一再强调——这部片子是“两王一后”的重量级制作!即两位奥斯卡影帝亨弗莱·鲍嘉、威廉·荷顿,外加五个月前刚刚凭借《罗马假日》夺得奥斯卡影后的奥黛丽·赫本。

看上去风光无限的赫本,私底下与男明星们的待遇并不平等。鲍嘉的片酬为30万美元、威廉·荷顿则是15万美元,而赫本仅有区区1.5万美元,只比《罗马假日》多出2500美元而已。

看来《罗马假日》获得的小金人儿,并未带给赫本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但派拉蒙自有平衡之术,《罗马假日》拍完后,公司将所有的戏服、首饰送给赫本,作为她的嫁妆。这一次依然如法炮制,从《龙凤配》220万美元的预算中拨出一部分款项赠给赫本,作为她的置衣费。不,确切地说,是剧中女主人公萨布琳娜的置衣费。

这一手对小姑娘确实奏效,反正全世界的女性都喜欢“买!买!买!”

赫本拿到钱后欢天喜地,她第一个想起的是好闺蜜、《罗马假日》导演威廉·惠勒的妻子玛格丽特,急不可奈向她咨询“哪有物美价廉的裁缝?”

作为好莱坞的资深老牌女星,玛格丽特当然精于此道,她随即向赫本推荐了巴黎一家新开的工作室——纪梵希!并说自己经常去那里“捡便宜货”。

话说这一年,二十六岁的纪梵希刚刚脱离老东家,自立门户的决心十分坚定,甚至为此婉拒了大师迪奥的重金邀约。

迪奥老爷子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找了另一位年轻人入主工作室挑大梁,这个年轻人叫伊夫·圣洛朗。

纪梵希1927年2月21日出生于法国诺曼底一个贵族家庭,据说远祖跟茜茜公主还是亲戚。用我们中国话形容,这是一个“江南织造”家族,他的爷爷常年为法国皇室制作各类高档窗帘、地毯、旗帜,他的父亲拥有一座矿山,但这位富爸爸在纪梵希两岁时就去世了,他是由外祖母和母亲一手带大,自小在一众表姐中扎堆。

在这个脂粉堆中,纪梵希从小最常干的事情就是替表姐、表妹们跑腿,购买各类服装杂志及裁剪书,他的世界里充斥着“版型”、“面料”、“亮片”、“流苏”、“巴黎最新潮款”……等等等等女性元素。

长大后,纪梵希不顾家人为他规划的律师职业,执意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他沉静而敏锐,终日耽于幻想,周围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但亲友和同行们都晓得,这个极富才华的年轻人万事俱备,他只欠缺一个机会。

1953年秋天,二十四岁的赫本揣着支票飞往巴黎,按地址摸到纪梵希的工作室。敲开房门,里面空空荡荡,工作人员寥寥无几,她的眼前站着一位相貌英俊、身材高大(1.96米),表情凉薄的年轻人。

纪梵希见到赫本有些失望,他原本以为预约的女士是另一个赫本——凯瑟琳·赫本。

早于1934年便是奥斯卡影后的凯瑟琳·赫本,这个时间段正与好莱坞大亨霍华德·休斯打得火热,真没时间纡尊降贵光临纪梵希的小店。

好在纪梵希是个乐于接受现实的人,并且,他很快被充满青春活力的奥黛丽·赫本所吸引,赫本提出的“为长岛姑娘萨布琳娜设计晚礼服”这项工作更是令他兴致勃勃。

这个太对他的胃口了。

纪梵希一贯的设计理念便是简洁明快,适用于工业时代的新女性,繁琐滑稽的洛可可宫廷风早已过气,但巴黎的名媛们对此毫无察觉,依然故我,乐于囚禁于束身衣与笨重的裙撑之中。

而赫本的出现,无疑是一次纪梵希打破陈规陋俗、向世界展示崭新理念的契机。

基于此,《龙凤配》里这件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白纱黑蕾丝刺绣裙裤就此诞生,横空出世,在人类服装史上无疑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大西洋两岸、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收获了一片赞誉之声。

赫本与纪梵希相互之间的好感与倾慕,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很快,到了1960年《蒂凡尼的早餐》开拍时,赫本又跑来找纪梵希救命了。

这个时间段赫本很不开心,自打她被确认为女主角人选后、尚一镜未拍就差评如潮。原小说作者卡波特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这绝对是一个致命的错误!”故事女主角荷莉原本是个混迹纽约上流社会的流莺,成天盼着傍大款,他在下笔之前是按照玛丽莲·梦露的形象描摹荷莉的。只有梦露才具备那种又纯又欲的气质。

虽然赫本与卡波特私交不错,也知道对方在就事论事,但她确实生气了。

这一次,赫本内心是想跟梦露一决高下的!这个造型问题,她认为只有一个人能帮助解决,那就是纪梵希!事实证明纪梵希果然不辱使命!《蒂凡尼的早餐》这条黑色小礼服,大概是赫本最鲜明、最令人难忘的银幕形象。

随着《龙凤配》、《蒂凡尼的早餐》获得的一系列巨大成功,纪梵希声名远播,随后自然是各路订单纷至沓来。他在好莱坞更是收获了一众忠实拥趸,这其中甚至包括老牌女星伊丽莎白·泰勒。

这令赫本很是不快,她对纪梵希直言:“别理她们,接下来我还有许多订单找你。”

纪梵希倒是唯唯诺诺、乖乖从命,本着一以贯之的精神甘为赫本鞍前马后。

不过,很快他的工作室来了两位他无法拒绝的贵客:一位是摩纳哥王妃格蕾丝·凯利——

另一个则是美国第一夫人杰奎琳——

大概是杰奎琳很喜欢《龙凤配》,之后她与男二号威廉·荷顿成了地下情人;后来又一想到自己也是长岛女孩儿啊,没可能穿得不如萨布琳娜漂亮、不如萨布琳娜气质高贵,这不科学!于是她又摸到了纪梵希的家门。

1963年11月22日,一夜之间成为寡妇的杰奎琳第一反应是好悲伤,她再也不是总统夫人了;第二反应是——葬礼上我穿什么啊?是不是又该召见纪梵希了?

好在这些都是小插曲,影响不了主旋律。

纪梵希心目中只有赫本这么一位女神,他们在一起合作了《甜姐》(1957年)、《午后之恋》(1957年)、《蒂凡尼的早餐》(1961年)、《谜中谜》(1963年)、《巴黎假期》(1964年)、《偷龙转凤》(1966年)……直到1987年的《窃贼之爱》。

甚至《甜姐》中纪梵希亲身上阵,扮演了一个角色。

将近三十五年的紧密合作,使得他们成为世界上最有默契的甲方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