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别”起源于哪里现在分布在哪里?有多少姓氏发源于陕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姓氏“别”起源于哪里现在分布在哪里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自北宋初年开始有《百家姓》以来,姓氏在华夏文化中的地位被完全提上了新的高度。这不仅对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还对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

我们面前呈现的这五百零四个姓氏,其意义远超这568个汉字,而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绵绵不绝。

而我们天天使用的姓氏也远不是自《百家姓》的出现才开始,而要追溯到上古时期,甚至是黄帝。

黄帝住姬水之滨,故以姬为姓。此外,还有姚、妫、姒、姜、嬴、姞、妘,这八个著名的上古姓氏,基本可以确定是现存姓氏的最初源头,因为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姓氏可能因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可能因民族融合而改变,可能因逃避追查而改变,甚至在封建王朝被皇帝赐姓而改变,进而出现了成千上百,甚至算是所有少数民族在内,如今已经过万的姓氏。

对于提问中所说的姓氏——别,相对我们熟知的“张王李赵满地流(刘)”等大姓来说,属于很小的姓氏了,巧合的是我工作的同事正好姓“别”,遇到此问题,便产生了兴趣,通过翻阅相关材料,将“别姓”的历史梳理一遍。


现在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别姓起源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区及周边,古称京兆郡,乃”关中三辅“之一。

至于为什么会有别姓,这还要说到上古时期封建礼制下的产物。

曾巩曾在《公侯议》中描述:

“天子之嫡子继世以为天子,其别子皆为诸侯,诸侯之嫡子继世以为诸侯,其别子各为其国卿大夫。”

可见,“别”在古时就有带有“另外”的意思,甚至有非传统之意思。天子的嫡长子可以继承成天子的身份,而其他孩子却因为是“别子”的身份而只能成为被分封至其他地方诸侯。同理,诸侯的儿子们也会有“嫡长子”和“庶子”之分,庶子也同样被视为“别子”,无法继承诸侯的身份,而成为更低一级的“卿大夫”。

古时,别子是不被允许以祖上姓氏为姓,需另为一族,故称“别子为祖”,别子并非以具体的人,而是一个群体,他们常以祖父的字、官、封邑、爵、谥号作为新的姓,例如秦、汉时期,军中主力部队以外的辅助部队称别部,统领之将官称为“别将”,亦称“别部司马”。到北魏中期以后,于主帅都督别道附翼而行之部队亦称别部,统领称“别将”。别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别将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别氏、将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汉朝时期所设置的各州刺史的辅佐官称,被称作“别驾”,辅佐刺史,总理各种具体行政事务,权力甚重。别驾的后裔子孙中,也会有人选择以官职“别”来作为自己的姓氏。

但也有其中一部分人,以自己在宗法制度中嫡庶方面的地位为姓,那就是别姓。

清代著名考古、文献学者张澍所著的《姓氏寻源》中说:

“别姓是别成子之后。”

看到这条信息,我又对上述关于因继承权而得的“别姓”产生了混淆,对此,我们姑且可认为这是人们在考证“别姓”来源时,查到的可能的来源之一罢了。

对于“别成子”,与上文所描述的模糊形成的姓氏来说,是一位具体的人了。

当代宗亲别廷峰先生所著的《寻根求源,认祖归宗——别氏族源流考》种有一句描述:

“别成子为阴阳家并有著作。《汉书.艺文志》记载著作目录中列:阴阳家(《别成子?望军气》六篇。图三卷。)”

我们可以得知“别成子”为一阴阳师,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受木、火、土、金、水五种势力的支配,他所在的阴阳师学派在当时,也尝尝为君王所接受,对于封建政权的权威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已经看不到别成子所撰写的《望军气》六篇文章和三卷图的原文,但别成子是这个学派中的一位有见解有著作的重要成员,是我国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思想十分活跃的战国时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和大学者,这一点是无法忽视的历史事实。

鉴于别成子的影响力,故认为别成子为“别姓”起源之一,不过,的确因为史料缺失的原因,别姓起源于别成子的书法,在历史考证上还需更大的突破,暂且认为是目前为止的源头之一。

以上两种说法——即“继承权说”和“别成子”说,基本是历史圈内公认别姓起源了,虽然是不同的说法,但起源地却有同样的线索,即今陕西省西安市及周边。

长安城内有一副别姓寻根联:“姓启别子,望出长安。”即天下别姓从封建时代的别子开始,高门望族出自长安京城。

而阴阳五行说自夏朝初成型,殷商时发展的历史记载来看,支持或是奉行这一学说的学者也都在今西安一带活动,这大大加强了“别姓”来源于此地的说法。

具体来说,似乎别姓的起源大有可能是来自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原因在于,据四川巴州别姓之源考据记载,这里的别姓来自陕西富平,不仅迁入了别姓,还将别姓辈字都带来过来,有“结维永先有”,即“别结X、别维X、别永X…”,后续在这里发展了晚辈的字,包括:

“怀其思毓官,文运(正)万世联,朝廷登上品,贤良化欲安。”

陕西只有富平有别姓,富平也符合“京兆”的地域条件,尽管在富平找不到别姓起源的任何依据,于是凭想当然:四川巴州别姓起源于富平,天下别姓的发源地也有可能在富平了。

除了四川巴州,今日的别姓主要分布还包括湖北、重庆、河南、山东、台湾省,其中著名的别氏迁入历史应当是湖北系,据目前考证,这里是别姓迁出京兆的第一支分流。

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历1548年)沔阳别氏宗谱载:

宋至楚郢陆州,遗下祖公讳之杰,次祖公讳之纪。杰职居吏部都御史,有孙别不花(元末左相),焕烨青史。观光宋元两朝留一联云:宋朝吏部尚书府,元国邠州宰相家。

沔阳《别氏宗谱》也曾载:

“原始祖为之杰公,原籍郢州大宗,嘉定二年赐进士出身,出仕河南参知政事,卒赠少师”。

据上述可知,别之杰入鄂,带来了别姓在此的兴隆。但因别之杰的父亲别仝也是声名显赫之人,别仝是否才是将别姓待到湖北,还有待考证。

其他省市就不详述了,也因官职调动、人员迁动等历史原因逐步分散到华夏各地,也是这样让别姓不断发展壮大。


别姓虽不及张王李刘等大姓的规模,但别姓如同其他小姓氏一样,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和繁荣延续的象征,无论姓氏大小,他们都组成了我们泱泱中华如今之文明,构建了我巍巍华夏之精神,无先后,无轻重。

追根溯源是我们民族流传下来的重要文化之一,摒弃数祖忘典之人,树立寻根问祖之意,在世界纷纭变幻之际,当我们找寻应该向何处去的同时,理应清楚我们华夏民族从何处来,知其来,便知去。

姓氏文化不仅仅是字与字的区别,而是丰富和发展我们自身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一,有了他们,我们的文化才得以传承,有了他们我们的精神才得以延续。

别姓虽小,但如坚固长城之一砖重要,能建的起长城,缺一不可,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华夏儿女的自豪。

以上回答是否满意,还请交流、批评指正。

#泛文化写作营#

有多少姓氏发源于陕西

姬姓发源于陕西。

姬姓为万姓之祖,姬姓衍生了411个姓氏,占《百家姓》504个姓氏的82%。这411个姓氏又衍生了无数个姓氏。

传说姬姓为黄帝的姓氏,炎黄二帝发祥于陕甘泾渭流域。而黄帝的裔孙、周朝的建立者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三圣是陕西岐山周原人。姬姓也是在周朝,通过层层分封才开枝散叶,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使姬姓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姬姓和姬姓衍生的所有姓氏,根都再陕西。所以说全国80%以上的姓氏发源于陕西。

颛孙的姓氏起源是什么

  有颛孙姓。  颛孙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颛孙姓起源于春秋时的陈国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