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依稀慈母泪(梦里依稀慈母泪,请补足下联最好是来源于古诗文用意为悼念母亲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梦里依稀慈母泪,请补足下联最好是来源于古诗文用意为悼念母亲

梦里依稀慈母泪, 城头变幻大王旗。(鲁迅)
梦里依稀慈母泪,醒时拳拳孝子思。(我自己写的)

慈母泪原唱 关于这首歌的歌词

1、《慈母泪》原唱:索妮娅·崇,作词:王奕文,作曲:关寿清。

2、西迁子孙们,

伫立于兹,

凝神闭目,

似闻校场,

马蹄声急,

弓弦传心,

似见茫野,

鳞甲寒光,

旌旗招展,

多少风华健儿,

不辱使命,

有道是梦里依稀慈母泪,

醒来只见壁上弓。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这句话的啥意思

意思是我已经习惯于在漫漫长夜里度过春天的时光,鬓发斑白了带着妻儿被迫出走。睡梦里仿佛看见慈祥的母亲正为我担忧落泪,而城头上还在变换着军阀们的各色旗号。

出自《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1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作者艰苦的生活处境,颔联揭示生活困难的原因,颈联写作者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思,尾联写作者的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斗争的决心。

原文如下: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译文如下:

我已经习惯于在漫漫长夜里度过春天的时光,鬓发斑白了带着妻儿被迫出走。

睡梦里仿佛看见慈祥的母亲正为我担忧落泪,而城头上还在变换着军阀们的各色旗号。

我怎忍得看着年轻的战友被敌人杀害,以愤怒的心情对着白色恐怖的刀丛写诗悼念。

吟诵之后俯视周围却没有写的地方(不能发表),只有那清冷如水的月光照着我这个穿黑袍的避难者。

扩展资料:

此诗作于1931年2月,时鲁迅在花园庄旅馆避难时,得知柔石等人遇害的消息后所写。柔石、殷夫、胡也频、冯铿、李伟森等人是在东方旅社开共产党内部秘密会议时被捕的,因柔石衣袋中装有一份鲁迅与北新书局所订合同的抄件,盖有鲁迅的印章,官府正在搜寻鲁迅,所以他只好离家躲避。

柔石等人被害的消息为当局所封锁,鲁迅是从日本报纸上看到的,他在2月24日致曹靖华信中说:“看日本报,才知道本月7日,枪决了一批青年,其中四个(三男一女)是左联里面的,但‘罪状’大约是另外一种。”

他在两年后所写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回忆当时的情景道:“天气愈冷了,……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在一个深夜里,我站在客栈的院子中,周围是堆着的破烂的什物;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惯于长夜过春时……”

鲁迅先生的”惯于长夜过春时”这首诗出自何处

诗词名:惯于长夜过春时 作者: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首诗见于《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纪念》,为悼念“左联”五烈士而作。

“梦里依稀慈母泪”是谁的诗句﹖

“梦里依稀慈母泪”出自鲁迅的《无题》。

1、全文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2、白话译文

经常在春天的长夜里,拖家带口的避难。在梦里经常梦到母亲担忧儿子的流泪,现在这世道,军阀像走马灯似的一个又一个,忍气吞声的看着青年人死去,只能写诗呐喊。写完以后呢,只能低头看看,黑暗中,月光孤独的照在衣服上。

3、写作背景

此诗见于1933年发表的作品《为了忘却的纪念》,为悼念“左联”五烈士(柔石、胡也频、殷夫(白莽)、李伟森、冯铿)遇难两周年而作。
1931年2月8日,在得到“左联”五作家被国民党秘密杀害的消息后,鲁迅先生万分悲愤,提笔写了这首七言律诗。三年后,鲁迅先生在写《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时又把该诗引入文中。而《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后来长期被选作中学教材,故诗文均很著名,广为人知。

4、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的主要成就包括杂文、短中篇小说、文学、思想和社会评论、古代典籍校勘与研究、散文、现代散文诗、旧体诗、外国文学与学术翻译作品等。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的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梦里依稀慈母泪,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出处及整首诗的意思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1. 泊:停船靠岸。
2. 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5. 数重:几层。
6. 绿:吹绿了。
7. 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