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南北战争详细介
发布时间: 2023-07-06

美国南北战争是

美国南北战争是第一个工业化战争,这是蒸汽时代的第一次大战。是工业革命后的一切军事发展的总试验,揭开了战争史上一个全新的篇章。这场美国北方联邦政府各州与南方邦联政府各州之间冲突的复杂原因,源于美国南北两方之间在经济、社会、政治和地理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关键是,每当增设新州时,在是否保留奴隶制度上都要发生激烈的争执。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他是废奴主义者。这促使南卡罗来纳州召开了一次州会议,会上,这个支持奴隶制度的州决定退出联邦。随后两个月内,佐治亚、佛罗里达、亚拉巴马、密西西比和路易斯安那等州亦纷纷效法。1861年2月8日,他们正式通过美国联邦临时政府宪法,选举J·戴维斯为南方邦联政府总统。这个新成立的国家立即开始没收联邦政府财产。但是,当他们试图夺取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港的萨姆特堡时,遭到了北军指挥官的抵抗。南军炮击后,守军弃堡撤离,从而加速了南北战争的爆发。随后,举棋不定的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田纳西和阿肯色等南方4州亦加入了南方邦联政府。在后来的4年中,南北敌对方在纵横数千英里的战场上厮杀,交战2400余次。双方多次浴血奋战,伤亡惨重。直到1865年4月9日南方军队战败投降,战争才结束。我们今天能够通过照片了解到南北战争的情景,必须感谢一位名叫B·布拉第的人。就是他,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组织了一支专门的摄影报道队。布拉第深信只有摄影机才是历史的最好纪录者,因此他把自己开设在纽约和华盛顿照相馆的繁忙业务委托给职员,然后组成一个拥有19名摄影师的"战地摄影队”。这也许是第一个有组织的战地摄影队伍,他们几乎拍摄了这场战争的所有场面。但是其中最精彩的战地镜头,并不是布拉第亲手拍摄的作品,而是出自摄影队队员科杜那和欧萨利之手。这两个人都是布拉第设在华盛顿照相馆里的摄影师。布拉第在他最早的拍摄计划中,曾担心无法拍摄北军方面的战场实况。因为从这场战争的开始直到最后,北方联邦政府根本没有考虑要拍摄纪录照片——幸而也没有完全禁止。所以我们今天可以从照片中感受到当年的战况,而且这些南北战争照片也已经成为美国最宝贵的历史文献。19世纪著名的军事理论家约米尼在晚年思考1863年前后的战争变化时。认为工业革命后的战争会变成“大量兵力之间的惨烈而极无理性的血战。所使用的兵器将具有意想不到的威力。“他还进"一步指出除非各国政府联合起来,禁止作毁灭性的发明,否则步兵就必须恢复其在中世纪中所使用的护甲。不然,在尚未与敌人接触之前,整个的步兵营都会被消灭。然而,今天看来,这场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变化,要比约米尼所预料的还要巨大,走得更远。在南北战争中,近代战争武器纷纷登场。手掷和有翼的榴弹、火箭,用弹夹的步枪和多管机关枪也开始使用,双方都曾使用汽球,还有火焰喷射器。甚至在1864年6月间,一些将军更要求兵工当局,设法提供“有窒息作用”的毒气弹。战争已成为双方在堑壕中互射来福枪弹这种典型的阵地攻防样式。最新出现的铁丝网让南军士兵大吃苦头,南军方面说,这是一种魔鬼的工具,只有像魔鬼一样的“北方佬”才能发明出来。尽管南北战争中的海战只是在沿海和内陆河湖中进行,但它产生的影响却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这艘怪模怪样的军舰和此前的战舰偶然不同。它是南军的“亚特兰大”号铁甲舰,正在一个叫萨凡那的地方准备与北军作战。在这艘军舰上我们再也看不到如林的桅杆,一个孤零零的烟囱表明它完全是以蒸气为动力。从船体外形看,它只不过是一艘沿海炮舰,但在外形像棺材一般的上层建筑却披挂了一层厚厚的铁甲。1862年3月9日,在汉普顿锚地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铁甲舰间的战斗。南军的“弗吉尼亚”号军舰与北军的“莫尼托尔”号军舰在那里交手。虽然双方都没有受到重伤,可是一直底气不足的“莫尼托尔”号却证明了它可以拼得过对手。我们在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炮弹在铁甲炮塔上留下的弹痕,显然,炮弹无法穿透铁甲。充其量只是在它上面留下一批凹痕。铁甲舰的出现,使人们不得不开始研究新型的穿甲弹。这次战争中出现的所谓近代化装备还不仅此而已,装甲的火车、地雷、水雷。都曾经使用,此外还有灯号、旗语和野战电话。南军还有一艘潜水艇参与了作战,它的内部有7、8个人,用螺旋浆推进。1864年2月17日,它在查尔斯顿海外炸沉了北军一艘军舰,并与之一起沉没。北军后勤供应站上堆积的炮弹和许多不同种类的大炮。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又短又粗的臼炮和巨大的炮弹。对于据守城池的守卫者来说,这种类似于迫击炮的大口径曲射火炮,是一种可怕的武器。武器的发展使得战术方面出现了较多的变化,因为来福枪使防御变成了最强的战争形式,进攻行动变得愈来愈为困难和成本日高。参加这场战争的一位上校曾经说过:“把一个士兵放在一个坑洞之内,在后面的小山放上一个良好的炮兵连,那么即使他不是一个良好的军人,也可以发挥出很好的作用。我发现我们的步兵对于向工事冲锋已经感到厌倦,一般的士兵都认为一个躲在工事后面的人,是可以抵得上在工事外面的三个人。”还有一些其它的变化,是战争之后多年被人发现的:骑兵的冲锋已经变得作用不大了,有来福线的火炮价值日增。而刺刀的地位则几被推翻。一列士兵在整队,仔细看一下,他们步枪上都有着很长的刺刀,几乎占了总枪长的1/3,远远着去明晃晃的真是枪刺如林。但是实际上白刃格斗已经大大减少了。当时的一位将军说:“在冲锋的正面上,刺刀的时代是已经过去了。”而一位军医哈特证明说,战争中他很少治疗刺刀伤。这是因为在那之前的20年中,火器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拿破仑战争的时代中,燧发式的火枪所具有的有效射程在一百米以内,比起发射葡萄弹和榴霰弹的火炮,在射程上是相差得太远,所以火炮就成为了优势的兵器。但是到1861年,那种火枪就开始被使用雷管的来福枪所代替了,这种兵器的有效射程可以达到450米,以后的人力战术都发生了广泛的变化。火炮变得比步兵落后,而变成了支援性的兵器,步兵的火力战斗从350米的射程就已经开始,而下是过去的50米到100米。这种长程火力战斗的结果使刺刀很少有使用的机会。但是,士兵们枪上仍然保留着巨大而笨重的刺刀。这并非无法理解,因为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来福枪都是一种尚待人们认识的新兵器,甚至到1914年——南北战争后50年——美国职业军人10个中有7个,还是相信刺刀的。南北战争中一个有趣的对比:南军官兵个人的英勇和灵活机动,与北军的固守操典和相信整体实力。在这次战争中。南军的士兵以轻装的姿态出现。每个人所背负的重量不过15—20公斤——一杆来福枪,一个子弹盒,一床旧毛毯。反之,北军所背负重量则大约30公斤重,还要敲锣打鼓地排列着阵式演练,不幸的是他们很长的时间内用这种阵式实战进攻。武器的进步使个体的精确射击变得比排枪齐放的效力更大,为了发挥其充分效力,要求应有疏开的队形和每一个士兵的主动和奋勇。而北军却偏偏把欧洲战争过时的传统作法完全照抄,结果保持了绅士风度与合乎操典规范,却在战争初期连吃败仗。对于南军所用的战术,当时的北军军人曾经有过下达的记述:“当我把南军士兵在战斗中的独立行动,与北军士兵的机械行动作了一个对比之后,发现南军士兵是隔了两三个人的间隔,才有第二个跟着前进。于是在强大的人力面前。他们的前进可能会中断一下,但不会成群地倒下。最后军官挥动了他们的军刀。指挥他的部下‘冲锋’,于是一片喊杀声中,全线都迅速向前冲进,即不整齐也无秩序,但其力量不可抵抗,扫荡着他们面前的一切东西,真是当者披靡。”南军一位名叫华生的士兵,对于北军有下达的描写:“最使他们吃亏的,就是他们严格的遵守纪律和操典上的队形,人贝都密集在一起,在开阔的场地上保持着整齐的战线,成为对方人力的良好目标。我们在战斗时则疏开队形,跪在地面上,只构成一个不显著的目标。北军因为知道他们的兵器远比我们优良,所以尽量与我们保持着较远的距离,以便用远射来打击我们;反之,我们尽量与他们接近,以求缩短我方的射程。在向他们的阵地前进时,我们被包裹在枪炮发射的浓浓硝烟之中,而他们往后撤退,则处于清明的空气之中,容易被发现。我们的人员在装子弹时,都是蹲伏下来的,接着就前进,然后再蹲下来,利用烟幕的掩护,对敌人作精确的瞄准。而敌人却只是对着一团黑烟胡乱地放枪,所以他们所发射的大部分子弹都从我们的头顶上飞过去了。”但是,这毕竟是一场“工业时代对玻业时代的战争”,是进步的文明对落后文明的战争,所以在大势所趋之下,个体的英勇是无能为力的。北军很快调整了他们的战术,渐渐占据了优势。1865年4月9日,南军的白旗升起来了。在一间口壁皆空、只有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的小会客室中,南军的司令李将军向北军指挥官格兰特将军投降,“农业时代对机器和蒸汽时代的反叛”就这样结束了,交战双方在战争上花了大约二百亿美元。这次战争给南方带来了毁灭和混乱,但对北方而言,它却带来了胜利和空前的繁荣,可能还带来了美国以后的性格。

美国南北战争详细介绍

同上。补充一点,这场历时四年的血腥战争,南北双方参战人数高达300万人,占其总人口的10%,,其中60万人战死,无数人员受伤,大量财产毁于战火,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创伤到14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完全平复。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