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世达:廉洁奉公的“父母官
发布时间: 2023-07-11

编者按:

历时近两年,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荣光——岢岚离休干部风采录》一书日前和读者见面了。

全 书分上下两册,共编录 1949年10月1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岢岚县离休干部384人,编撰文章 290 篇。 全书通过老干部自述、亲朋和战友追忆等方式,回顾了他们的初心故事和奋斗历程,真实记录了 384 名离休老干部的光辉历程 , 全书附录中还编录了 18名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编撰文章12篇。

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字,一帧帧珍贵难得的照片,生动诠释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信念追求和人生境界。其间既有对烽火岁月的深情回忆,又有对先进典型的由衷赞美,既有对家乡巨变的热情讴歌,又有对人生感悟的情感抒发;既是一部岢岚老干部的成长史、奋斗史和革命史,也是岢岚近代革命斗争史、生产建设史和改革开放史的精彩缩影和生动写照,平凡中见伟大、细微中见精神,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如本书序中所言:“岁月铭记着老干部的奋斗足迹,历史记载着老同志的光荣业绩。离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是的,“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学习传承老干部精神是我们的应有的责任。

今日起,我们将按书中顺序连续推送《荣光——岢岚离休干部风采录》,敬请读者持续关注。

序一

传承红色基因 踔厉奋发前进

岢岚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岢岚人民具有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和一往无前的革命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一批批投身革命奉献社会的仁人志士有力推动了岢岚社会、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产生了重大影响。结集形成的《荣光——岢岚县离休干部风采录》,真实记录了收录的384名离休老干部的光辉历程,一件件感人的事迹,平凡中见伟大、细微中见精神,生动诠释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信念追求和人生境界。

本书通过老干部自述、亲朋和战友追忆等方式,回顾了他们的初心故事和奋斗历程,既有对烽火岁月的深情回忆,又有对先进典型的由衷赞美,既有对家乡巨变的热情讴歌,又有对人生感悟的情感抒发。他们中,有只身活捉12个日本兵,被晋绥边区授予“孤胆英雄”的王四小;“劳武结合”的全国十大民兵英雄之一张初元;参加“三井战役”的抗日英雄韩金河、李文华;“朝鲜战场九死一生保护电台、北大荒拓荒6年、县林业站坚守25年”的李毓林;“从北到南17年参战剿匪、由南返北18年扎根奉公”的党忠秀;冒死传达军机文件、至死体内留有弹片的王德文;“战场上负重又累到吐血,职场上严逼残疾儿子插队”的杨维珍;身经陆、海、空三军的战斗机飞行员侯保国;从军30余年、回家3次、立功4次的窦吉虎;大抓基础建设、推行联产承包的县委书记张文;相隔18年两度任岢岚县委书记的靳致中;“连任5个公社书记”的好干部李生华;24年躬身教育的“第一位女校长”郑玉先;创办岢岚中学、荣获“教育世家”的李发荣,“自学精进医术、一生仁心济世”的胡延寿;一辈子兴医行医的“劳动模范”卫习武;创建“扁担医院”把医术从战场传承到乡村的宋文玉;矢志25年“造林功臣”、两度荣获“国家先进”的白廉;“两件中山装交替穿到生命最后”的王结;从“文盲”到“文书”的高有明;相濡以沫照顾病重妻子四十余载的郎焕斌;离休后坚持开展编辑革命史料、保护文物古迹、寻访烈士下落“三大工程”的残疾好人贾润厚等等先进典型,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每一个篇章的奋斗传记、故人轶事感人至深,像一座座丰碑,熠熠生辉、催人奋进。

展开全文

历史是最好的教课书。《荣光——岢岚县离休干部风采录》是一部岢岚老干部的成长史、奋斗史和革命史,也是岢岚近代革命斗争史、生产建设史和改革开放史的精彩缩影和生动写照。该书从不同时期、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视野,真实记载了岢岚儿女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转战大西北、援建大西南、历经国防移民、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历史进程中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做出的巨大贡献;也生动反映了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历经的“三反五反”、“一打三反”、 清剿“一贯道”、取缔“会道门”等时代烙印;更有力见证了在岢岚这块红色热土上,新建东风水库、人民会场、岢岚中学、大百货商场、西川公路等,建起发电厂、制鞋厂、副食厂、水泥厂、针织厂等,生产“全鹿丸”、发展绒山羊、推进特色种植的艰难曲折的建设发展奋斗历程。尤其从老干部们“不但自己跟党走、子女也要跟党走”“干好工作是本分”“就是死也要死在为党为人民的事业中”“到什么时候都要相信组织”“不给党和政府添麻烦”“不占公家一分便宜”“坚决不能开后门”等朴实的话语中,让我们汲取了丰富的精神力量,可以说这部书也是一部“弘扬真善美、提振精气神、传递正能量”的好教材。

回望峥嵘岁月,广大老干部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在不同的岗位上付出了心血汗水,奉献了青春年华,为岢岚的改革发展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岢岚发展的每一步,都凝结着他们的开拓与奉献,都浸透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从抗击日寇到解放全国,从土地运动到发展生产,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无不记载着各位老干部、老同志当年的卓越奉献,没有他们昔日的挥汗如雨,就不会有今天的坚实基础,没有他们昔日的激情燃烧,就不会有今天的蒸蒸日上,他们“忠诚不渝、坚定执着,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已经深深镌刻在岢岚大地上,永远铭记在岢岚人民的心中!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学习传承老干部精神是我们的应有责任。老干部是政治上的“坚定者”,要学习他们的忠诚品质。越是艰难困苦,越能彰显忠诚。众多老干部历经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走过浩浩荡荡的建设时期,真正经历过生死考验,感受过“一穷二白”,见证过风风雨雨。但在任何艰难时期,他们都初心不改、本色不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始终爱党信党忠于党。“天下之德,莫过于忠”,当代党员干部要学习老干部身上的忠诚品质,在新的时代征程上增强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劈波斩浪、奋勇向前。

老干部是群众中的“代表者”,要学习他们的至上情怀。老干部们一生为民奉献,把“人民”二字深深镌刻在自己的人生历程和奋斗实践中。群众哪里有困难往哪里奔,哪里有矛盾往哪里赶,为老百姓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奉献自我,真正成为了人民群众的好知己、老朋友。当代党员干部要学习老干部一生为民的至高无上情怀,在实践中涵养一颗质朴“为民心”,练就一身为民“硬本领”,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足自身岗位,为民担当尽责。要当为民谋利的“实干家”,不做“骛于虚声”的“空谈者”,聚焦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领域,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传承好老干部、老同志的优良作风,践行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老干部是发展中的“攻坚者”,要学习传承他们的经验方法。广大老干部是新中国从落后贫困走向繁荣富强的见证者,也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攻坚者。在落后的社会基础条件下,他们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于实践中探索、在苦难中前行,为社会主义事业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饱经风霜、受尽淬炼、履历丰富、经验十足,尽管很多同志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依旧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财富”。当代党员干部要以“学生姿态”多向老干部“取经”,不断学习改革发展经验,掌握攻坚克难的制胜方法,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加稳定发展。

岁月铭记着老干部的奋斗足迹,历史记载着老同志的光荣业绩。离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在认真学习和大力弘扬老干部们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的同时,也要在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老同志,认真落实老干部的各项待遇,以满腔热情、深厚感情为老干部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为老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创造良好的条件。广大离退休老干部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发挥示范作用,在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全方位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中发挥推动作用,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培养教育下一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参谋作用,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中发挥促进作用,为岢岚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中共岢岚县委

岢岚县人民政府

2022年10月

廉洁奉公的“父母官”

路世达

父亲路世达,1922年出生于山西省五寨县东秀庄乡西坪村,岢岚县三井高小毕业。1937年8月参加工作,194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到晋西北抗战学院学习;1941年7月任岢岚县第二区代区长;1942年秋任岢岚城关镇镇长;1946年秋调岢岚县司法科任科员;1948年8月任岢岚县法院院长;1954年1月任岢岚县人民政府县长,1958年11月当选山西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9年1月任五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64年6月任保德县人民政府县长,10月当选山西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6年1月到忻县地区“四清”政治部工作;1967年1月至1973年底“文革”靠边站;1974年1月到忻县地区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