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否曾大规模篡改史书?为什么有人说孔子篡改了历史他更改了什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清朝是否曾大规模篡改史书

我是历史的多巴胺,这个问题我很在行。

 

清朝绝对篡改过史书,其中以对明朝的史料损毁最为严重和恶劣。

原因1:时间最长。整个《明史》的编纂工作,长达90多年,这远远超过任何一部史书所需要的时间,其中之前的《元史》和《宋史》都只用了两年多时间。其中《元史》还编写过两次,依然没有超过一年时间。清朝的皇帝从康熙、雍正到乾隆对《明史》的关心程度可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最关心史书的皇帝,但是他们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抹黑明朝,而且还不能显得特别露骨,于是在祖孙三代的努力下,长达90多年的《明史》才算完工。

原因2:对朱元璋的抹黑与侮辱。这只是个佐证。清朝为了抹黑明朝首先从朱元璋开始,比如凤阳花鼓,清朝专门组织人力教乞丐唱凤阳花鼓,其中就有“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的歌词,另外通过民间画像恶意丑化朱元璋,也是为了从精神层面消除明朝的影响,连这么细小的工作,清朝都认真执行,可见对《明史》这样的文字类工作一定会下更大的力气。

原因3:《明史》修好,素材全部销毁。

编修史书首先就得有依据,其中最重要的是皇帝的实录和当朝官员的笔记文档,现在中国历史档案馆的明史资料,只有可怜的3600余件,而且都还是天启和崇祯两朝的,之前的大量文档丢失或被集中焚毁。乾隆通过文字狱和修编《四库全书》之际毁掉的各类与明朝相关的书籍多达百种以上,而且各种档案也损失在百万级别。如果清朝没有故意抹黑明朝,为什么如此大规模地毁灭素材?典型做贼心虚的表现。

为什么有人说孔子篡改了历史他更改了什么

谢谢邀请!孔子提出的“仁、义、礼“,西汉大儒董仲舒补充为《三纲五常》的五常:“仁、义、礼、智、信“,真正的给人看出的都是骗人的鬼话,不妨我们来孔子的所做所为。

华夏儿女习惯以炎黄子孙自居!实际上,按照上古的文化体系,我们真正的祖先并不是炎黄,而是蚩尤。从商周出土的不少文物和古籍中,专家发现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祭祀活动,很少提到“炎黄“二个字。秦始皇泰山封禅,拜的是蚩尤,而不是黄帝。刘邦造反时也是祭拜的是蚩尤,(怪不得刘邦屡次羞辱儒生)汉初时还专门设蚩尤祠。到了汉武帝时,汉武帝颁布了“独尊儒术“,开始祭拜黄帝了。实际上炎黄是外来者,他们打败了蚩尤,孔子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篡改了历史,篡改后的结果反而成了如今熟知的常识,我们变成了“炎黄子孙“了。

众所周知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但是《郑板桥家书》中有一句话:“始皇之烧,不如孔子之烧也“。中国古典文化的经典,有“诗三百“。实际上,《诗》原本有3000篇,孔子删除后,扔掉2689篇,只留下了311篇。汉朝的《纬书》中提到孔子编书,将3240册古籍,孔子毁掉了3120篇。孔子的目的,就是要篡改历史,保持儒家的正宗性。这样一来给商周文化和历史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给后辈学者留下空白,变成了断代史。

现在我们都认为,“以人为本“、“和谐“出自于孔子儒家,实际上最早比孔子早160年的法家管子,也叫做“管仲“。《管子.霸言》中:“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管子.兵法》中:“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

孔子篡改历史的事情不胜枚举,这里不一一例举。西汉儒家鼎盛时期,将神话变成了中国历史,极力把“王功“和“圣道“合在一起,大量的伪史被儒家吹捧而出现,使我们后辈读不到真正的历史了!

许多广告用语中使用谐音“篡改”古成语,误导许多人,你怎么看

理应对中华汉字规范使用,尤其是汉语成语更不可滥用,滥用不仅词不达意还会误导人。广告语影响面大,更应该慎用,对一些古成语的使用要有敬畏之心。

“口当”字离奇消失,是记忆错乱还是被篡改

非常明显是被人可以篡改的!早有专家发现此类情况了。希望安全部门严查内鬼!

清朝真的大量篡改明朝历史了吗

《清代禁书总述》由王彬主编,出版于1991年。收录3236种被满清统治者禁毁的书籍,这些书籍,我们今天多数只能看到书名了,内容完全不得而知。清代乾隆帝编纂《四库全书》时销毁了对满清不利的书籍总数,据统计为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 余种、8万余块。

除了焚毁书籍,满清还系统的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目前明代档案仅三千余件,主要是天启、崇祯朝兵部档案,也有少量洪武、永乐、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朝的官方文书(其中很多已经被满清修改过)。其余估计不少于1000万份明代档案,已经全部被销毁了。

王彬在此书的序言中写道:

“随着清人的入关,在长达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里,

在中国的历史上,从顺治到乾隆,又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禁书狂潮,尤其乾隆年间的禁书运动真可以用不绝如缕来形容。这一点,在中国的禁书史上可以说是绍承秦皇而又空前绝后,无人可以相比的。禁书、笔祸、文字狱,紧紧相连,是清代禁书的最大特色。”

从这些禁毁书中,深切感受到有清一代文字狱为祸之大。明代人所撰的《军器图说》曾言:“夷虏所最畏于中国者,火器也”,此书乾隆时被禁毁。

而在英使马戛尔尼邀请清“名将”福康安检阅英国使团卫队演习欧洲新式的火器操法时,“福大人意颇冷淡,岸然答曰: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稀罕!”

清为游牧民族所以不希望火器发展。清代康乾时,明代火器之长已全数丧失,中国已远远落后于西洋,皇帝与将军正在做着井底之蛙却不自知而且还自鸣得意!这就是所谓的“盛世”!

部分被禁毁得如下:

这还只是一部分,篡没篡改自己品。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