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丨王信鸽:春天的味
发布时间: 2023-07-11

春天的味道

文/王信鸽

立春之后,百草回芽,海棠花萌动“吐春”,迎春花吐“蕊”含馨,又到了踏青赏春好时节。

这座坐落于世界自然遗产金佛山脚下的重庆南川城,刚下了一场春雨,空气中弥漫的是春天的味道。听春雨、品春茶、吃春卷、拍春花,想着那所有关于春天的一切,一切……

这个时节,去花山公园上面吃一顿麦耳朵,成了朋友们心照不宣的约定。

周末,我约上好友准备去吃麦耳朵。朋友A说,“走,坐他的车,拉我们上去。”我和朋友B异口同声地反驳,“坐什么车,走路多好,不要一味想着走捷径,脚踏实地才接地气,才能感悟生活,近距离体会春天的味道。”

春天为我们打开了话匣子。一路上,你一言我一语,聊着南川这几年的变化。就以城区花山公园为例,停车场的修建缓解了该片区停车难的问题,随着健身步道、童趣园、健身区等特色景观的升级,让公园成为了市民亲近自然、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没多久,我们来到了王嫂家,每人点了一份老盐菜腊肉麦耳朵,另外还配上了洋芋花、油醪糟、油茶等好吃的。王嫂边熬汤边对我们说,“立春后,上山上来吃麦耳朵的人今年特别多,我们老两口都快忙不过来了,有的还是外地来南川旅游的。”

元宵节那天,许多外地游客们从东街的家庭记忆馆出来,感受了南川旧时光沉淀的力量,随后专门上山来吃麦耳朵。据说,花山公园的麦耳朵已经在多个直播平台出名了。

这也不足为奇,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兴起,大量基层党员干部也积极融入时代潮流,借助互联网推广文化旅游和特色产品,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朋友A刚好在文旅委工作,他说:“人人都是宣传员,人人都是推广员,前几天还同他们科室的同事们一起去景点拍抖音呢,全民宣传南川旅游,宣传特色美食。”

麦耳朵其实就是面食的一种,跟刀削面,铺盖面一样。制作麦耳朵是有讲究的,和面的时候加鸡蛋,加一点盐,搅拌均匀、反复揉紧,制成不干不清的面团,揉好后放色拉油醒半小时。其实,前期处理面团的流程跟其他面食差不多。但最关键的环节是要请上家乡最正宗的老盐菜,放上番茄、四季豆一并煎炒,加水熬汤,再将醒好的面团用手拉扯成耳朵形状的面块,至于厚度嘛,全凭手感,之后放入汤中煮熟即可。还可以把榨汁机用利用起来,和面的水可以加入火龙果汁、菠菜汁,麦耳朵的色彩和营养也丰富了起来。

“来来,你们的麦耳朵上桌了,让你们久等了,请慢用哟。”王嫂满怀热情地将精心制作的美食端上来。腊香、麦香齐齐飘来,令人食欲大增。喝一口麦耳朵汤,更觉味鲜。朋友A说,“好吃,特别劲道,这老板服务态度也好。”朋友B老家是西城会峰村的,他说,“为什么麦耳朵这么好吃,是因为加了老盐菜,太香了。想要品尝到一碗正宗的南川麦耳朵,老盐菜必不可少。”在他老家,老盐菜成了支柱产业。每逢一二月份青菜头收获的时节,村民们就会选用优质青菜头,经“三腌三晒”,制作老盐菜。简单的腌制方法保留了腌菜的自然风味,可蒸、煮、煎、炒,烹饪出多种菜品。

在这春风和煦的日子里,和朋友聊聊天,欣赏着公园的美景,吃着麦耳朵,感受细致的服务,感叹乡村振兴产业的红火,似乎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

(作者系七一网客户端特约专栏作家、华龙网特约评论员)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