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大权在握,为何不废帝自立?作为史上最冤枉的皇帝,东晋废帝司马奕到底有多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魏忠贤大权在握,为何不废帝自立

提起魏忠贤大家肯定是骂声一片,认为他是大奸大恶之人,诚然他与“东林党”的较量,确实是手段狠辣,但是要懂得,政治与权利的博弈,从来就没有什么光明正大之说。

魏忠贤在朱由校时代,可以说是权势滔天,而他后面还有客氏这个有力的帮手,按理说,他完全可以不用听“傀儡”皇帝的命令,自立为王,可是他为什么会唯唯诺诺的听话呢?

首先他的身份就不能名正言顺

太监虽然常在皇帝身边行走,但是毕竟是“阉割”之人,在古代这就不算一个完整的人,他本身的身份就是有缺陷的。

历史上有女人坐天下,那也是在民风开化的唐代,从那之后,对于女人涉及政治就多有干涉了,特别是宋代,对于太后涉政更是有太多的禁忌。

所以不要说女子都可以做皇帝,为什么太监不能登大宝,因为女子还是健全的,而太监在古代就是有缺陷的人,这样明显的生理缺陷,是不能为人所接受的。

与其腥风血雨的一番皇权争斗,还不如舒舒服服做个富贵之人,手握大权,还有客氏在后面的支撑,一切正常人都拥有的东西,又何必要铤而走险,去那高处不胜寒的地方。

魏忠贤能在虎视眈眈的政权斗争中脱颖而出,他的智慧应该也是超强的,所以他宁愿手握大权,也不会做出篡位的傻事。

虽然魏忠贤看起来权势滔天,但是实际掌权者还是朱由校

朱由校也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就像明朝的嘉靖帝一样,他也不理前朝之事,也感觉他在任用奸佞,但是一切却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也许这是老朱家的“优良传统”,大家都不爱去前面坐着,有一句话叫,“请原谅我放荡不羁爱自由”,也许这几位都是这样人。

朱由校表面上热爱手工活,天天都在“车间”忙碌,其实也是耳听八方的人。

虽然后世有人说“东林党”人忠诚,是被魏忠贤这个“阉党”给陷害的,其实“东林党”也有自己的利益集团,他们也不是表面那么清白,他们也代表着广大地主阶级的利益。

当然谁都会维护自己的权利,当魏忠贤与“东林党”人对峙时,他背后的支撑是谁?魏忠贤即使有胆量去与“东林党”做斗争,那么权利就一定是皇帝给的。

表面上是魏忠贤做了恶人,其实背后还是朱由校给的刀子,皇权斗争从来都是这样一个复杂的东西,有些事情往往掩藏在表像之下。

魏忠贤没有自立的基础

首先在皇权“天授”的封建社会,从道德观念上,魏忠贤就没有支持者。

魏忠贤的权利还是老朱家给的,他并没有调动大队人马的特权,所以想造反那是不可能的。

从人心所向,兵权的掌握上来说,魏忠贤都不具备那个实力。

无论怎么说,“九千岁”的荣华富贵已经够他享受一辈子了,一个身体有缺陷之人,登上那个宝座,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如果非要“逆天”而行,不比女人做皇帝付出的代价小。

历史总是有他的选择,魏忠贤虽然手握大权,也不会轻易做出篡位这种事情来,不要说没有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客观条件,就是有,他又何必放弃眼前的荣华富贵。

作为史上最冤枉的皇帝,东晋废帝司马奕到底有多冤

作为史上最冤枉的皇帝,东晋废帝司马奕字延龄,晋朝第12位皇帝(包括司马伦在内),是成帝司马衍的次子,哀帝司马丕的亲弟弟。作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贵人,司马奕刚一降生便被册封为东海王,11岁时出任散骑常侍、镇军将军,19岁时晋升为车骑将军。哀帝即位后,改封弟弟司马奕为琅琊王,并进拜他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让他参与军国大事,端的是无比信任。

哀帝是个“短命鬼”,在位4年便驾崩,终年25岁。由于哀帝没有子嗣,所以等到他死后,临朝听政的褚太后把年仅21岁的司马奕扶上帝位,是为晋废帝,时在兴宁三年(365年)二月。褚太后本名褚蒜子,是晋康帝之妻,穆帝(在晋哀帝之前驾崩)之母,同时也是哀帝、废帝的婶母,曾先后三度临朝,扶立过5位皇帝(穆帝、哀帝、废帝、简文帝、孝武帝),在晋朝历史上极具影响力。

此时,褚太后以皇帝年幼为由宣布临朝听政,而大司马桓温则坐镇荆州、遥控朝政,由此使得司马奕徒有皇帝的名号,手中却没有半点实权,朝廷内外皆受制于人,真好比一个“双重傀儡”。好在司马奕深谙韬晦之术,上台后并未急着亲政,而是谨言慎行,大事小情均交由褚太后、桓温裁决,自己则做起了“甩手掌柜”。但在暗地里,司马奕却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并耐心等到反击的机会。

作为晋朝头号权臣,桓温早就有篡位的心思,为了树立威望、收拢民心,曾西灭成汉、三伐中原,在建立战功的同时,也将军政大权揽入自己手中。随着年事渐高,桓温篡位的欲望愈发强烈,然而他深知自己的威望还不够高,而三次北伐的失利更让他名誉大损,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废立皇帝来重树威望、铲除异己,然后才能行篡位之事。

然而晋废帝在位期间谨言慎行,既没有残忍暴虐的举动,又没有沉溺酒色的表现,如此清白纯洁,根本就没有任何把柄可抓。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桓温既然找不到光明正大的理由,便决定拿皇帝的私生活做文章,通过泼脏水的方式,把他搞臭、搞倒。为此,桓温派人到京师去散布流言,污蔑皇帝性无能,他的三个儿子乃是宠臣跟妃嫔所生的“孽种”。

等到流言被炒得沸沸扬扬之际,桓温便威逼褚太后下诏,以司马奕不能生育、宫闱秽乱为由,将他废黜,改立晋元帝幼子司马昱为帝,是为简文帝(“诬帝在籓夙有痿疾,嬖人相龙、计好、朱灵宝等参侍内寝,而二美人田氏、孟氏生三男,长欲封树,时人惑之,温因讽太后以伊霍之举。”见《晋书·卷八》),时在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

褚太后的懿旨刚刚发布,桓温便派散骑侍郎刘亨进宫收缴玉玺,然后威逼着司马奕搬离皇宫。时值仲秋,天气还比较暖和,司马奕来不及收拾,便穿着单衣步行走出西堂,然后乘牛车出神兽门,被数百名士兵押送到他当年做东海王时的府邸。群臣见状,无不悲泣哽咽。司马奕不仅被污蔑为性无能,而且没有任何过错便被废黜,堪称史上最冤枉的皇帝。

司马奕退位后,先后被降封为东海王、海西公,并被送往吴县西柴里居住,由吴国内史刁彝、御史顾允领兵监管。此时,国中有不少同情司马奕遭遇的大臣、将领,假借他的名义起兵反抗桓温,并打算把他重新扶上皇位。而司马奕听到风声后,却变得更加忧惧,每日里闭门谢客,唯恐被桓温抓到把柄,从而遭到杀害。

好在没过多久,简文帝和桓温便相继病死,才使得司马奕的处境较为改善。此时,天师道首领卢悚派弟子许龙秘访司马奕,自称奉褚太后密诏来迎奉他回京复辟,后者听后一度动心,但终在家人的极力劝阻下作罢。司马奕自知复辟无望,又怕再遭祸端,便每日纵情于酒色之中,一旦发现妃嫔怀孕后便让她们堕胎,唯恐引起朝廷的猜忌。

此时,简文帝的儿子孝武帝在位,在获悉堂侄司马奕种种举动后,便认为他已经安于屈辱、堕落,再无复辟之心,由此解除对他的杀心。太元十一年(386年)十月十六日,司马奕在被废黜15年后,最终病死于吴县住所,时年45岁。司马奕死后没有谥号,不起皇陵,史书上一般把他称作废帝或海西公。纵观司马奕的人生,怎一个“悲”字了得?

史料来源:《晋书》、《资治通鉴》

为何太后可以废帝

秦国的赵太后就准备废掉他的儿子秦王嬴政,结果如何?汉武帝的母亲仅仅想干政,结果又如何?所以说不管是谁,只要此人能大权独揽,就可以废帝。比如董卓,曹丕,司马懿,武则天。甚至儿子都可以让老子退位,比如李世民,李隆基。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