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表里山河(表里山河什么意思山西为什么被称为表里山河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表里山河什么意思山西为什么被称为表里山河

“表里山河”这个成语在古代一直是用来形容山西境内的大山大江,因为山西省地势险要,是最典型由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易守难攻。西周初期,周武王分封诸侯国,当时在山西最主要的诸侯国是晋国。到了春秋时期,晋国国力达到鼎盛,成为五霸之一,其疆域已经覆盖到了山西中南部、河北西南部、河南西北部和山西东部。去过山西的朋友,肯定都对山西的山河记忆犹新,而“表里山河”最早也是为山西省量身定做的。

说到山西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地方真的是很大很美,而且十分有内涵,但是细心的网友也许发现了,那就是其实山西还有一个名字叫“表里河山”,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山西为什么要叫“表里河山”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准确地讲是“表里山河”而不是“表里河山”。这是从晋国当时所处的地缘结构而产生的成语,后来才衍生为专指山西的地貌特征,即外山内河,或称两山夹一川。

故事发生在春秋中期的前632年,上位不久的晋文公拉开架势与楚国展开春秋争霸首战一一城濮之战,起先晋文公尚有些犹豫,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意思是打罢,胜了天下诸侯归顺,即使败了,晋国外山内河,易守难攻,你还怕什么。果然一战而胜,还退避三舍,创造古代诱敌深入、两翼包抄的精典战例。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表里山河最初指的是春秋时期的晋国,而不是现在的山西,晋国从最初封地“河汾之东方百里”,到晋献公时期的“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大致范围包括“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也就是山西境内临汾和运城两块盆地是晋国春秋中期的实控版图,晋国拥有山西全境是文公之后历经五代君侯大肆扩张的结果。巅峰时期包河南、河北的一部分。

其实晋国的发迹地这两块盆地就是现在山西的缩影,三面环山、一面朝河,除了汾河注入黄河的那一角被黄河绕着,其余三面都被大山裹着。周王室选择这块地方封给他的本家是动了脑子的。

山西境内一共有六个主要盆地,由北至南分别是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另外加上东南角的“长治盆地”。除北部的两个盆地属桑干河流域外,其余被称为汾河谷地,这一串珍珠似的盆地被太行、吕梁两大山糸裹挟着纵贯南北,而山西的省界几乎都是大山大河划定,所以近代人们才用两千多年前古人描述晋国“表里山河”来形容现在山西的地貌特征。

成语表里山河指的是哪里为何不叫“表里河山”呢

其实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山西的风景的,不叫表里河山是因为山比河重要。山西的地貌特征非常的险要,而且很多地方都是由大面积的黄土覆盖的高原,如果在战争时期是非常好的对抗敌人的地理环境,在几千年前西周的时候就把山西封为晋国的领地,而过了几百年后他们就成了五霸,非常的厉害。而且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也非常的宽广,覆盖了几乎半个中原地区,而且到过山西的人肯定知道山西的高山和湖泊都非常的磅礴大气。

所以这个词才会专门被用来形容山西的风景,而且山西的特点就是非常的宽广,它的美都是非常大气的美,不像江南地区是温柔的风景,他就像一个披荆斩棘的勇士一样。而至于他为什么不叫表里河山,是因为晋国那个时候的地理结构是山川夹杂着河流,说的是山在外面河在里面。

而且我们要清楚的知道,这个词指的并不是现在的山西,而是以前的晋国,因为晋国的当时划分的领地跟现在的山西是不一样的,在晋国面积最大的时候是包括了一些河南,还有河北的地区。也就是这个地方能让晋国这么强大,因为他有三面是靠山,然后有一面是对着河流的,非常适合发展经济。因为这个诸侯国是属于天子的本家,他们是同一个宗族的,所以分给他们的是最好的地区。

而大家肯定都知道盆地是非常适合发展经济的,因为成都就是因为处于盆地,而被称为天府之国,晋国也是靠着盆地而发展起来的。我在进国的领土里是有六个盆地的,就像是珍珠一样被两座山脉串起来。而区分他们国家的领土也完全是靠着各种大山大河来区分的,所以才会用表里河山来形容晋国。

山西被称为“表里山河”是什么意思

意思: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它的东部边界,是雄峻的八百里太行山脉,成为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西边,是自北而南劈开黄土高原的晋陕大峡谷,黄河从内蒙古高原奔泛而下,一泄千里。

来源:早在先秦时期的《左传》,山西这片地域就被形容为“表里山河”。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扩展资料:

山西地处中国第二级台地黄土高原的东部,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左右。在其最东部是从东北方向延绵而来又向南延伸的太行山脉,西部是由北往南的吕梁山脉,被人们誉为“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

在这两条山脉之间是一连串从东北向西南伸展的断陷盆地,其中以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五大盆地为最。

这些山脉及两山之间的众多盆地使山西形成了“两山夹一川”的独特地貌。而环护着这两山一川的即是从天而来奔腾汹涌的母亲河——黄河。

因为山西是地理造就的文化圈,它西边以黄河跟陕西划界,东边以太行山跟河北河南划界。地理决定了它的边界,这两大地貌基本上就决定了山西的区域就是这两者之间的地块。

在这个地块以内的,就算分开,也是暂时的,迟早会形成一个大单元。而之外的,山西也很难扩张出去,除非是争天下。比如唐朝的李渊李世民一家就是从太原出发夺的天下。所以太原也有龙城的说法。

可以说,由于山西“表里山河”的地貌,让山西成为中国行政区划的一个独特的存在。也是中国数千年来惟一没有大变化的省份。

山西为什么会被称作“表里山河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别称三晋、山右、河东,但是“表里山河”也是山西的一个雅称,所知者似乎并不多。

那么,山西为什么被称作“表里山河”?“表里山河”的地貌特征又是如何影响山西的?表里山河,表里的意思是内外。而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独特的地貌——“两山夹一川”

山西地处中国第二级台地黄土高原的东部,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左右。在其最东部是从东北方向延绵而来又向南延伸的太行山脉,西部是由北往南的吕梁山脉,被人们誉为“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这些山脉及两山之间的众多盆地使山西形成了“两山夹一川”的独特地貌。而环护着这两山一川的即是从天而来的母亲河——黄河。

三千多年没有变更区域的省

自古以来,一统天下的朝廷君主,分封诸侯或者设置郡县,始终都严守着所谓“割裂山河”的原则。出于中央政权的安全考虑,藩镇诸侯管辖的地域,一般都不得独踞天险。山西,几乎成为唯一的例外。

因为山西是地理造就的文化圈,它西边以黄河跟陕西划界,东边以太行山跟河北河南划界。地理决定了它的边界,这两大地貌基本上就决定了山西的区域就是这两者之间的地块。在这个地块以内的,就算分开,也是暂时的,迟早会形成一个大单元。而之外的,山西也很难扩张出去,除非是争天下。比如唐朝的李渊李世民一家就是从太原出发夺的天下。所以太原也有龙城的说法。

独具特色的晋方言

山西方言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当中最复杂、最有特色、最丰富多彩的一支语系。方言学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