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工作总结(设计院的小伙伴们生存现状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设计院的小伙伴们生存现状怎么样

武汉大型国有设计院结构工程师。目前工作十年,看工资单年薪税前27,税后20。看着还行,但是性价比异常低,个人觉得低的令人发指。

由于部门允许加班超过晚上十一点可以第二天上午十点上班,所以我的生活轨迹是:

每天八点半左右起床,大约九点半到十点之间到公司。白天的主要工作是各种配合。协调其他专业提资料,处理各个工地现场的错漏碰缺,去工地,开进度会评审会,发变更单,指导新人,控制专业内部的关键节点,配合其他部门写投标技术文件或者其他报告里面结构专业里面的相关内容,回答图审意见。下午有时候能画自己的图有时候继续处理各种烂事,大部分自己的图纸都是在晚上7点以后才有时间画。一直到晚上十一点以后才能回家。全年基本无休。今年连疫情期间我们都在三月复工在家加班。

设计院看着很稳定,收入也不错。但是受制于收入分配体制,工程师除非能走上管理岗位,否则所有的收入都来源于你完成的图纸量。所以很大一部分工程师都会选择在设计院工作5左右跳槽。像我这样十年了还在一线奋斗的越来越少。毕竟你不可能一辈子都维持在巅峰状态,总有画不动图的时候。

另一个问题是提升空间有限,设计院就那几个坑,容量有限。有时候觉得自己能干能拼能带小弟,可是每年就是个先进员工,升职无望。究其原因就是领导岗位有限,除非你关系硬或者实力强,否则很难再进一步。

最大的问题是和社会脱节。说起专业问题我是专家,专业人士之间其他的沟通协调问题我也能应付。但是交往的其他人员越来越少,接触的社会面越来越窄,对长期发展很不利。

最后,作为一个老工程师,我对设计院的评价就是廉价的绘图工厂。高大上的项目就那么几个,绝大多数人都是生产线上的工人。老工程师就是工人队伍里面的工头,部门领导就是车间主任。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想做设计学技术就类似当年刚进工厂的工人想好好学技术。除非想特别喜欢,否则趁早转行。

怎么看待设计院工作全面有效出勤达到457天这种情况

这么说吧,前几年房地产等行业发展不错,产生了大量的设计院设计所,从业人员较多,竞争激烈,目前形势不太好,国内设计院设计大多采用低价中标方式,设计费很低,无形中压榨了设计师的小时收入,需要大量加班才能有和之前行情好一样的收入,设计院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了,现有方式无法满足员工收入要求,设计院转型主要是总承包,拓展新领域,或者干脆把施工单位的工作也给做了,才能扩大营业额,增加企业员工收入。作为设计师要转变思维,不仅会设计,也会懂管理,培养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注册证,一建,安全工程师,PMP这些证书最好拿到,到哪都无忧啊

你还会考虑去设计院工作吗

设计院在以前是个很好的单位,在里面的几乎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也就是那几代人产生了很多建筑、结构等大师,这些都是靠着长期伏案,长期手工画图一路走来的,并且拥有很强的责任心,所以很多施工图审查机构都会聘请设计院退休的大师们,因为他们严谨,认真。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市场经济开放,尤其很多原来国有事业单位性质的设计院改为企业,自主化经营,加上近些年各种大小设计院犹如雨后竹笋一样,有些小的设计院,把价格一再压低,本来的技术产业,生生压成了搞销售一样,甲方选择太多了,有了底气,随随便便就对设计师大呼小叫的,光大设计师们也只能默默忍受,这是很大的一个弊端,很多设计院不把设计质量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利益8抬高,逼迫的整个行业价格都提不高。而他们接活也是很大胆,什么都敢接,什么都能干!

另一方面,有些设计院前期比较松散,不认真,因为后面会有审图把关,在一定程度上,审图单位甚至成了二次设计,完全丧失了施工图审查机构的把关作用,有些省市取消了审图机构,这就直接会把效果和责任作用于设计院,增加其压力,而南方有些城市正在推进的建筑师负责制,也将提高设计师地位,但是也会增加相对的责任和压力。

个人觉得设计院可以去,但是要去大院,氛围比较好,也会有比较浓的学术氛围,做的项目也多,学习的比较快!

在设计院工作,大家知道的坚持最长的画图师有多少年

一看你就不了解设计院。

设计院没有画图师,叫设计师。虽然工作内容是画图,但一般都称为设计师,没有画图师这个叫法。

设计是个脑力➕体力的工作,所以不可能一直工作到退休,甚至延迟退休。

不管是传统大设计院,还是民营小设计院,现在最需要的是年轻能加班的小伙子,所以生产一线一般是年轻人为主,超过50岁的很少见,超过60岁的凤毛麟角。

年纪大的一般转型升级,要么当领导,要么主要做校对审核工作,把控图纸质量,很少在一线冲锋陷阵了。

当然一定要抬杠的话,肯定还有个别人喜欢画图和在一线画图,我了解的有50多岁还在画图的,听说有60多岁还亲自画图的,7、80岁还在看图的也常见(一些图审公司)。老一辈人身体好还真不是吹的!

我们这一代设计师估计没人会画图画到50岁,年轻加班➕太多了,身体素质太差了,这算是职业病吧……

我所在的设计院比较年轻,成立不过20多年,目前还没有50岁以上还在一线画图的员工!老同志还在画图的大多出现在历史底蕴深厚的老牌国企央企!

在建筑设计院工作前途怎么样

还是看能力的,单纯在设计院工作的话,月薪拿的不多,主要是靠每个项目的提成。

根据你的实际贡献,每个所会单独划分一个比例给员工,当然大头还是上面拿走了。但是至少有一点还是靠谱的,就是多劳多得,不劳不得。所以设计院的工作虽然996,甚至更加严重,但是很多人还是能够坚持下来的,因为如果行情好,一年拿个30-50万是非常正常的。当然这是相对于大城市而言的,小城市我不太清楚。我了解到的上海情况就是,只要你有能力,工资都不是问题,就怕没能力。

如果是在设计院干的还不错,干个三五年,年薪20w问题都不太大。未来如果你也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甲方人脉,作品受到了业界认可,那么你的机会就来了。你可以试着单独建组,这样你的议价能力就有提升了。或者你可以尝试脱离出来自己干,当然要求你有比较强的管理和协调能力。也要找到一批靠谱的朋友,才能踏实一起干。一起干的话就不好说了,可多可少。别看现在好像市场不咋地,但是真的非常缺画图的,特别是靠谱的设计师。至少本科过评估的学生还是挺受市场认可的。这行对学历的要求不高不低,只要你有能力,专科也不是事,因为甲方都是看结果的,如果做出来的作品不行,吹牛吹破天也没人找你。

在上海的设计院熬多久,能达到月薪税后过万

因为工作原因,接触过几家上海的设计院,就我了解的情况大致说下啊。

1、本科毕业生,名校的,2年基本都是过万的,硕士以上,当年起薪就过万,更不用说博士了。

2、就设计行业来说,相对属于高薪行业,劳动强度其实蛮大的,加班加点那是家常便饭,晚上十二点办公室还经常灯火通明,好多人刚过30岁就不少白头发了。1w左右的工资基本都是助理设计师的收入水平,很多大设计院的资深的设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