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宝玉去梨香院看宝钗,去之前为何要写在弄堂遇到的那些人?三国时期,统治交州23年的士燮,为何都不反抗就轻易投降孙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第八回宝玉去梨香院看宝钗,去之前为何要写在弄堂遇到的那些人

这个问题问得很用心!

原先看第八回的时候,也一直觉得:宝玉看宝钗,直接从梨香院写起就可以了,不明白曹公为什么非要描写半路遇上的那些闲人,还写得那么详尽细致。后来才明白,红楼梦全书架构庞大,情节繁杂,最有感触的恰恰是这些细琐之处。

下面我们来分析分析曹公这么安排的用意。

宝玉要去看宝钗,因为怕见父亲,他绕着弯走,过了穿堂,便向东北绕厅后而去,往梨香院走。

这条夹道小路在贾府中,并不算长,可宝玉却走得很是曲折,先后遇到两波人拦路。

这些角色被曹公安排在宝玉路过府里的穿堂过道内出现。

第一波是贾政的两个门下清客,(87版电视剧里出场的是四个清客,应该是和后边第二波出场的帐房管事和买办合并了)

“偏顶头遇见了门下清客相公詹光、单聘仁二人走来”,

红楼梦书中的那些清客有:詹光、单聘仁、卜固修、程日兴等人,看看他们的名字就知道了,詹光=沾光,单聘仁=善骗人,卜固修=不知羞。

这些清客相公不是小说里的主角,他们专门依附于权贵富户,迎合东家附庸风雅的喜好。虽然多有一技之长,或工书善画,或能诗会文,或精通戏音律,但和那些迫于生计只好讨饭吃的人相比,他们实际上所起的作用也有限,曲意奉承、帮闲起哄才是他们的本职。

这二人看见了宝玉,便都赶上来笑着巴结:

一个抱住腰,一个携着手,都道:‘我的菩萨哥儿,我说作了好梦呢,好容易得遇见了你。’”

姿态和感觉都出来了,两个成年男人,把十三岁的男孩称为菩萨哥,又抱腰又携手,他们应该觉得碰到宝玉是天大的荣幸。

宝玉喜欢不喜欢这些人呢?宝玉其实最烦这些人。因为在十三岁小男孩的心目中,这些人是最虚伪的,他们永远在奉承人,拍马屁,和想要活出真性情的宝玉背道而驰。

明明最烦这些人,结果偏偏碰到了这些人。还“又唠叨了半日才走开”,这简直意喻着:宝玉在追求真性情的路上一直受到阻碍。

好不容易这一波人过了,偏偏老嬷嬷又叫住问他们:

“是往老爷跟前去的不是?”

老爷自然是指贾政,这一批门下清客都知道宝玉怕贾政,就点头说是,并补充:老爷在梦坡斋小书房里睡午觉呢,用这个回答暗示宝玉:不妨事,你别怕,办你的事去吧。

这就从另一个侧面呈现出他们所代表的封建文化里非常有趣的一种生态。

所以连宝玉也笑了,宝玉知道他们在讨好自己,故意偷偷透露一个信息,这就是门下清客的嘴脸。养在主子家里,他们要讨好老爷,也要讨好少爷。所以贾政骂宝玉的时候,他们要出来打圆场,等贾政不在的时候,他们又会讨好宝玉。

第一波人终于走了。宝玉就转弯向北奔梨香院来,却又碰到第二波人。

“可巧银库房的总领名唤吴新登与仓上的头目名唤戴良,还有几个管事的头目,共有七个人,从账房里出来。”

这几个名字看似无意,实则大有文章。银库房的总领是“无星戥”,仓上的头目是“大量”,后边还有一个买办叫钱华的。“钱华=钱开花”。这都是家里面专门管账的人,摊上这样几个人,贾府的花销到底什么样,也就可想而知。

这些人大概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宝玉才十三岁,可是这些中年男人都齐口叫他“二爷”。

一见宝玉,赶忙都一齐垂手站立。

这是奴才见主子的规矩,这时的宝玉被训练成一个小大人,其中有一种很有趣的尴尬。

“独有一个买办名唤钱华的,因他多日未见宝玉,忙上来打千儿请安。宝玉忙含笑携他起来。”

买办跪在地上给十三岁的宝玉请安,宝玉就有了两个身份,一个是在贾母怀中打滚儿撒娇的小男孩;一个是到外面别人会立刻跪下来跟他请安的小少爷。

这个钱华说:

“前儿在一处看见二爷写的斗方。越发好了,多早晚赏我们几张贴贴。

宝玉还是个孩子,他的字已经被外面的人拿来挂在家里了,当然是由于贾府公子写的,因为这些夸奖书法好的话从管账的人口中说出,一定是这些买办在奉承宝玉。

这也说明,宝玉少年矜贵,行动坐卧都有人夸奖,宝玉写的字有七分好,就必被说成十二分好,这也是惯常之理。

这些人一发不可收,齐口再夸宝玉:

“好几处都有,都称赞的了不得,还和我们寻呢!”

宝玉什么反应呢,脸上虽然笑着,实际对这种奉承没什么兴趣,只客气两句,“不值什么,你们说给我的小么儿们就是了。”

“一面说,一面前走,众人待他过去,方都各自散了。”

这七个帐房的人,要等宝玉走了才敢散,这又是主仆之间的规矩。

综上所述,宝玉去见宝钗,中间受到了两层阻碍,一个是门下清客,一个是账房里的人。这两堆大男人,在宝玉的面前个个打躬作揖,宝玉必须扮演一个大人的角色,作出一个很大人的样子。

当宝玉终于抵达此行的目的地,薛姨妈从梨香院迎出来,见到宝玉异常高兴!宝玉忽然被薛姨妈搂在怀里,又变成了小孩子。这种感觉非常奇妙。

读到这里,宝玉探病梨香院,一路走来的见闻趣事,茅塞顿开。通部《红楼梦》的最大感慨,全浓缩在这一个个小分镜当中。

原来,薛家和混在贾府的清客、管家们并无两样,也不过都是做着讨好,逢迎的营生。宝玉前往的薛家,其实是贾家的房舍——梨香院,路上所见的人事如蝗虫蛀鼠,面目可憎,他们其实便是低配版的薛家。这些人出现在狭窄阴暗的弄堂过道,一来符合这种人物所被限定的府内活动区域,二来也是有意点明,这是些墙缝里的寄生虫一般的存在。

三国时期,统治交州23年的士燮,为何都不反抗就轻易投降孙权

东汉分天下为十三州,交州只是其中一个。但交州无论人口、经济还是比不上其他州的。交州有南海 苍梧 郁林 合浦 交趾 九真 日南七个郡。在三国时交州大约是十万户左右。东吴把交州一分为二。晋书:交州户二万五千六百。广州户四万三千一百二十。公元241年东吴统计人口二百四十万,公元280年东吴投降献户籍是二百三十万。说明东吴人口一直无大的变动,而晋书很记录的人口是在东吴投降那年统计的。所以推测那时的交州人口应该差不多。

士燮原本是北方山东人因西汉末王莽之乱,先祖迁往交州。三国志:其先本鲁国汶阳人,至王莽之乱,避地交州。士家就开始在交州繁衍生息,逐渐成为地方豪强。到了士燮的父亲做了日南郡太守,进入士途。士燮年轻时曾游学京师并做了尚书郞,但因公事免官。父母去世后,在荆州巫县做县令。不久后升为交趾郡太守。公元195年交州刺史朱符让少数民族杀了。士燮于是向朝廷上书任命他的弟弟们任各郡太守。说是让朝廷任命,其实是自己说了算。三国志:燮乃表壹领合浦太守,次弟徐闻令领九真太守,弟武,领南海太守。交州七郡士家兄弟占了四个,士家兄弟可以说是交州的土皇帝。三国志:燮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州,偏在万里,威尊无上。

曹操又派了张津到交州任刺史,张津让部下区景杀死。区景率军投了刘表,刘表趁机派赖恭去当交州刺史。当时苍梧太守也死也,刘表还派吴巨做苍梧太守。交州治所在苍梧郡广信县。士家没有跟刘表的手下发生冲。我还是还是忌讳荆州的实力。曹操得知张津死了,而刘表自行派刺史。但远水救不了远火,再派人去也是不管用的了。于是利用士家在交州的势力,对刘表进行牵制。曹操以汉献帝名义册封士燮:今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阯太守如故。刘表当时应该控制着苍梧郡和南海郡。其他郡在士家兄弟控制中。后来吴巨跟赖恭闹矛盾,吴率军攻打赖。赖败走跑回零陵,后来投了刘备。

公元210年孙权打起了交州的注意,派步骘为交州刺史。公元211年派步骘率四百人去交州赴任,当时吴巨等人阻拦。交广春秋:建安十六年,吴遣临淮步骘为交州刺史,将武 吏四百人之交州,道路不通。(这时刘备入蜀了,跟益州相比,交州就是鸡肋)步骘到交州后土家兄弟立马就投降了,吴巨区景等人并不想降。步骘请吴巨前去会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