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木盒地雷,廉价好用易生产,盟军用军犬排
发布时间: 2023-07-11

在二战的时候,地雷被大量用于封锁地区、防御等任务,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常见的地雷大多是金属外壳,其在爆炸之时能够产生足够多的碎片,且在部署之后还可以长久地保持状态。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地雷都是金属外壳的,如德国于1942年所生产的Schützenmine 42(以下简称42型)便是一款由木头盒子做成的地雷。

42型的结构比较简单,整个地雷由木头盒子、内部填充爆炸物以及引信组成。一枚地雷的重量只有500克,盒子长127毫米,宽98毫米,高50毫米,底部有一个能够向上打开的盖子。

盒子的材料上没有什么要求,木头、层压板跟胶合板都有。毕竟使用这种材料就不用考虑耐久性能了,跟铁壳地雷是比不了的。而木盒地雷的其中一个好处便是原材料的来源十分广泛,随便一个木匠都可以加工,占用的资源非常少。

展开全文

木盒中会填充有200克的TNT,而且,实际装药量的多少是能够浮动的,要是工兵手里的TNT不够用了,也可以少装一点,只不过威力有所减小罢了。盒子的正面有一个小孔,用来安装Z.Z.42型引信.在地雷的木盖子受到了2.75-5千克的触发压力之后,便可以把足够的力量作用到引信上且激发它。

不过要说的是,42型在破坏力方面是无法跟常规金属外壳反步兵地雷相比的,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木壳难以产生足够强的破片,其在战斗的时候会给踩踏的人员带去重大伤害,而旁边人员的话,受伤程度一般会低很多。

42型也能够安装绊线,布设前需要把绊线拴在引信上,利用绊线拉拽的力量进行引爆。不过,这种设置方式也存在缺点,便是地雷有时会跟目标人员更远,造成的杀伤力比不上目标人员直接踩踏上去。

在实际使用的时候,42型还有个十分明显的好处。由于它的金属部件非常少,所以使用金属探测器的扫雷方式也许会错过它。德军便曾在诺曼底地区使用了42型,给盟军带去了不小的麻烦。对此,盟军的应对措施则是使用军犬搜索。

外壳耐久性也是一个问题。木壳埋设在土地中经不住长期的腐蚀,加上欧洲的自然环境,胶合板、层压板这类材料在雨季的时候无法坚持多久,且地雷的拆除工作也是麻烦不小。在运输的时候,42型会拆除引信放在木箱里面,引信由工兵的布置地雷的时候安装,一般一个大木箱里会装有20枚地雷。

二战期间,德军使用了许多的42型,特别是在欧洲东线战场上,不过地雷是无法阻挡苏军的攻势的。在战斗结束以后,苏军会清理雷场,将地雷中的TNT回收。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