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人就死我丈夫,死了丈夫好出门
发布时间: 2023-07-06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离婚七年》系列已转去小号更新

请点击下方链接关注小号查看


“死人就死我丈夫, 死了丈夫好出门”


文/晏凌羊

01

第一次听土家族民歌《老公死了好出门》,我笑爆了。

我以为这是黑色幽默,太搞笑了。

不过,再看这歌词,我笑不出来了:

别人丈夫乖又乖,

我家丈夫呆又呆。

站起像个树墩墩,

坐起像个火烧岩。

太阳落土四山阴,

这号屋里难安身。

但愿天火烧瓦屋,

但愿猛虎咬男人。

斑鸠叫来要天晴,

乌鸦叫来要死人。

死人就死我丈夫,

死了丈夫好出门。

“站起像个树墩墩,坐起像个火烧岩”说的不就是那种在家里啥用也没有、只会拖后腿的混球老公嘛。

上一代农村妇女,如果嫁到一个不大好的老公,她们一生幸福最大的保障居然来自:丧偶。

这是真的。

之前我们在这篇文章里,给大家讲过一个丧偶妇女被老公家的宗族势力欺辱的故事,戳这里可阅:《那个被欺辱的寡妇,后来找了个野男人》。

今天我妈又给我补充了一个细节:下面第二个故事中的女主,当年婆婆死了,都找不到老公在哪儿。她一个人操持完了丧事,都没有空去灌溉、插秧(关于我们那的灌溉有多难,之前我写过了)。

等她办完丧事,灌溉期已过。她家的农田干涸到开裂,根本插不下去秧,这样的话,她可能一年都没有收成。好在那一年旱季过后,我们那发洪水,帮她解了燃眉之急。

我想象了一下:如果她的丈夫不是恰到好处的死亡,说不定她还得伺候丈夫,还得替丈夫还债,还得给丈夫养老送终。

丈夫唯一的用处就像是一个吉祥物,帮这个小家庭在家族中占了一个坑位,保护她和女儿不会被宗族势力清除出去而已。丈夫S了,这点作用也消失了,好在她还有个儿子,帮她占稳了坑位。

之前,我也在公众号上分享过我舅舅的故事,戳这里可阅:《我的舅舅死了,他终于死了(全文)》。

有时候,我觉得,如果我的舅舅也能在娶妻生子后,就“恰到好处”地死了,我舅妈说不定不会改嫁,毕竟,她改嫁以后日子过得也挺闹心的。

在农村,未婚姑娘嫁到个靠谱男人都难,更何况是一个离异带娃的妇女(没有歧视离异带娃妇女的意思,这是现实)。

总体来说,舅妈是一个很传统的人,若不是被我舅舅打得受不了,她不会舍得抛下儿子远走高飞的。

我外公、外婆也都是好人,和舅妈相处可能会有小矛盾,但他们不会太伤害彼此,总体能够形成互帮互助的家庭格局。

这样的话,小姨说不定不会嫁给把她打死的小姨夫,外公、外婆也不会受尽儿子的虐待早早去世,小表弟也不会长歪了,说不定还能有一个正常的未来。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舅舅死太晚了呀。

今年回老家,还去舅舅的坟前晃荡了一圈,我只是叹了一口气:“舅舅啊,舅舅!”

02

类似的农村故事,还有很多。

我同学的外婆,今年有90多岁了吧。

她的前半生也是过得挺辛苦的。

她十七八岁嫁人,嫁了一个非常多疑的老公,老是莫名其妙怀疑她跟别的男人有染。有时候她在村口跟别的男人说句话都不行,回家必定挨打。

这老公还是倒插门的,可还是这么嚣张,就是因为当时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她离了不好找,还各种遭人白眼。

那个年代也没有什么避孕措施,男的想要了,女的就得配合,然后女的就不停地生孩子。不过,那个年代女的一般都生十个八个孩子,生到不能生为止,而同学的外婆一共只生了四个孩子。


为什么呢?因为丈夫坐牢了。

怀着第四个孩子的时候,丈夫又发酒疯了,认定她跟她自己的妹夫有一腿。丈夫喝醉酒以后,就提着刀子去找妹妹和妹夫,一人一刀把他们捅倒了,捅到肠子都露出来了。

当时,同学的外婆怀着身孕,赶紧跑过去阻止。她从丈夫身后死死抱住丈夫,不让他砍人,结果自己也被丈夫砍了两刀,胎儿差点保不住。

村民看到出事儿了,赶紧出来阻止,还有人报了警。她丈夫被制伏,同时被抓进了监牢。三个被砍伤的人则被村民送去了医院,捡回来一条命,她第四个孩子也没有损伤。

丈夫犯了罪,被判了无期徒刑。从此,她一个人拉扯着四个孩子长大。靠种庄稼养活孩子,容易。如果想让孩子上学,家里的钱就不够了。

她觉得,农村实在不是人能呆的地方,还是坚持让孩子上学,为此,她开始做一些小本生意。可是,一个没文化的农村妇女,想要做生意多难啊。

她就从两个乡镇的集市上倒卖一些土特产。比如A集市的苹果比B集市便宜,她就背着苹果去B集市卖。B集市的酒比A集市的便宜,她就背酒卖。

但是,云南大山里的集市,跟我们城市里的集市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两个集市往往隔得很远,要翻越好几座大山,而且全部只能靠腿。那个年代的山路其实蛮危险的,有时候还会有野狼出没,而那个时候的农村没几家人能够养的起帮人驼物的牲口。

她就是这样靠自己的双脚,愣是给四个孩子拼出了一片未来。

从A集市走到B集市,需要早晨五点起床,晚上可能九点才到家,四个孩子往往饿得前胸贴后背,所以家里的老大一早就学会了做饭、照顾弟弟妹妹。

弟弟妹妹长大一点以后,也成为家里的劳动力,努力帮妈妈减轻负担。

就这样四个孩子长大了,个个有出息。

她那个丈夫后来在监狱里患病,去世了。

我常常在想:如果这个丈夫不去坐牢的话,她的生活可能会更困苦。干农活本来就很累,回到家里还可能挨打,而且,说不定她得没完没了地生孩子。这样的丈夫在家庭里完全就是个祸害,对孩子的成长教育也是不利的。

丈夫的坐牢,让她可以心无旁骛地对抗生活带给她的艰难,不需要再分心去伺候和对抗丈夫。生活给了她“更难”和“难”两种选择,命运给了她后者。

对于一个嫁给混球丈夫的农村妇女来说,这几乎是最好的选择了。同学的外婆至今依然健在,祝福她健康长寿吧。

03

另外一个故事,来自于我们村里唯一一对双胞胎。


这个双胞胎是女孩子,年龄比我稍大一点,但我们都是八零后。双胞胎中大双叫大 金,小双叫小 金。

两个女孩都长得很像,但我还是能看出细微的差别:小 金个头小,性子和顺一些;大 金,个头大一点,活得叛逆一些,脾气也差一些。

以前我跟她们也不认识,因为她们居住在另外一个自然村。有一年,她们全家搬到了我家附近一个废弃好几年的房子里租住。

那个房子,以前是做酒窖的。房子一进去,是个厅堂。厅堂的左边是人住的,留了两个很小的窗户。右边就是酒窖,没有窗户,只有墙壁,还比厅堂矮上两米左右,是以前用来储存酒缸子的。不做酒窖以后,那里就堆满了杂物,还有棺材(我老家很多人会提前给自己买好棺材)。

虽然那套房子就在我家隔壁,但我其实是不太敢去的,因为里面的窗户开得很小,总是黑洞洞的。

那时候,我也想不到有一天我们家也会穷到要去租住那个黑漆漆的屋子当灶房,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大 金、小 金和她们的母亲住过来以后,那个房子总算有了一些生气。她们经常会来我们家里玩,一来二去我们两家也就熟了。

我也是从那时候才知道了她们家的故事。

大 金和小 金三岁的时候,她们的爸爸因为跟人争夺灌溉水打了起来(之前我在微博上讲过我们那争夺灌溉水有多激烈的事)。

她爸爸一怒之下,就用锄头狠挖了一个未婚女孩一下,不巧挖中了那女孩的头。女孩头部受到损伤,从此神智失常。

大 金、小 金的爸爸也被抓去坐了牢。那时候刚好遇上 yan 打,他被判了10年的 有 期 tu 刑。

从此,大 金、小 金就跟随着妈妈在一起生活。

可是,如你所知,孤儿寡母在农村宗族势力的围剿下是过得很辛苦的。加之大 金、小 金又都是女孩,母女三人更是被排挤。

他们在老祖屋里住着,处处受公婆、妯娌的排挤,还经常被受害姑娘的家属刁难、唾骂。

祸是男人闯下的,但锅却是母女三人在背。

四面受敌的日子不好过,她们就只好搬到那个废弃的房子里住了,说是暂避风头,实际上老屋里已经没有她们的立足之地了。

我们一家跟他们相处了几年,觉得母女三人都挺好相处的。那时候大 金、小 金都已经在上小学,我经常跑去他们家借她们的语文课本看,有时候还在她们家里睡,和小 金挤一个被窝。

再后来,大 金、小 金上了初中,但学习总是跟不上,就先后辍学去打工了。

她们学历不高,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轻巧又高薪的工作,但好在小时候经常帮着母亲干农活,练就了一副好身板。

两个人力气都很大,去建筑工地上搬沙子、拌水泥、扛砖,根本不亚于男人。

奇怪的是:同样在工地上干活,她们俩每人每天只能拿到12元钱,男的却可以拿到15块。

只是,到了年底的时候,她们总是能把钱攒下来拿回家,而那些男的呢,要么拿去抽烟、拿去喝酒、玩和享受,到年底攒下来的钱总是不如她们多。

过了几年,她们家就建了新房子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