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的墓道口实景图(40万人都挖不动的武则天墓,为何如此坚固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40万人都挖不动的武则天墓,为何如此坚固

这里所说的40万人是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为筹集军费率领40万人来武则天墓所在的乾县梁山来盗掘宝物,一是由于乾陵直接在石山内部挖建,有大山固石的天然保护;再者,关键的是,黄巢农民军中没有饱学之士,不懂乾陵坐北朝南的结构特点,挖错了方向。他派人向着留有修建陵墓所剩的碎石方向开挖,可惜这正是修墓人的障眼法,造成黄巢四十万大军南辕北辙,挖了半座山也没找到墓道口,无功而返,留下了凄凄惨惨的“黄巢沟”。

目前,唐十八陵中唯有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也就是乾陵能够在经历历史上17次对其的大型盗掘活动后能纹丝不动。其中有三次盗掘规模最大,一是拥有40万人力的黄巢,以彻底失败告终。第二次是五代时期的耀州刺史温韬,这个恨人可是一口气盗掘了十几座唐陵的盗墓高手,但由于挖乾陵时遇到狂风暴雨,温韬害怕老天对他的报复,停手了,看来乾陵能得起全身还得感谢上苍的眷顾。第三次是国民党将领孙连仲居然拿炸药也没有撼动乾陵的大门,没有捞到半点好处。

乾陵选址是在今天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开始修建于公元684年,一直修了23年才完工。梁山本身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质的山峰,三峰耸立,北峰最高,海拔超过一千米。武则天的墓穴就深藏在体量如此巨大,石头如此坚硬的山体中。别说古代,哪怕是今天的技术也很难挖开此等天墓。

1960年,几个农民放炮炸石头,一不小心竟然把乾陵的墓道口炸出来了。这个墓道口是真正的国家级绝密信息,以前了盗贼用了上千年时间都没有找到。而今,人民在其墓道口旁边栽种了一棵华山油松,它那凌厉爽朗的风姿好似乾陵的保护神一样日夜镇守在这里,时刻保卫着据说埋有近500吨宝物的天墓。

乾陵为何是一座无人敢动的陵墓

我是楚风说 历史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不是无人敢动,而是有很多人想打它的注意,只是都无功而返,而现在虽然找到地宫入口,可是怕文物损毁,不敢开发而已。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说一下乾陵是谁的陵墓。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千米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占地面积40平方千米。既然乾陵是皇帝的陵墓,大唐灭亡后到现在经历了一千多年,肯定会有人光顾的。

唐朝的墓大都依山而建,以乾陵最典型。众多的石像和梁山北峰的高大形体,共同构成了乾陵雄伟壮观的气势。远远望去,可看见乾陵的形状恰似一个横卧的女人。 关于选择这个地方的时候还有一个传说,唐高宗登基后不久,就派长孙无忌和太史令李淳风为自己选择陵寝之地。二人同时看中了梁山的风水,觉得梁山可以说是世间少有的一块“龙脉圣地”。但是这个说法被袁天罡所不认同,袁天罡认为,梁山表明上看来是一处风水宝地,但是却有很多不足。梁山北峰居高,前后两峰似女乳状,恐怕阴气过重,女人掌权。 高宗一时难以抉择,这时武则天听说后,建议高宗选择这里,后来高宗真的听从了武则天的建议选择这个风水宝地。当然这是个传说不从考证,但是后来确实武则天当上了皇帝。

乾陵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之墓,当时正值大唐国富民强的时候,而武则天又是霸气侧漏之人,里面的奇珍异宝肯定不少, 据说里面有500吨宝物 。有人说如果开发了,说不定成为了世界第九大奇迹,可是珠宝不是重点,里面的书画古籍更加的珍贵,据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在里面。

文物专家郭沫若先生曾说过,毫无疑问,肯定有不少字画书籍保存在墓室里! 打开乾陵,说不定武则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轮集》十卷可重见天日!也说不定武后的画像、上官婉儿等人的手迹都能见到!石破天惊,一定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


里面有这么多的宝贝,肯定是盗墓贼垂涎的对象,其实不光盗墓贼,很多战乱时代的军阀都明目张胆的挖过乾陵。但是都没有找到入口,因为乾陵是在山里面建的,不找到入口根本进不去,而且当年建墓时挖出的碎尸都移到很远的位置,经过多年的沉淀,根本不知道哪里是入口。

在我国 历史 上,挖乾陵一事,早已有之。长达1200多年中,梁山上,就没有断绝过盗墓者的身影。小毛贼多如牛毛,正史里不记载,野史里也懒得写。 历史 上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次之多,比较大的盗掘活动有三次。但是又都因各种原因中途停止而未盗成功。 第一次是农民起义军黄巢,发动四十万人挖掘都没有成功,后来黄巢被赶出长安,乾陵躲过一劫。第二次,是五代耀州刺史温韬,是个有官衔的大盗墓贼。他率领兵丁一古脑掘开了十几座唐陵,发了一笔横财。人心不足蛇吞象,后来他又想挖乾陵,可是砸到一半时风雨大作,吓得不得不停止挖掘。第三次,民国时的孙连中,他也想学孙殿英发点大财,可是由于入口不好找,用炸药炸了也没用,最后无功而返。

后来几个农民在山上放炮,炸出了一个墓道口,找了一千多年的乾陵地宫入口终于重见天日,不得不说乾陵真是有上天保佑,黄巢大军挖了四十天都没有找到,却被几个农民发现了。后来国家知道后,在墓口种了一颗松树,这颗舒现在都很大了。


在郭沫若挖掘了定陵后,他想再开发乾陵,正是由于定陵开发时很多文物的损坏,所以周总理说出了我们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干了,要把很多现在干不了的事情留给子孙后代干。现在技术还不成熟,所以十年之内不开发任何皇陵。所以当郭沫若提出挖乾陵时,被周总理一口回绝了。

终上所述,乾陵并不是一直没人敢动,而是它的防御等级太高了,一直没人找到入口。后来国家发现了入口,可是由于怕文物损坏,所以一直没有挖掘。我们国家的 历史 文化悠久,研究古墓可以很好的考究 历史 ,真心希望有一天乾陵能够重见天日。

建造者人为之科学设计超前!风水,气运,势,天意!

乾陵是唐朝第三位皇帝 高宗李治 和中国 历史 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 的合葬陵。是迄今为止 唐十八陵中唯一没有被盗的陵墓
除主墓外,乾陵还有 十七个小型陪葬墓 ,葬有 永泰公主 懿德太子 和功臣等。截至2013年仅开掘了 五个陪葬墓 ,从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虽然乾陵没有被盗挖,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人想打它的主意。下面让我盘点史上 三次超大型的盗墓案

第一次 发生在唐朝末年,黄巢率 40万大军 开挖乾陵,挖出一条 40多米深的大沟 ,但愣是没有找到乾陵的墓道口,因此无功而返。至今在梁山主峰西侧还有一条深沟被称为 “黄巢沟”

第二次 发生在五代,后梁崇州节度使 温韬 组织军队发掘了所有唐朝皇陵,但也是因为 没有找到墓道口 挖乾陵未果。ps :据说他三次上山均遭风雨大作,人马一撤,天气立即转晴。

第三次 大案发生在民国,军阀 孙连仲 率部下驻扎乾陵,用 真枪真炮 的方式盗掘乾陵,士兵们用炸药炸了许多地方,也没能找到盗墓口。

直到 19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