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000
发布时间: 2023-07-11

《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好书,是我们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是一盏指路明灯。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想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下自己的读后感:感激。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慢慢地感受到了哪些我们曾经忽略或忘记过了的东西:一些人生经验和教训、一些对教育工作的感悟。

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要做一个好老师,不容易!

《给教师的建议》 书籍

一、要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学会宽容别人,这样做不仅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慰藉,而且也会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宽容也不是一种无原则的放纵和溺爱,应该是教育艺术的一种体现,身为老师,不仅要自己拥有宽恕的心理,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也应该让学生们学会什么是宽恕,这样的品质将会伴随着学生一生。

二、要热爱学生。

教育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而这种神圣的事业需要我们用爱心来呵护。

爱,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基础,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细、严而有格。师之爱,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师之爱,体现在学生需要帮助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当学生因取得成绩而骄傲时给予恰如其分的提醒和鼓励;师之爱,体现在学生需要温暖而感到自卑时给予热情关心和帮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

三、要善于思考。

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有一条建议,“一个爱思考的老师,一定是一个积极动脑的老师。”

是的,我觉得我们要做一个积极思考的老师。例如:在上课时发现学生出现了错误,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孩子,而是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在犯错误之后能够明白自己所犯的错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知识只是教师作用之一,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四、教师的成长需要不断地反思。

反思是一种手段,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能力;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

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思考、总结积累经验。在反思中成长!

五、教师应该拥有健康的心理。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在教育工作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教师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心理健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这一特殊人物,需要有一颗爱心和高度的责任心,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来应对来自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可能带来的压力。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和师生关系,也影响着学校教育与管理,更影响着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如果每一个教师都能拥有积极平和、乐观向上、为人宽容、乐于助人等健康情绪,那么“快乐教育”理念就会成为现实。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来重视自己心灵健康吧!

总结:

老师这个职业,总是让无数人羡慕,因为它可以周末双休,每年还拥有寒暑假,会跟随着学生放假而放假,这样的工作,看似美满,但事实上,做一名教师从不容易,要做一名好老师,更是困难,想要成为一名备受学生喜欢,还能传道解惑的老师,难上加难。

所以,身为家长,我们应该尊重老师,敬爱老师,与老师一同教育孩子,身为老师,则应该永远在学习的路上,与学生一起成长,不断地往前,永远铭记“老师的五条准则”,让自己教育出优秀的学生。参考作文库zwku.net作者:杨哲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