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如何将农村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如何将农村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农村发展新路径,激发农村农业发展动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综合改革的“蕉岭探索”农旅相结合,一个可以借鉴,可复制的模板。

构成一幅赏心悦目的田园画卷。实现美丽蝶变。

农村发展什么产业好最好是可持续发展的

《农村发展什么产业好?最好是可持续发展的?》的题主,问的很广泛。讲产业,当然不离农业与农业多产业。农业有农、林、畜、牧、渔等多业,有种、养、加、储、营、运等多种。农业多产业有生产一产业、加工二产业、服务三产业等三大类,内容可多了。当下很热乎的,就是农文旅闲休等,无论横面、纵面都丰富多彩。究竟发展什么产业好?总的要因地制宜,实际出发,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即重点、特点)。要形成产业,一般离不开这几个前提:一是规模(即面积、也指范围),太小了,谈不上规模效益。二是设施配套,环境条件,谈不上综合产能。三是经营方式,有套科学的运行(即内部管理)机制,关键在于公正、诚信、廉洁处理好多方利益关系。四是资金实力,基本做到相适应。五是人才,主要是率先骨干与科技人才,具有情商智商结合、德智兼优的优秀人才。总之,要通过反复、多次论证与谋筹,选准项目,前膽判断。做到项目实施效益明显、没有投资风险,特殊情况下不发生“危险”。向来的客观是“话好说”,做起来不容易,真正做成功了,就“非常不简单了”!在这里,我谈个《两千多亩荒山变成适应机耕的高效农业基地》的事例,共同探讨“如何把农业产业做起来?”的问题。

该基地处湘江中游南岸,面积2200余亩,分布三块地方,核心区的1300多亩座落于油茶山中心地段。三个区域涉及三个镇的26个行政村(合并前的小村)、83个村民小组、922户农民的土地权益。历史上盛产茶油的这些油茶山,解放前属地主、资本家或有的宗族所有,土改中划为集体,所有权归生产队,由大队统管统摘,榨油后分配到生产队到农户。因茶尤价值高,改革时全部随着田亩分割到户经营。面积最多的户15亩,最少的户只有0点1亩。由于零星分散,失垦弃管,茅草荆刺横行,九十年代失火成了荒山。2000年代国家实行土地“占补平衡”政策,土地开垦整理项目投资越来越多。但连片涉及农户多,地面青苗(主要零散小树)和构筑物补尝难。某公司约定承担投资前期矛盾处理(主要签订到户合同和支付各项补尝费)后,国土部门投资500余万元实施土地整理。经过双方四年多的努力,两千多亩荒山整理建设成为“水电沟路相应配套、基本适应机械化耕作”的农业生产基地。从2010年起,艰苦奋斗十年,建成了蔬菜、水果、树苗为主体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出现了有机化生产稳定;蔬菜亩产收入超5000元的面积不断增多、产销畅联;为属地弱势劳力提供就业岗位;土地发租与承租关系健康稳定的可喜局面。使曾经火荒多年、亩值为零的闲废土地,变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现代农业的新型生产基地。

农村的土地资源是很丰富的,关键在于统筹规划,连片整合;在于谋筹产业,落地项目开发;在于多方投资,配建基础设施;在于农技集约化,培训劳动技术型人才;在于正确处理与农民经营关系,拓宽农民增收路子,实现土地经营规模化。在该基地规划设计、实施开发、配套建设过程中,深感最辣手的事是三个方面:

一是在签订土地租货合同中,在同村、组班子、党员骨干、农民代表的“几下几上”协同合同条款、基本达成认可的基础上,在逐家农户证签中,面临签字人难找、地块面积四界难确、地面着物补尝难统一的“三大痛点”压头。土地承租公司组织五、六名专业人员连续奋斗两年多时间,对800多块土地板块的四至界限、面积、青苗补尝等,逐处拉索丈量、逐亩计算金额、逐户处理历史遗留,当面现场对算签字。不管酷暑寒冻,坚持起早贪黑,爬山越岭,做到不误“农”工,不失言百姓,不较正农民利益。为了合同签字,先后四次派专人到广州、深圳和江浙地区,用“乡友联线、步藤摸瓜”方式,千方百计寻找到当事人签字,以自己的德善行为,把工作细化到农民心坎上。实践检验,公司签约逐一到位,利益兑付一丝不苟,合同执行无任何遗留。为项目建设扎紧了根基。

二是资金缺乏,基础设施配建标准不高。该项目属国土部门设计、实施招投标和竣工验收付款。投资建设方出资300多万元、费用有缺口;施工方看重施工利润;土地经营方看重设施配建到位。前期费用成本200余万元。短期回收难,资金压力大。总之,前期配套不足,后期 建设难赋。道路、沟管、水源、环保等设施配建比较粗放,保障率较低。

三是经营体系不同层次的运作还不够理顺。惠农政策对接还不够落地。经营土地的实体层面还缺乏活力,发展后劲不足。承接土地转让的五六个基础点有的效益还不高,发展潜力还很大。

总之,2000多亩荒山连片开发过来的这个基地,来之不易。可持续发展有了良好基础。未来前景看好。

村子周围500米内不准搞养殖,在农村还可发展什么产业

多谢邀请!村子周围500米范围之内不准搞养殖,在农村还可以发展什么产业?说实在的在农村居民区搞什么产业都不行!,如果在农村创业最好还是远离村子为好!

农村正在改善人居环境,对厕所、污水、垃圾进行“三大革命”整治,如果在村子里搞养殖,势必影响居住环境。一些养殖场把当家塘当做粪池、粪窖,排水沟当排污沟,夏天臭气熏天,蚊蝇滋生,冬季污水漫过人行道。农村居民无法居住,生活,更重要的是影响居民身体健康,容易感染疫情。

农村村子里不仅不能搞养殖,而且也不能搞工业生产。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有噪音污染,有粉尘污染,有污水污染。我们当地有一家汽车刹车片厂,靠近农村居民生活区,石棉粉尘家雾霾一样弥漫整过村庄,加热产生废气,令人作呕,身体不适,村民反映强烈,多次要求搬迁该厂,并向环保部门举报,石棉粉尘,落在村子里每个角落,寸草不生,衣服不能晾晒,摩托车停留10分钟,表面落下一层粉尘,村民鼻孔里、口腔里都有粉,吐口唾沫都有粉尘。因此,在农村村子里不应该进行任何生长经营活动。

如果在农村创业,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国家政策。通过规划审批,可以去村委会申请场地搞养殖,可以去环保部门做环保评估,远离居民区,取得合法生产经营手续,农村村落,只能是农民生活区、居住区!

中国西部农村地区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是什么

我们西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多沙漠、丘陵、荒山,常年四季干旱少雨,有效土地的利用面积并不多且十分贫瘠,很多的地方都是在靠天吃饭,大多数区域的农作物也是以耐旱耐碱的小麦,青棵,土豆,谷类等农作物为主,虽然这些年在荒山荒坡上又开始发展经济林栽培种植,但总体来讲由于自然条件非常艰苦,农村经济还是十分的落后。

前些年有些当地政府为了尽快摆脱贫困,提升经济上的突围,想以工业的进步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有活干,就采取了一些冒进的、急功近利的、不计后果的办法鼓励和支持人们到处开山挖矿,又从南方招商引资过来很多淘汰落后的高耗能企业。这些措施冒似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重新就业的机会,但是一时间到处是灰尘和浓烟,到处是污水和难闻的空气,由此不仅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很多宝贵的矿产资源低效益地流失,很快地出现产能过剩,到处都是关停并转的化工类企业,也对农业生产的环境和人类居住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最明显的就是我们的黄河水在一度时间内迅速地变成了污水河,农业灌溉不敢使用,我们的沙漠腹地变成了垃圾填埋场,巨大的污染使其周围几十公里之内寸草不生,气味臭的人都进不去。

这种偏面的重视和追求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