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有这么多南北之争而很少有东西之争?网上中西医之争旷日持久,撕裂社会毫无意义,是否应该终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为什么历史上有这么多南北之争而很少有东西之争

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因纬度高低不同而形成的经济带,也许就是破解问题的一个线索。

首先要明确一点,以上各国的南北之争是跨越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的南北之争贯穿整个古代并延伸到近现代。日本的南北朝仅存在于14世纪中期。越南南北朝存在于16和17世纪;南越和北越存在于1945年-1976年。朝鲜半岛南北方的不同政权存在于1945年至今。美国南北战争是1861-1865年。存在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原因就各异,都有着不同的背景,不能一概而论。这里只能提炼共性,那就是因不同纬度而形成不同的经济带,使得南北之争有了极强的经济基础和产业支撑。

(全球温度带,基本是沿着维度分布的。)

首要因素是温度带。全球温度带是由太阳直射的范围而划分的,而温度,是所有农业和其他产业部门部分的基础。不同的纬度有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降水量,形成不同的农业带和产业带,即决定了不同的经济基础和产业支撑。而以上就是南北相争的基础。

以中国为例,南北朝的分割线是动态变化的。刘宋开始逐步萎缩,到了陈,完全以长江为界。不过,长时间是以淮河为界,而秦岭-淮河一线恰恰是0度等温线,以南以北是完全的作物和耕作模式。以南积温高,以水田为主、一年两熟为主;以北积温相对低,以旱田为主,基本都是一年一熟。再多说一句,长城一线基本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分割了农业带和畜牧带。而纵观中国历史,对于南方政权而言,有“守江必守淮”一说。南北对峙大部分时间都是以淮河一线为界的,其实是南北双方占据了不同的农业带,是以不同的经济基础为支撑的。

以美国为例,同样如此。我们先看一下美国7月份的等温线,0度等温线基本划分了南北方、同时-10度等温线基本与美加两国的国境线重合。

下面是美国的农业带,与等温线基本重合。也因此南北方有着不同的经济基础。

下面是美国南北战争时南北方的阵营。

深绿色是邦联领土,浅绿色是邦联主张争取的领土,蓝色是战争初期双方争夺的印第安地区,绿色是分裂的西弗吉尼亚。如果与上图的农业带对照,会不会有所发现呢?

是的。所以美国南北战争的实质是南方种植园经济与北方工商业经济围绕经济资源展开的争夺,而黑奴问题仅仅是其中的表现。南方种植园(棉花和烤烟等为主)需要大量农业劳动力,而北方的工业化同样需要产业工人,于是双方展开争夺。北方能获胜,是工业为主的经济形态战胜了相对落后的种植园经济。

次是地形地要因素势。以中国为例,地势上存在着三个阶梯,整体西高东低,优势无疑在西部。只要打开和牢牢占据因地势阶梯形成的关隘,西部完全是居高临下,所以地势地形是周灭商、秦统一六国和北周灭北齐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也因此,东西之争相对南北之争,存在的时间是极短的,不是主流。

再看越南,沿海是狭长的平原,而往西就是绵延的长山山脉和高原。加之是热带气候,植被茂盛,形成了天然屏障,在古代是很难逾越的。跨而有之,几乎不可能。所以越南只能是南北朝。

最后,是政治因素。以朝鲜半岛南北方和北越与南越,最典型。南北方是雅尔塔体系的内容之一,南北分治,归属不同的阵营。北越与南越,是由日内瓦会议和巴黎会议,确定下来的是两大阵营谈判的结果。

综上,经济基础是破解上述问题的一个钥匙。

不知各位友友意下如何,欢迎交流和进一步论证。

网上中西医之争旷日持久,撕裂社会毫无意义,是否应该终结

俗话说“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在人们传统理念中传统医术是具有医国效用滴,因此对传统医学是非真伪之辩表面看是“毫无意义撕裂”,本质上却是对真理的厘清。传统医学理念中模糊含混矛盾的东西不弄清楚,直接在现代社会中当成箴言精髓来膜拜,这让命运共同体的左邻右舍情何以堪?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之争旷日持久,说明让国人普遍相信科学还是任重而道远,许多人口囗声声的相信科学无非是滥竽充数的好龙叶公罢了。

为什么会有中医西医之争

现代医学看不懂传统中医,而传统中医又非常忌惮反感现代医学对传统中医的置疑。现代医学有自己靠谱的科学理论与方法;传统中医有五千年博大精深傲人的传承积淀。现代医学认为病毒蚊蝇传承了亿万年,却丝毫木有提升病毒蚊蝇高贵的秉性,多年的传承与“正确”木有必然关系。传统中医对此反击道:你(现代医学)在放狗屁。曾几何时相信科学的吼声震天响,哪知在传统中医面前却很有些噤若寒蝉的赶脚。古人有叶公好龙的典故……????????

《道德经》“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是什么意思

平常说,吃亏是福,捨得捨得,唯有

所捨,才有其得。以小胜大,以柔克

刚等等句子,都与这“夫唯不争,故天

下莫能与之争”一句意思相近。你与世

无争,天下还有谁能与你争?

所以委曲反而能求其全,也是一句大

实话。

“大礼议事件”和“争国本事件”哪个对明朝的影响更大,伤害更甚

有明一朝,嘉靖是最后一位运用政治手腕把群臣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皇帝,而万历的政治智慧和决断能力与嘉靖相比,简直是不堪一提,有天壤之别。

嘉靖之大礼议,万历之争国本。实质上,争的是在明朝这个皇权制国家中,内廷与外廷,皇权与士权,君臣间的权力分配关系。也就是,谁能够执掌规则的解释和运行。

我们把这个两件事情的过程叙述一下,并逐步分析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君臣间的激烈斗争。着重说说嘉靖。以前,我从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的角度解读过嘉靖,今天从真实历史出发来做一番解读。

开始:

大礼议,议的是礼,什么礼呢?皇统帝系的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的实质是皇族按照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建立世袭统治。始于夏,立于商,成于周,传于千秋。

按照周法,宗族中分大宗和小宗。周王为天子,是天下大宗。天子的嫡长子为储君,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对天子而言,诸侯是小宗,而在诸侯的封国内,却是大宗。

诸侯的嫡长子是继承人,而他其他儿子分封为卿大夫,各领采邑。同理,对诸侯而言,卿大夫是小宗,但在卿大夫的采邑内却是大宗。

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

因此,嫡长子总是不同等级的大宗。而嫡长子继承制,则是宗法制的核心,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原则。

但是总有特殊情况发生,单一的嫡长子继承制就难以解决这些特殊情况,所以必须要有备用策略。   

一、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若无嫡子,则由庶长子继承皇位,其生母被尊加皇太后封号,而驾崩的皇帝正妻,也被尊加皇太后封号。   

二、兄终弟及

有时候皇帝的嫡长子尚幼,难以肩负起国家重任,为了避免政局不稳,所以也会有兄终弟及的情况。也是为了稳定皇家统治,避免发生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