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时,孤胆英雄刘光子1人俘虏63名英军,后来怎样了
发布时间: 2023-07-11

抗美援朝时,“孤胆英雄”刘光子1人俘虏63名英军,后来怎样了?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一杆“孤胆英雄”刘光子在雪马里战斗中使用过的苏制PPS-43冲锋枪。手持这杆枪,刘光子在这场战斗中一人俘获63名俘虏,创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单兵单次俘虏敌人最多的纪录。

事后,就连斯大林都曾兴致勃勃地问他:“你是怎么一下子抓住这么多英国兵的?”

那是在抗美援朝第5次战役第一阶段中,我志愿军63军第187师561团,突破临津江后,于1951年4月24日,在雪马里地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对英军“格洛斯特营”的包围,并在此打了一次震惊中外的特殊战斗。

之所以说它特殊,因为我军遭遇的对手是一支赫赫有名的英国王牌部队。

据军事资料记载,格洛斯特营曾有150年的历史,该部队在1810年远征埃及的殖民战役中,因突出重围转败为胜,受到英皇的赏赐。从此,这个营的官兵,军帽上特许佩带一前一后两枚写着“皇家陆军”的徽章,又称“皇家陆军双徽营”。

侵朝时,该营隶属于英军第29旅,因为平时训练极为严格,所以堪称“精锐中的精锐”,英军的“灵魂”。

当这支曾有过重大荣誉和辉煌的王牌部队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包围后,在“联军”内部马上就引起了巨大恐慌,当时,上任仅十几天的联军总司令李奇微,接到报告后亲自飞到朝鲜,研究解救“格洛斯特营”的方案。并发誓要不惜一切代价救出该部!

然而,出乎敌人意料的是,由美军第三师组成的救援部队,因受到我军187师外围部队的勇猛阻击,尽管他们动用了飞机坦克、大炮,无数次对我阵地实施狂轰滥炸,但却始终无法攻破我军防线。

虽然援敌与“格洛斯特营”相距不到两英里,却始终无法与之会合。

展开全文

4月25日,我第561团以猛虎下山之势,对被包围的这支英国王牌部队发起最后攻击。

尽管训练有素的“格洛斯特营”不甘束手就擒,试图拼命抵抗。但他们哪里是勇猛强悍的志愿军的对手,一番激战后,英军很快被打得四处溃逃。

因雪马里地区方圆百里,再加上地形复杂,所以,我追击部队也不可能会集一处。

这天中午,当二连志愿军战士刘光子(时任战斗组长),带领两名新兵冲到一个小高地上时,忽然发现山梁下面有“格洛斯特营的一个炮兵连,100多号人乱糟糟地正准备携炮逃走。

刘光子端起冲锋枪就是一阵猛扫,接着他让两名缺乏作战经验的战土爬在大石头后面射击掩护,自己就一马当先冲下山去。

距敌人数十米时,刘光子迅速投出一颗“飞雷”,因为这种在手榴弹上捆绑炸药的“反坦克手雷”威力巨大,一下子就炸倒了一批英军。

此时的英军晕头转向,再加上山上的两名新兵不停地射击,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有多少志愿军,所以当刘光子冲到英军阵地,用仅学的一点英语喊出“缴枪不杀”时,对面那些活着的官兵竟然无一例外举起了双手,表示愿意投降。

看着眼前黑压压地站了这么多英军,说心里不紧张那是假的,但刘光子思维敏捷,向空中扫射了一梭子子弹后,命令战队集合。

当英军拥挤着站好队后,才猛然发现对面只有一个人,接着就有人捡起枪向他反击,但刘光子一梭子下去放倒好几个,剩下地就不敢反抗了。后来他单枪匹马压着这支长长的队伍往山上去,又有一部分人要跑,他扔出一颗手雷,当时就炸倒了一片,英军这次真的被震慑到了,后来老老实实地跟随回了我军的营地。

刘光子是一位极腼腆、老实的志愿军战士,自己干出了这样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不敢向首长汇报,甚至不愿意承认这些俘虏是他一个人抓的。当部队清点俘虏时,首长吃惊地发现,有63名英军俘虏,但是却找不到他们活着的英雄。

这事并非儿戏,部队领导自然要认真调查。

后来,那两名新兵终于沉不住气了,就偷偷地“告密”说:“这些俘虏是我们组长刘光子捉的!”

当时,团领导听了这话着实吃了一惊:“他一人能俘虏63名英军?!”这可是英军王牌“格洛斯特营”的一个连啊!”后经认真核实,确实无误。

在雪马里战斗前,志愿军561团曾提出过一个口号:抓一个俘虏立一功!

刘光子的英雄事迹材料上报后,1951年底,志愿军总部授予刘光子“孤胆英雄”荣誉称号,并记一等功。

1954年。当刘光子到苏联参加世界青年联欢时。斯大林接见了这位传奇式的英雄。这位伟人兴致勃勃地问他:“你一个人怎么能俘虏那么多的英军?”

刘光子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反正就是豁出去了!”

这话说得的确很实在。但至今回想起来,仍让人振奋。

刘光子,1931年出生,1948年入伍,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历任战士、战斗组长、班长。1958年他复员后回到家乡内蒙古临河,曾担任过乡武装部长、党委副书记、旗人大副主任等职。50多年来,他从没有因为自己是英雄而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对待子女的要求也十分严格,他告诉家人,做人要多做少说。

老人后来于1997年去世,享年76岁。2年后,他的事迹被拍成纪录片,选入《抗美援朝精彩战例》。

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在探究,单人独枪的刘光子那时的勇气从哪里来?得到的答案无不包含以下两点:第一,是PPS-43冲锋枪出色而稳定的射击性能,和刘光子对其他武器装备得心应手的运用;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他那种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甚至不惜献出生命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这也正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敌人所缺乏的“气”,是志愿军官兵英勇顽强、克敌制胜的精神密码和强大武器。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