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古诗(望月怀远古诗描写的是什么节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望月怀远古诗描写的是什么节

从“披衣觉露滋”,“还寝梦佳期”句来看,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秋天,可能就是中秋之夜。因为好多写月的古诗、词,都写中秋之月。如宋朝大诗人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也可能“佳期”并不是指一个日期或者是什么时期,而是作者希望能够睡着后有一个好梦,“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辽阔无边的大海上,一轮明月徐徐升起,使人想起这时候和我一同瞭望明月的,还有远在天涯的伊,长夜漫漫难以入眠,这时候她可能披衣如闲散,忽觉露珠侵入肌。唉,这月光虽美却难采撷,送它给远方的亲人;还不如还家睡觉,或可梦见相会的佳期。

此诗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情意绵绵,感情执着热烈,不愧为望月怀远的名篇

望月怀远这首诗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注释

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欣赏唐诗三百首中,张九龄的望月怀远,需要注意什么

问题:欣赏唐诗三百首中,张九龄的望月怀远,需要注意什么?


前言

好像没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就是一首普通的五言律诗,《望月怀远》全诗如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的释义很容易找到,老街说下阅读古诗词需要注意的小知识。

一、入声字 今古韵不同的现象。

《望月怀远》是一首标准的五言律诗,每一句都严格合律。因此我们会发现,按照普通话的平仄来看,有几句似乎是出律的。

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

这两句的句式是: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问题出在夕、烛这两个字,一个一声,一个二声。但是这两个字在古韵中都是入声字,属于仄声,【夕:十一陌】、【烛:二沃】 。

因为这两个字,出在平仄严格的位置,因此我们比较好判断,他们一定是仄声字。

夕、烛,这两个都是仄声,因此这两句黏连无误: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没有犯失粘的问题。

但是有个字,因为出在平仄不拘的位置,就不太好判断了。

二、不、觉,是平声还是仄声?

1、觉

披衣觉露滋。

平平中仄平,第三个字可平可仄,所以这首中“觉”不太引人注意。感觉知觉的觉,在普通话中是二声jué,但是在古韵中是入声,入声三觉,也是仄声。

觉是多音字,还有一个常用的在 去声十九效,睡觉的意思,这和今天的音义差不多, jiào。

也就是说,觉,这个字在诗词中,都是仄声,没有平声。

2、不

不堪盈手赠,中平平仄平.。

虽然第一个字平仄不拘,但是这里的不是仄声,在入声【五物】韵部。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否定,都是仄声字。

例如:獨守孤城死不降;自去自來人不知;相似令教人不疑。

不,也有平声,在平声的【尤】部,与【有】韵部中的“否“通。这个“不”,常常用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表示“否”的意思,但是用作平声。

例如《留题座主和凝旧阁》作者:李瀚 (唐):

座主登庸归凤阙,门生批诏立鳌头。玉堂旧阁多珍玩,可作西斋润笔不。

《出真州 其六》 宋·文天祥:

天地沉沉夜泝舟,鬼神未覺走何州。明朝遣間應無是,莫恐元戎逐客不。

三、情人怨遥夜 锦鲤翻波用在第几句?

熟悉格律诗的朋友,都知道这句是锦鲤翻波:平平仄平仄,这是平平平仄仄的变格,是律句常见的句式。

不过,有些朋友常常说,这种句式只用在倒数第二句。其实不然,在第1、3、5、7句都可以见到,这首诗中张九龄不就是用到了第三句吗?

例如唐朝刘希夷的五律《览镜》就分别用在了第一句和第五句:

青楼挂明镜,临照不胜悲。白发今如此,人生能几时。

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期。叹息君恩尽,容颜不可思。

青楼挂明镜,秋风下山路,都是平平仄平仄。

马戴 (唐)的《落日怅望》,也分别用在了第一句和第五句: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一何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结束语

张九龄是开元时期,唐玄宗的明相,他在唐中宗李显景龙初年(707年)进士及第。从张九龄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格律诗已经很成熟了,五言排律甚至成为试帖诗的主要诗体。

据说这首《望月怀远》写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三年以后张九龄就去世了。

@老街味道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