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是谁?都有啥作为
发布时间: 2023-07-06

建安七子雕像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位文学家的合称。曹丕有言:“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期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这里“七子”之说,得到后世普遍认同。

孔融,建安七子之首,年少时曾因“让梨”而名垂天下。曹丕十分欣赏他的文辞,“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及其所善,扬(扬雄)、班(班固)俦也。”据《后汉书》载,孔融有诗、颂、碑文、论议、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等。现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诗,如《荐祢衡表》、《与曹公论盛孝章书》辞藻华丽;《与曹操论禁酒书》则诙谐幽默;其《杂诗》之二,以白描手法写丧子之痛,哀婉动人。其《郡国姓名离合诗》,分扣“鲁国孔融文举”六字,在灯谜界被尊为文人诗谜的开山之作。

陈琳,建安七子中年长者。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因何进诛宦官事败被杀,陈琳避难至冀州投奔袁绍,起草《为袁绍檄豫州文》,历数曹操的罪状,斥其父祖,极富煽动力。官渡一战袁绍大败,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令其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后来在一场瘟疫中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陈琳擅长章奏书记,《饮马长城窟》为诗歌代表作,借秦代筑长城故事,揭露当时繁重的徭役给民间带来的苦难,尤为深刻。

王粲,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年少时,他被蔡邕视为“奇才”,一次去拜访蔡邕,蔡邕急忙迎接,鞋子都穿倒了;蔡邕死后将藏书六千余卷相赠。他的《七哀诗》和《登楼赋》最能代表建安文学的精神,前者写战乱中饥妇弃子场面,揭露军阀混战的惨象;后者是小赋,抒发思乡之情和怀才不遇之愁。他强记默识,与友人同行,读道边石碑,观一遍而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下围棋,其局乱,他复为重置,不误一道。他投奔刘表,刘表死后,就劝其子刘琮一起归降于曹操。

徐干,少年勤学,潜心典籍。汉灵帝时期,世族子弟结党权门,竞相追逐名利,而徐干闭门自守,穷处陋巷,不随流俗。建安初,被曹操召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又转五官将文学。数年后,因病辞职,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后又授以上艾长,也因病不就。那年瘟疫流行,染疾而亡。主要著作是《中论》,曹丕称赞此书“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其情诗《室思》写得一往情深,感人肺腑。

阮瑀,年轻时受学于蔡邕,被称为“奇才”。他的章表书记很出色,当时军国书檄文字,多出自他与陈琳之手。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作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语言朴素,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问题。他的音乐修养颇高,儿子阮籍、孙子阮咸,皆后来名人,位列“竹林七贤”。

应玚,擅长作赋,被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他为将军府文学(掌校典籍、侍奉文章),著文赋数十篇。诗歌亦见长,代有表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

刘桢,喜爱文学,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曹丕兄弟颇相亲爱。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为小吏。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五言诗,言简意明,平易通俗。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