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是个什么官?土司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土司对当时的社会有何影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土司是个什么官

土司,是中央政府任命的西北、西南等地少数民族地区的官 职,由省地的部族首领充任,在经过朝廷的批准之后可以世袭。 土司始置于元朝,有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三种职名,在名义上 是朝廷的官吏,实际上是对这些部族首领统治权的一种确认,同 时也是中央安抚、维系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手段。明朝以后,又 有土知府、知州、知县三种名目,这些都属于土司的范畴。土司虽然都是当地的首领,对朝廷仍负有一定的义务,比如 缴纳赋税、征发军队等等。到了清代雍正年间,开始了“改土归 流”的改革,也就是将土司改为朝廷选派任命的流官,实行土司 制度的地区逐步缩小。不过,终清一代,土司制度也没有被完全 废除,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土司才真正成为历史。

土司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土司对当时的社会有何影响

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管理周边民族的一项重要制度。其渊源可上溯到秦汉王朝所实行的羁縻政策,中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宋的不断变化、发展 ,至元形成为土司制度,明代臻于完善,清代开始改土旧流,土司制度趋于衰微。

土司制度的长期实施,使部落首领的统治合法化、稳固化,土司成为其辖区内的最高统治者,主宰着属民的一切。无论是徭役、赋税、征兵,还是对外征战、媾和,都由土司决定,就是民间发生任何纠纷都须土司参与解决。部落法也是为土司服务的,土司们可以对稍有不恭的人进行鞭笞,或施以肉刑 ,包括剜眼珠、割鼻子、挑脚筋,刖足、剁 ,乃至剥皮。总之,部落里的事,无论大小巨细,都由土司亲自裁定,土司的裁定就是法律,必须执行。土司这样世世代代地主宰着属民的一切 ,这就在广大农牧民思想之中形成了“官本位”思想,而这一思想长期殖根于广大农牧民思想之中,根深蒂固,其影响波及现在。 在多次基层社会调查中,农牧民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当干部,送子女上学读书的目的也是为了将来能当干部,当不上 也就不再送子女上学了,其思想意识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对外界先进的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和新思想、新观念的接纳和吸收,导致了社会发展的迟缓。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