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定 Postman 接口自动化测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适合已经掌握 Postman 基本用法的读者,即对接口相关概念有一定了解、已经会使用 Postman 进行模拟请求等基本操作。

工作环境与版本:

Window 7(64位)

Postman (Chrome App v5.5.3)

P.S. 不同版本页面 UI 和部分功能位置会有点不同,不过影响不大。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如果要达到自动化接口测试效果,在基本的模拟请求上还需要做哪些呢?

我粗略概括为 3 个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更多补充建议):

1. 如何判断接口是否请求成功?

2. 如何进行接口批量、定期测试?

3. 如何处理依赖接口问题(比如商品下单的接口必须要求先登录)?

所以,接下来就主要分为 3 个部分,介绍如何解决这 3 个问题。

接口结果判断

展开全文

首先,既然是自动化测试,那么我们肯定需要通过工具 Postman 或者代码,帮我们直接判断结果是否符合预期。那么在接口测试上,大体就两个思路:

1. 判断请求返回的 code 是否符合预期

2. 判断请求返回的内容中是否包含预期的内容(关键字)

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利用 Postman 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1.1 功能区

在 Postman 中相关的功能在非常显眼的地方,Tests 功能的使用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编程语言基础,目前支持的脚本语言即为 JavaScript 。但比较好的一点是,我们不需要再去考虑上下文问题以及运行环境的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在这边完成结果逻辑判断的代码块即可。

而 Postman 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常用的代码模板,在 Tests 面板右边的 SNIPPETS 功能区中,所以对 JavaScript 不大了解问题也不大。代码编写相关将在下文进行具体介绍。

1.2 脚本相关

先看上图的代码部分,我们可以发现 responseCode 、 responseBody 和 tests 三个变量(可直接使用) :

responseCode :包含请求的返回的状态信息(如:code)。

responseBody:为接口请求放回的数据内容(类型为字符串)。

tests :为键值对形式,用于表示我们的测试结果是成功与否,最终展示在 Test Results 中。

key :(如:code 200)我们可以用来当做结果的一个描述。

value:其值为布尔型,ture 表示测试通过, false 表示测试失败。

所以上述代码应该不难理解了,而有了返回结果的数据以及表示结果成功与否的方式,那么我们“接口结果判断”的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

另外还有几个比较常用的:

responseTime :请求所耗时长

postman :可以做的比较多,比如

获取返回数据的头部信息:

`postman.getResponseHeader("")`

设置全局变量:

`postman.setGlobalVariable("variable_key", "variable_value");`

更多功能可以查看官方文档。

1.3 代码模板

Postman 在 SNIPPETS 功能区中为我们提供的代码模板已经能解决大部分情况了,以下先挑几个跟结果判断相关的进行讲解:

Status code : Code is 200

//根据返回的 Code 判断请求情况

tests["Status code is 200"] = responseCode.code === 200;

Response body: Contains string

//判断返回的内容中是否存在“关键字”。(tests 的 key 可修改,将不再强调)

tests["Body matches string"] = responseBody.has("这里可以改为你要判断的关键字内容");

//如上文提到的:

//判断结果中是否存在 access_token 关键字

tests["has access_token"] = responseBody.has("access_token");

Response body: is equal to string

//判断返回内容是否跟预期完全相等。

tests["Body is correct"] = responseBody === "这里可以改为你的预期内容";

Response body: JSON value check

//上文提到,responseBody 为字符串类型,支持转为 Json 格式

var jsonData = JSON.parse(responseBody);

tests["Your test name"] = jsonData.value === 100;

Response time is less than 200ms

//判断请求时长是否小于200ms ,具体时长按情况自定义

tests["Response time is less than 200ms"] = responseTime < 200;

以上介绍的这些基本已经足够完成对单一接口的测试了,但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批量、定时任务, 那么这些都将毫无意义,所以继续 …

集合(批量)测试

想要进行接口的批量测试、管理,那么我们需要将待测试的接口全部都保存到同一个集合(Collections)中,你可以认为就是保存到同一个文件夹中。先看看 Postman 中的操作步骤: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得到一个待测的接口集合,为了简化情况,我这边每个接口成功与否的条件都是用 code 是否为 200 来判断:

tests["Status code is 200"] = responseCode.code === 200;

2.1 批量执行

以上准备就绪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批量运行接口进行测试了:

点击Run 后,会新打开一个页面:

Environment :用于切换接口运行的环境,这里先不管,后面再讲

Iteration :用于设置接口一共要运行的次数。

Delay : 设置每次运行接口之间的时间间隔,单位为毫秒。

Data File : 上传测试数据文件 (下文单独讲)

2.2 变化的参数数据

我们已经了解了,如何让多个接口循环运行多次,但是现在有个问题,按目前这个步骤,每次运行时接口的参数都是一样的,那么就算我们运行个100次、1000次意义也不大。

先看看我们写好的一个登录功能的接口:

使用变量

现在登录的账号和密码参数都是写死的,也就是不过我们执行多少次,都是拿这个账号去测试。那么如果想要测试账号密码参数使用其它值有没有异常怎么办呢?( 想要每次都手动改的可以跳过这部分 /手动滑稽)这里我们先简单讲一下在 Postman 中使用如何“变量”,如下图:

引用一个变量的语法:{{变量名}}, 图中可以看到,我们将账户和密码字段的参数值都设置为变量:{{username}} 、{{password}} 。修改完直接点击运行 (Send) 当然是不行的,因为目前这两个变量还未被赋值,不过我们可以在 Pre-request Script 面板中进行赋值操作:

Pre-request Script

Pre-request Script 与 Tests 类似,区别在于:Pre-request Script 中的脚本是在执行请求之前运行,而Tests 中的脚本则是在请求完成之后执行。所以,我们可以在 Pre-request Script 功能区中用脚本先个上面两个变量进行赋值,如:

//设置全局变量

postman.setGlobalVariable("username", "test1");

postman.setGlobalVariable("password", "123456");

但是用 Pre-request Script 进行赋值操作仍然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因为按照这种写法,不论运行多少次其实都还是用固定(写死)的数据进行测试。当然既然是脚本语言,也会有更灵活的用法,这边先不将。

测试数据集

接下来我们讲讲 Data File , 在运行集合前的这个选项就是用来上传测试数据(文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