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天命不可违?古人常说天命难违,你认为是这样吗为什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如何正确理解天命不可违

天命,应理解为规律。天命不可违,也就是规律不可违背。

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客观地反映体现事物运动变化的轨迹。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运转之道。规律具有事物本质性,不可创造与改变性,固然性等特征。特定的事物有着相应的演变过程,演变过程的演化轨迹就是规律,其过程完成,规律也就随之失去作用。规律既可体现为自然运转过程,称为自然规律,又可体现为社会运转过程,称为社会规律,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相应于特定事物又可分为若干规律。

人们在生活过程中的认知与行动是受着规律制约的,如果顺其规律而生,逆其规律而行,必然要受到违背规律的惩罚。人类生活没有完结,相关相应规律就要发挥制约和引导作用,人们就必须去揭示解悟顺应运用规律,科学技术的本质也就是揭示解悟顺应运用规律。人们的认识意愿倾向行为只有顺应相应规律的必然走向进行活动,才能获得遵循规律之效果,如果违背相应规律走向,认识再多,意愿再好,倾向再美,行为再实,也无济无事。

在人类活动过程中,虽然不少人们已经认识到顺其规律而生,遵循规律而行的道理,即天命不可违。但是,还会有人我行我素,逆其规律而行,加大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生态之间的矛盾冲突。因此,天命不可违必须强化人们的规律意识与行动,才能起到顺其规律而行的作用。既要顺应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的事物运转基本规律,又要顺应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的特定事物相应相关规律。正是:生活规律引方向,循其轨迹获胜强。事物本质可揭示,人类活动能顺昌。

古人常说天命难违,你认为是这样吗为什么

天命难违,这个“天命”指的是民意或民心,实际在于提醒执政者民心不可失,民心不可违。

十三经之一的《尚书》曰:“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意即天意来自民意,民众的愿望,上天一定会顺从。清楚地说明了天命就是指的民意民心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桀和纣之所以失去天下,就在于违背了天命(民心),所以失去民众的支持,失去民众的支持,就是因为失去了民心。

所以,凡是有作为和远见的统治者,都遵循“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这一先进的民本思想来治国理政。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违背民心,不能忽视民众的根本利益。《尚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了,国家才会安定。

综上所述,天命难违,自有其积极而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它代表的是进步的民本思想,是古人治国理政的智慧结晶。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