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电影(你可知道当年拍摄《上甘岭》电影时的一些故事吗
发布时间: 2023-07-17

你可知道当年拍摄《上甘岭》电影时的一些故事吗

1、《上甘岭》军事顾问是赵毛臣,他是上甘岭战役中四连指导员,亲自在坑道里指挥战斗的。拍摄电影时,他曾操作郭留诺夫重机枪射击配合录音,因此电影中你听到的重机枪声音都是他打出来的。

2、片中八连连长张忠发的原型并不光是134团七连连长张计发,虽然他们名字差不多。他的原型还包括特功八连连长李保成和四连指导员赵毛臣等人,张忠发当过师长警卫员这段应该取自15军警卫连连长王虏,他曾经是秦军长的警卫员,牺牲在增援上甘岭的路上。

饰演张忠发的演员高保成名字和李保成也相近,不过这是巧合。

3、师长的原型是时任45师师长崔建功,他是东北军出身,在直罗镇战斗中被红军俘虏,后来成为开国少将。

4、最后反击牺牲的通讯员杨德才原型并不是黄继光,而是用胸膛顶住爆破筒和敌人碉堡同归于尽的苗族小战士龙世昌。

事实上,整个上甘岭战役中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战斗英雄记录下来的就有38人,仅仅在黄继光牺牲的那天夜里就有四人,除了黄继光之外还有赖发均、龙世昌和欧阳代炎。

所以,杨德才的原型也可以说并不止一个。

5、卫生员王兰的原型一般认为是王清珍,不过她并没有进入坑道一直在后方工作,坑道里是没有女卫生员的。这一点在电影上映后被很多志愿军老战士指出,但和同样虚构的小松鼠一样,这也是导演为增加艺术感染力所做的设计。也有很多志愿军老战士看了电影之后非常感动,他们认为坑道里有女卫生员很好。

6、一排长说的“望梅止渴”故事被他加工过了,事实上曹操的“望梅止渴”并没有吃酸梅这段,不过一排长改编的非常好,让观众听了嘴里都会有酸水。

7、乔羽在写《我的祖国》歌词时,导演沙蒙的要求是等什么时候这部电影没人看了,你的歌也有人唱,事实上乔羽做到了。

8、《我的祖国》里的那条大河是不是长江?乔羽说是的,之所以不直接说长江,是因为几乎每个人的记忆里家乡都有一条大河,如果具体指到长江就狭隘了。

9、《我的祖国》作曲是刘炽,他和乔羽合作过很多次,比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第一句“一条大河”非常经典,几乎一听就让人有想流泪的感觉。事实上,这句歌词的旋律来自于抗战歌曲《卢沟问答》的第一句:永定河~~~......

10,最关键一条,电影中拍摄的坑道内景是在长影厂的摄影棚拍的,导演将坑道变宽了变高了,条件也变好了。事实上,电影放映后,军事顾问赵毛臣曾被幸存的战友责备:毛臣啊,你呆的坑道是这样的吗?

现实中的坑道更窄、更小,人都站不直身体只能挤坐在一起。坑道内空气污浊气味难闻,缺少食物、药品和饮用水,有些重伤员送不下去在坑道里牺牲了。此外,坑道里遭受到的危险比电影中严重很多,战斗也更激烈。

电影的原型之一特功八连先后增补过800多人,几乎是一个小团的人数,战后只剩下6个人,原来的八连只剩3人。

也就是说,现实的战斗比电影《上甘岭》要残酷很多,很多!

上甘岭战役到底惨烈到何种地步为什么志愿军会伤亡1万多人

中国陆军和美国陆军永远都不会忘掉,1952年10月14日这一天。那一天炮火过后根本不可能散去的硝烟和石屑粉末遮蔽了整个天空,以至于让参加过第1天战斗的幸存者都以为是个阴天,其实那一天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

范弗里特为了迷惑中国将领,直到10月16日他还在搞了场两栖登陆作战演习放烟雾。以至于当上甘岭之战打响三天后的17日夜里,志愿军将领秦基伟还在日记中猜测美军主攻方向到底在哪里?

而上甘岭上的第1天,被坑道中熬过第1天炮击的志愿军战士用一个词来形容当天炮火的猛烈程度,那就是“地狱”!!!

美军的320门大口径火炮和27辆坦克,同时向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高地猛轰,平均每秒钟就有6发炮弹落在志愿军两个连队的阵地上。弹落处,石片翻飞,钢片如雨。而天上则是美军完全掌握制空权,100多架轰炸机下死劲的轮番轰炸。重磅炸弹将花岗岩炸得粉碎,凝固汽油弹烧得山头烈焰冲天,日月无关。

仅仅一天功夫,上甘岭山头就被整整削去了两米,平日坚硬的石头山被完全炸成了石屑山,往日用钢钎都打不动的岩石,一脚踩下去就直没膝头。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中上甘岭仿佛是一条被狂风骇浪拍打着的随时都会倾覆的小船。

而此刻隐蔽在坑道中的所有志愿军战士都被震得满嘴鲜血直流。一个17岁本来正在睡觉的小战士,永远都没有再醒过来,他被活活震死了。

1952年10月12日凌晨4:00,美国人蓄谋已久的“摊牌行动”终于亮出了底牌!

在第一天的战斗中,美韩军一口气投入了7个步兵营,18个炮兵营和200余架次飞机,对付上甘岭上区区志愿军两个连又一个排。光炮弹就消耗了30万发,航弹更是投下了500余枚之多。

按照美军指挥官范弗里特的想象,以如此多的兵力和如此狂暴的火力,顶多只用5天就可以拿下这两个小高地,而伤亡顶多也就200人左右。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到最后他会在上甘岭填进去整整27,000条美军性命。而接下去的43天,这两个小高地将没有片刻宁静,上甘岭一战也将是他戎马生涯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次惨败。

美军炮火急,志愿军手里的也不是烧火棍,仅在第1天的战斗中,两个志愿军连队就打掉了45万发子弹,近万枚手雷手榴弹,将站前储备弹药几乎消耗殆尽。外加十挺机枪,62支冲锋枪,90支步枪被打坏。几乎占到两个连队全员装备的80%以上。当日战况之激烈,可想而知。这一天,中国军队伤亡550,美韩军则在阵地前丢下了1900人的尸体。

打到第3天,上甘岭上志愿军已有15个连队投入争夺战,歼敌已近5000人,小高地上血流成河血,尸积如山,而这个时候上甘岭之战才刚刚开始拉开序幕。在摸清了范弗里特的意图后,志愿军的十五军主力和军属炮兵全都调往上甘岭方向。

打到第4天,战况越来越惨烈。双方士兵就在这两个小阵地上,来回冲杀。打到最后就是惨烈无比的近身白刃战。劈掉骨头的“咔嚓”声,刀刀入肉的“扑哧”声。狂怒的狂吼声,垂死的惨叫声在阵地上响成一片。不断有中国士兵拉响手榴弹爆破筒与蜂拥上来的美军士兵同归于尽。阵地一天几易其手,满地都是血乎乎的尸体和残肢断臂。

固执的范弗里特怒火冲天,没想到只准备伤亡200人的仗,没几天就已经达到了伤亡五六千人,而这两个小小的山头还在中国军队手里。这个美国老军人的荣誉感,自信心,自尊心,遭遭到中国军人的空前打击。他不断的跑上前沿指挥所,不断下令,几乎所有的命令都只有两个字:进攻!而对面三兵团司令王近山得知范弗利特在亲自指挥进攻的消息时,冲上指挥所山头大叫:范弗里特啊范弗里特,这次要叫你知道老子的厉害!

战至10月19日,志愿军44门重炮和24门喀秋莎火箭炮一起怒吼,15军第1次大反击开始了。占领了地表阵地的美军被炸得血肉横飞。三个连队的志愿军战士攻势如潮,进展迅速,20分钟就夺回了地形简单的537.3高地。而地势相对复杂的597.9高地则打成了一片血海。年仅19岁的苗族战士龙世昌拖着炸剩下的腿,拼命爬上一个疯狂喷涂火蛇的大碉堡网,往射孔里塞了根爆破筒,地堡里的敌人往外推,龙世昌用胸膛抵住爆破筒,使出最后的力气往内压,一声巨响后,他和地堡内的敌人,什么也没有留下。

一个名叫黄继光的士兵拖着已经流干鲜血的身体,扑向高地上最后一个敌人地堡的枪眼。当地堡被攻克时。黄继光的连长惊异的发现,黄继光身上扑上地堡前的7处弹伤没有一处流血,连地堡前都没有一丝血痕,作为英雄战士身上的血在最后一扑前早已流干了,按医学理论,他的肉体已经死亡了,他是完全靠意志力和使命感完成这惊天动地的壮举。

迄今为止,中国军队只有杨根思和黄继光这两名基层官兵荣获了“特级英雄”这种最高等级荣誉。直到今天,这支英雄的连队,在每天晚上点名时,连长都会首先呼喊:黄继光,而全连战士都会气壮山河的回应:“到“!。

仅在黄继光牺牲的大反攻之夜,志愿军就上报杀敌2500人,第2天志愿军一个观察所发现,仅在597.9高地正南面的山沟里,美国人一次就拉走了30卡车的尸体。

当时的一名美国记者沃尔逊,惊恐地向国内报道了他看不到的景象:一个连长点名,下面答到的只有一名上士和一名列兵,美联社记者伦多夫报道,那些出发时兵员齐整的部队,回来时只剩下几个少的可怜的残余,那些最精干最勇敢的军官们,看到这样惊人的损失都哭了起来。

一个美国俘虏一脸沉痛的告诉志愿军,联合国军参战的18个营里,美军参加过太平洋战争的最能打的荣誉团队十七团第1天就伤亡过半,有的连只剩下一个少尉。

在这次惊天动地的大血战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