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古战场今何在如何?赤壁之战古战场到底在哪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赤壁古战场今何在如何

点灯熬蜡整到下半夜,弄了四五千字,回答了一个赤壁古战场的问题,居然没有阅读量,这让豹眼很不爽。

不是力作,起码是呕心,但这情况很伤情绪,已经不明白究竟如何来回答问题啦。

再借这个问题,换个角度,换个思维尝试一下吧。

问题的回答,满足自己的感觉是第一要的,但阅读者没感觉,自己也就无法满足感觉啦哈。

鉴于许多文章都从地理去考证赤壁古战场的归属,豹眼尝试着从史书记载的赤壁之战本身去探讨古战场所在的位置,认为这个角度应该是准确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推而广之,就是从战役的过程去探讨古战场,这更有必要。

但是反应一般,豹眼认为黄冈古战场的概率更大,那就从黄州赤壁的由来说起吧。

建安十三年(208)年,三国周瑜与曹操在赤壁干了一架。之后的史书都有记载这次战役,并称之为赤壁之战。尽管是一场决定魏蜀吴命运的大战,甚至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但没有人经常去看看这个地方,凭吊一下古迹,缅怀一下那些为国征战的将士。

随着战争硝烟的消散,赤壁也就淡出了历史的记忆。

北宋元丰二年(1079),八百多年过去了,湖州知州苏轼因为乌台诗案犯了事,锒铛入狱。好在命大没有被处死,出狱后就被贬到了湖北黄州(今黄冈市),做了个团练副使,也就是民间自卫队的副队长。

都清楚北宋那些事,杯酒释兵权后,老赵家对于军权是何等的忌讳,一个民间组织性质的自卫队,还是个副队长,这有多尴尬。

自负天下无敌的苏轼,此时心情有多不爽。闲来无事就到处溜达,看到一篇褐红色的大石壁,就感慨万千,作了赤壁二赋及《念奴娇·赤壁怀古》。

虽然官职不大,但苏东坡可是当时的牛人,又蹭了三国周郎的热度,黄州赤壁也就火啦。凭吊怀古的、吟诗作词的、观光潇洒的,一时络绎不绝。

于是乎,东坡赤壁就成了周郎大战曹操的赤壁古战场。

细究起来,这事苏东坡并不是始作俑者。

早在唐朝时期,那些文人骚客就屡有感怀,像李白、杜牧都有杰作。

赤壁作者:杜牧 (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宰相杜佑之孙。有一肚子本领,但也没有充分的施展。

会昌二年(842年),杜牧被外放黄州刺史。朝官外放一般都是惩罚,这里就不去管它外放的原因啦。

在黄州刺史任上,杜牧就作了《赤壁》一诗。

诗的意思是说,自己在赤壁岸边的泥沙中发现了一枚还没有完全生锈的断戟,仔细磨洗之后,发现是当年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东西。边磨边看,也就有了感慨:倘若不是东风给周郎提供方便,恐怕江南二乔就被曹操捉去关进铜雀台里了。

这里的问题是,杜牧发现的这枚断戟,是从哪个赤壁得来的,没有定论。

作为黄州刺史,在黄州地面上溜达,很可能有赤壁的地方都去过,也可能越境在黄州之外的赤壁之处,发现了这个断戟。

即便如此,谁又证明这个断戟就是三国的遗物呢?

没有说服力,或许这就是杜牧发现断戟的赤壁没有成为杜牧赤壁的原因吧。

李白作诗的情况大致也是如此吧。

看一下赤壁不同说法的历史由来:

南朝宋人盛弘之的《荆州记》说,赤壁在今汉阳县的临嶂山,位于汉水之中。人称“汉阳赤壁”,又叫“临嶂赤壁”。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则说赤壁在江夏(今武昌)金口镇的赤矶山(在长江南岸),人称“江夏赤壁”。隋唐以下,新的说法不断涌现。唐太宗的四儿子李泰主编的《括地志》认为赤壁在蒲圻县西北八十里的赤壁山,人称“蒲圻赤壁”。这片地方自南唐以后划归嘉鱼县,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才重新划归蒲圻,所以又称为“嘉鱼赤壁”。

两位大文豪杜牧和苏轼,都在黄州呆过,后人就给赤壁取了一个文赤壁的雅号。给人的感觉就是文人们玩出来的。而其他的赤壁,那是周郎大战的地方,就成了武赤壁。

就说这个南朝宋人盛弘之的《荆州记》,离赤壁之战也过去了二百年。之后的北魏郦道元、唐太宗的儿子,就更远啦。他们也就是一家之说而已。

蜀汉、晋朝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都不足以确证,后世的东西哪能确证呢?

就像豹眼引经据典一样,都是网上搜来的,古人反复咀嚼的东西,能有多少味道呢?

在豹眼看来,阅读这些故事,比去计较究竟古战场在哪里更有意味。

但就题主的问题,豹眼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那就是从战役的过程去探求其真相,而不是依据哪个人在哪个时候说过哪个话。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撰写的《英雄记》,他可是桃花源中人,他说曹军从汉水而下,到了浦口,准备渡过江去与周瑜决战,还没等渡江就被周瑜一把火给烧了。

史料记载,刘备屯居樊口,眼巴巴等着周瑜到来,周瑜来了就安排与曹操决战。

刘备被曹操赶得如惊弓之鸟,绝不会主动再与曹操交战。

这些都是史料所记载的当时战役的细节,如果可信的话,据此豹眼判断,赤壁之战就在樊口对面的黄州地界的赤壁附近展开。

其他的乌林、华容区等地理概念,就不再啰嗦啦,友友们自己去品味吧。

赤壁之战古战场到底在哪里

赤壁之战的地点到底在哪里,其实我们现在逐渐连赤壁之战的真实性都抱有怀疑了,如果赤壁之战是不存在的,那么赤壁在任何地方都没有意义了。

赤壁之战是孙刘联盟与曹操集团的一场大战,但是真的存在吗?

据说当时曹操带着83万雄兵南下,准备一举荡平整个江南,而孙权和刘备这边的人马实在是太稀少,连曹操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所以很多人都在奉劝孙权投降。

作为手握重兵的孙权,到底该如何选择,其实决定了这一场大战的结果。好在孙权在忠臣们的支持下,选择跟曹操抗衡到底,这也给了刘备得以喘息的机会。

不过很奇怪的是,曹操的大军,居然在一把大火中,就土崩瓦解了。孙刘联盟不过七八万人马,却击败了曹操83万大军。

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现象,虽然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为赤壁之战渲染了很多背景和手段,但是战争是残酷的,绝对不是文学作品中写的那么精彩而轻松。

所以很多学者现在甚至开始怀疑,到底有没有赤壁之战的存在。因为诸葛亮作为这场大战的亲历者,在《出师表》中居然一个字都没有提到赤壁之战。对于刘备集团来说,这一战是他们的翻身仗,不可能没有记录,所以赤壁之战的真实性确实值得怀疑。

不过曹操饮马长江与孙刘联盟对峙的事情,应该是千真万确的,毕竟曹操是打算一统江山的人。那么我们应该要追问一句,曹操到底在哪儿饮马长江的呢?

官方说法,赤壁之战的地点应该是在如今的赤壁市西北。

赤壁市这个地方,在古代可不是这么称呼,古代称之为蒲圻。早在三国时期,就在这里设置了蒲圻县,所以说历史非常悠久。

为什么叫做蒲圻呢?因为这里水网密布,盛产蒲草。这些蒲草可以编制成蒲团,所以这里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集市。

有买卖的地方,就能聚集人气,所以东吴就将这里设立成了蒲圻县。到了现代,因为蒲圻县的名字比较拗口,不利于推广。所以当地领导认为,应该要结合蒲圻县的历史,着重宣传该县。

所以他们就向上级申请,于1998年,将蒲圻县改名为赤壁市。这一改名字可就不得了了,一场关于古赤壁到底在哪儿的争论,再次被摆上了台面。可是人家蒲圻人可不管这些,改称赤壁市以后,为当地的旅游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这就跟云南的香格里拉一样,过去这里叫做中甸县,谁会去中甸县玩呢?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