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的意思是什么(至今为止,中国的汉语文化里字、词数量有哪些变化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至今为止,中国的汉语文化里字、词数量有哪些变化

汉语的字和词没有严格的区别,它不同于表音文字。汉语的一个字,往往就表达一个概念或几个概念。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事物不断出現,大量的新概念出现,需要借助语言表达,这时侯,先前的"字"是无法胜任的。这就需要创造新的词汇表达新的概念。而新的词汇又是以"字"为基本素材构建。或表音(如音译词),或兼取几个字的原字义而加以新组合,成为新的词,表达最新概念(如大量出現的网络用语)。

总之,"字"的数量变化不大,而"词"的数量不断增多。

2018年你在报刊上发表过哪些文章

若问本年度个人在报刊所发表的诗文,与读者和网友有何分享要义或要点?我倒想问《博览群书》期刊因何在2008年和2018年十年之间,先后两次刊发我画的同一幅速写像?以下就是实例分析:

李兰颂:《一幅速写像和一连串故事》

我和注释家父著译四部十二卷《李又然文集(文字生涯长编)》,一不求全一一全集不全者普遍,二不拣选一一选集复选集泛滥;则是以李又然反战抗战著译真版原件考和李又然当时当地名家日记信札考作凡例。正要向出版社交稿时,恰逢光明日报社《博览群书》期刊迎庆出版发行第400期,发起寻找“美文高手““悦读书画家“两组400人并各写400字活动。我忝列其中应征以图文,是1983年7月31日,就在晨曦初现、窗幔打开之时,在北京同仁医院干部保健病房,为家父李又然画过一幅速写像;他搞文字一生,为拙作题父示竟成为绝笔。个中真意,有待揭示……

家父李又然1928年入法国共产党,属中国支部成员;1941年入中国共产党,属中共中央直接接收党员。抗日战争在延安八年,从事著译、教研和党团工作;解放战争在东北三年,担任文艺和教育方面的领导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北京执教中央文学研究所(后改为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家父与我,我们父子与《博览群书》期刊,先前始于《光明日报》历次发稿,也关系到《博览群书》创办者们,如胡乔木和许力以等,以及多次借《光明日报》暨《博览群书》的谈书论画之缘。于是有了作《一幅速写像和一连串故事》的投稿冲动,还找出样报和样刊为佐证:

@先前始于《光明日报》历次发稿

编注《李又然文集(文字生涯长编)》之初,我很容易找到了家父李又然写的《做你所愿意的一一纪念方斯华·拉伯雷逝世四百周年》(《文艺报》1953年5月30日第10号总第87期)、《拉伯雷的作品》(《文艺报》1953年9月15日第17号总第94期)两篇稿。由于报纸比期刊难找,我主观地认为家父写的另外一篇也许与这两篇雷同,再找不着不找也罢。

幸亏坚持找下去。连续三篇(加前两篇)写拉伯雷及作品是学习更是传播,有系列大讲堂规模,似论文或讲义的手稿,此为其三:李又然著《拉伯雷的生平和他的和平思想》全文载《光明日报》(1953年9月27日第三版)。

再看样报该版之上:右上方,为当年由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纪念的国际四大文化名人一一屈原、方斯华·拉伯雷、尼古拉·哥白尼、何塞·马蒂的画像;再就是,关肇直的文章《纪念波兰伟大学者哥白尼》,之后右下为,李又然的文章《拉伯雷的生平和他的和平思想》,左上方,是郭沫若为纪念屈原的题词手迹,之后左下为,叶君健文章《何塞·马蒂》。

这张《光明日报》样报,的确给我超大惊喜。不仅使我亲眼真真切切地看见家父李又然新一篇有关外国文学的研究论文,顺利地编入其文集,更让我懂得一种因阅读而产生的一一不求甚解的禁忌和一查到底的修身。

至于我在《光明日报》上发文章,确与“光明“有关,是1999年10月1日,我写《国庆日,在世界屋脊》一文,介绍了曾带领北京同仁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组成的眼科志愿医疗队,在雪域高原为藏族同胞作白内障人工晶体复明手术的难忘经历。

我恰在国庆节期间,在布达拉宫的正面和侧面,画了两幅速写。正面的一幅,我画的时候,聚拢很多的人来围观,目光灼人,使我兴奋!同时也使我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再认识一一前一次熟悉医生和护士,是在北京同仁医院干部保健病房437室,家父李又然住过那里⋯⋯

@在那晨曦初现、窗幔打开之时

国内外许多文史学家向我要家父李又然1949年10月1日之前的个人照片以刊用,我都无奈地吿知:民国时寸照只一张,为1928年赴欧旅次西贡与同行者合影截图。据我表哥叶琪冠说:我爷猜测我爸是共产党后担心家庭受累和我爸被抓,将其从小到大的照片都烧掉了。但,郑景康摄影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合影之李又然在最后一排最左一个的长发者仍清晰可辨,吴印咸照的,他只半个头。他在东北文艺工作团离延安合影(年月“日“字正下方者)、中共广西省委文艺工作团汉口合影(会标“大“字正下方者),很难认,太模糊。

然而,为家父李又然画像的人不止一个。我就是其中之一。这一次,投稿《博览群书》期刊,我忝列其中应征以图文,恰为这幅速写像:是1983年7月31日,就在晨曦初现、窗幔打开之时,在北京同仁医院干部保健病房,为家父李又然画的一幅速写像;他搞文字一生,为拙作题父示一一竟成为绝笔:“画得好,兰颂。没有学过画,就画得这样好,很不容易。真好,很不容易。/爸示。同仁医院/1938年7月31日“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家父用搓蹭颤抖的笔迹题写着父示,落款竟写成了“1938年“,而决然不是“1983年“……

我画的速写和家父的题字,当时是用同一支线条墨迹呈松弛粗宽的碳素笔;起初只是为略过家父墨宝笔误,我用一种纤细的中性笔,又似白描般拓画了这幅速写像,自题“一个无神论者的最后的晚餐“。待原画由《博览群书》配文刊发,我才放弃拓画。得哈尔滨日报社新闻研究室主任孟飞评论,他看李又然速写像时写道:“北京同仁医院令尊病床上的速写寥寥几笔很传神:五官轮廓简洁精准,枯瘦的肩、一笔带过的输液杆、饭盆的勺和把上的三个铆钉,以及被单的质感,都恰到好处。这幅速写题材和画法都具有永久收藏价值。“

@也关系到《博览群书》创办者们

家父将“1983年“写成了“1938年“绝非偶然!他在病榻上、睡梦中、晨曦里,一定在冥冥中自然而然地想起延安,1938年3月10日,他到的延安!其间,李又然先后任中国世界语者协会延安分会执委兼宣传部主任,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执委,中共中央军委编译处编译,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理事兼会刊《谷雨》轮值主编,兼任星期文艺学园、中国女子大学、延安大学国文并世界语教员。他最早翻译为诺尔曼·白求恩一行阅读的陕甘宁边区的世界语和法语介绍资料。首倡在中国女子大学开世界语课并亲自授课;与冼星海二人以男性教员身份被评为模范妇孺工作者,中央开大会表彰,毛泽东出席讲话。

家父多次单独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二人多有长谈和书信往来。1941年8月8日,他向毛主席反映文艺界情况,积极促成翌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并在开幕式上发言。《萧军延安日记1940-1945》(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13第一版)“1941年8月8日,星期五:下午,李又然兴奋地告诉我,他去见了毛泽东,说了文协过去一些卑丑的事。毛泽东很为激怒,他慨叹着缺乏一个既懂文艺又懂政治这样一个领导人,他骂这现象,他妈拉屄的!毛知道他们在排挤我,说我容易吃亏,因为我不懂讲策略。毛把那次我给他的两篇稿子,托李带回来,他说应该注销。又说最近很忙,过几天再约我谈话。毛又介绍李去寻陈云和凯丰。“

而家父李又然在病榻上这一切有意识或下意识的表现,在被我以速写像记录下来和他为我画他速写像题字成为绝笔的同时,也关系到《博览群书》创办者们,如胡乔木和许力以等,他们都为家父李又然与病魔在生命倒计时的抗争中给予了最大的精神鼓励、政策支持和物质帮助!而这种精神鼓励、政策支持和物质帮助又绝对是日常、量化和具体的,说应然与实然绝不为过,而所指与能指绝非虚言。旅法学者刘志侠说,这是有益的拨乱反正工作。

李又然回忆录《毛主席》,全文首次刊载《新文学史料》季刊(1982年第2期·总第15期)。很快,就被《人民文学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