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家书,里面多次提到“小学、训诂”具体都是哪些书籍?训诂的内容包括哪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读曾国藩家书,里面多次提到“小学、训诂”具体都是哪些书籍

  • 首先来了解一下古代的“小学”和“大学”分别是什么?
  • 古代的“小学”指的是音韵、训诂两门学问,称之为小学。说的明白一点,大概类似于现在的文字学。音韵研究的是文字的发音及其变化。训诂研究的是文字的意义。训诂二字,训是解释的意思,诂有研究探讨之意。因为语言文字在使用的过程中,无论是语音和语意,都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的。同样一个字,出现在不同时代的书籍中,他的发音和意思是有不同的。解释文字的发音与意义的学问,就是所谓的小学。
  • 古代的“大学”,说白了,就是为人立身处世的大道理,再直白一点,古代所谓的“大学”教育,就是培养正确的三观。小学是为大学服务的。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连续几千年没有中断的。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原则,是由文化典籍的传承的。正是因为语言文字的意思在发展中不断变化演进,使得人们对典籍的理解上,会产生岐义,出现理解的不同。
  • 那么古代“小学”主要学习什么东西呢?古代小学方面的书籍是很丰富的。文字学方面比较有名的有《说文解字》《尔雅》。音韵学方面比较系统的,有《广韵》,其它还有很多。在读“大学”之前,先读“小学”,学习语言文字知识。这个过程与当代的儿童在小学学习拼音、写字、造句是相似的。据《汉书·艺文志》书籍记载:“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 曾国藩在家书里反复提及“小学训诂”的原因究竟是为啥呢?曾国藩之所在家书里反复提到“小学训诂”,是希望他的儿子曾纪泽能好好研习语言文字之学,打下写文章的基础。他以文学观点及实践而论,写作原则是“义理、考据、辞章并重”。所谓“义理”,指宋学即宋明理学存天理、明心性的思想;所谓“考据”,指汉学即乾嘉考据学考证语言文字、名物制度的方法。
  • 曾国藩是理学名家,他的儒家造诣是很高的。他的治家及对子女的教育,是遵循儒家修齐治平的路径的。他希望孩子们的治学也要一步一个脚印,基础打劳了,才能取得学术上的成就,才能建立牢固的立身处世的原则。才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这些思想,即使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关于更多详细内容,可以看我的博客大汇总: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79832978 或者 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82972318

训诂的内容包括哪些

  训诂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

  训诂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训诂包括音韵学和文字学,狭义的训诂只是小学中与音韵、文字相对的学科.也有人将训诂学分为新旧两种.

训诂考据是什么意思``

世人所称的训诂考据,古人称为“汉学”。所谓“训诂”,就是对于文字的考据,研究一个字作什么解说,为什么这样写?他们有时候为了一个字,可以写十多万字的文章,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