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姓肖的名人(肖氏的由来,姓肖的历史上有何著名人物,现姓肖的有多少人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肖氏的由来,姓肖的历史上有何著名人物,现姓肖的有多少人

一、肖氏全名萧氏宗族,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二简字的推行,大陆很多地区萧姓族人的姓氏被写作“肖”,出自子姓,以国为名氏宗族姓氏的组织群体,肖氏即为宗族姓氏民俗代表团体组织,为肖氏。

“萧”与“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时两姓就已并行。但二者不同的是,“萧”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汉代以后却难寻踪迹,这从各时代的姓谱中可以得到证明。可以说,现在全中国内所有姓“肖”者中有99%均系原来姓“萧”者。

二、历史上的名人:

1、萧何, 西汉初年政治家、宰相,西汉开国功臣之一。

2、肖劲光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为人民海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三、至2010年,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9位,人口约936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9%。

扩展资料:

一、关于萧氏溯源

1、出自嬴姓

史载贤士伯益善用火,夏禹时掌管火种,他带族人焚烧荆棘,使禽兽逃匿,开辟农田,疏通河道,为人造福。因其功绩,孙都得到了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分封至萧地(今安徽萧县西北),建立了萧国,并以国为氏,其后代都姓萧。

2、出自子姓

周代宋国微子启后裔大心(讳叔,字正义)诛南宫长万有功,被分封于萧,并升萧邑为附庸国,大心为萧国君主。宣公十二年,萧为楚所灭,大心子孙复国未得,遂以国为氏,称萧姓。

3、外族汉化改姓或赐姓

汉朝时就有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被赐姓萧。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连年战争,外族民众南逃进入中原,其中一些人姓了萧。北宋末年,辽国契丹族的拔里氏族、回鹘族的述律氏族等5个氏族全部改为萧姓,整个北方乃至中原一下子增加了许多萧姓。少数民族中满族、佤族、傣族、普米族等也有受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的影响而改姓萧的。

4、外姓改入

宋朝有一将军名钟达,为奸臣所害,抄斩九族,他有七个儿子,其中三个死里逃生,为避害而分别改姓萧、叶;金、元时期,在中国北方流播的太一教中,因创教人姓萧,一些非萧姓嗣教者被改为萧姓。

二、现在的萧与肖

半个世纪前,“萧”姓很多,“肖”姓则罕见。建国后,中国开始了简化字工作,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字简化方案》颁布以后,很多人认为“萧”是“肖”的异体字,或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于是不少“萧”姓者为书写简便,把“萧”写作“肖”;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为“萧”姓者办理身份证、户口登记、入学手续时,也常将“萧”写作“肖”。

这场简化字改革直接导致了肖与萧合一,但在未受到建国后的一场文字改革冲击的全球其他地方,如香港,台湾,东南亚等,所有的萧家人都是姓“萧”的,没有一个人写“肖”。

姓肖的历史名人

●萧何,萧姓最早的名相。汉初大臣。曾为沛县吏。秦末佐刘邦起义。他随起义军入咸阳即收取秦政府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和当时的社会情况。楚汉战争中,荐韩信为大将,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输送土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后封酂侯。定律令制度,协助汉高祖消灭异姓诸侯王。
●萧劲光,萧姓在解放军军衔最高的将领。1920年参加革命。次年赴前苏联学习。1922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共。1924年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师党代表。参加了北伐战争。此后历任军区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军团政委,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参加了长征。历任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副司令兼十二兵团司令和政委,解放军海军司令,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七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共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萧华,萧姓最年轻出名的、解放军最年轻的上将。客家聚居地兴国人。12岁加入共青团。14岁转入中共,同年参加红军。历任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17岁任少共国际师政委,后任军区司令兼政委、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十四兵团政委。解放后,曾任解放军空军政委、总政治部主任、总干部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军事科学院第二政委、兰州军区第一政委,中共八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39岁。著有著名的《长征组歌》。
●萧龙友,最著名的中医之一。自幼攻读经史的同时即自学中医。1897年开始,任过一些官职,公暇钻研中医中药学。1928年弃官从医,1934年与名中医孔伯华创办北京国医学院,任院长。解放后,历任中医研究院顾问、名誉院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委员等。
●萧朝贵,太平天国最著名的主将。贫农出身。1844年经冯云山介绍加入拜上帝会。善领导会众,稳住群心。1851年1月参加领导金田起义,任右弼又正军师,领前军主将。在永安晋封为西王。1852年率部永安突围,大败清军,斩四总兵,在桂林城外击毙清军悍将乌兰泰。同年率部奔袭长沙,中炮受伤而牺牲。
●萧统,萧姓最著名的南朝梁文学家。武帝长子。武帝天监元年,立为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信佛能文。曾招聚文学之士,编集《文选》30卷,对后代文学颇有影响。后人辑有《昭明太子集》。
●萧照,萧姓最著名的南宋画家。金兵陷汴京(今河南开封)时,他在太行山参加义兵,遇画家李唐,随至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得到李唐传授画艺。任画院待诏。擅画山水、人物、松石,墨重笔健气势郁茂。存世作品有《山腰楼观》《中兴瑞应》等图。
●萧子显,萧姓最著名的南朝梁史学家。齐高帝萧道成之孙。累官至吏部尚书、侍中,后出为吴太守。曾采各家《后汉书》,考正同异,成书百卷。又撰成《齐书》60卷,即《南齐书》。
●萧友梅,萧姓最著名的现代音乐教育家。出自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238663634客家聚居地中山。曾留学日本、德国。归国后,主持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和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7年在蔡元培支持下创办国立音乐院(后改名为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撰有《普通乐学》等书,并作歌曲《问》《国耻歌》等数十首及钢琴曲等。
●萧国宝,萧姓最年轻牺牲的名人。1949年参加解放军。次年加入中共。历任战士、副班长。1950年11月,在一次剿匪战斗中,英勇冲入敌阵,为夺取匪机枪,3次负伤。部队遭遇敌火力阻击时,他用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发射口而牺牲,使后续部队取得了重大胜利。他生前所在连被命名为“萧国宝英雄连”。
●萧颖士,字茂挺,萧姓最著名的唐代散文家。唐开元年间进士,曾任秘书正字、扬州功曹参军等职。致力于写作古文,自谓“平生属文,格不近俗,凡所拟议,必希古文”,“魏晋以还,未尝留意”。与李华齐名。后人辑有《萧茂挺文集》。
●萧三,萧姓最著名的现代诗人。出自客家聚居地湘乡。1920年5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共,同年底到前苏联东方劳动大学学习。在此期间和陈乔年把《国际歌》译成中文。1924年后任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中共张家口地委书记及共青团北方区委书记,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长、代理书记。1927年参加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930年,任教于莫斯科东方学院。1939年5月回国到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翻译部主任,陕甘宁边区文协主任,主编《大众文艺》及《中国导报》。1946年任华北文协主任,发表《毛泽东传略》。解放后,历任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全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对外文委主任。
共和国开国名人
●萧劲光,开国大将。
●萧 华,开国上将。
●萧 克,开国上将(嘉禾籍)。
●开国中将:肖向荣(梅县籍)、肖望东(吉安籍)、肖新槐(宜章籍)。
●开国少将:肖平、肖前(万安籍)、肖森(永新籍)、肖锋(泰和籍)、肖大荃(吉安籍)、
肖元礼(万安籍)、肖友明(攸县籍)、肖文玖(吉水籍)、肖永正(麻城籍)、肖永银、肖
全夫、肖远久、肖志贤、肖应棠、肖学林(永丰籍)、肖荣昌(吉安籍)、肖思明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