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伦和李白的故事(李白和土豪汪伦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李白和土豪汪伦的故事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的这首《赠汪伦》诗,因为编进了小学语文课本,在中国大地上,几乎无人不知。但是,如果问一下,诗中的这位主人公——“汪伦”,他的来龙去脉,他的履历事迹,恐怕就鲜有人说得上来了。

  因为,汪伦是一个普通人。

  关于汪伦其人,据《李白集校注》,另有《过汪氏别业二首》,据称也作《题泾川汪伦别业二章》,似可参证。然而,即使这首诗,也没有什么关于汪伦的细节介绍。只知这位汪伦可能很富有,也很好客,因此有条件邀请李白到他家小住。

  而且他还拥有别墅,可能在泾川的山清水秀处,正合诗人的雅兴。两人虽然初次见面,“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由此可见,诗人与汪伦相当投契,一见如故。而且主人家的高规格接待,也让诗人感动。“我来感意气,捶炰列珍羞”,看来唐朝的“徽菜”就相当考究了。

  从诗句“相过醉金罍”,“吴籥送琼杯”来看,李白在汪氏别墅小憩,吃得开心,喝得好像更加开心。诗题下有校者注:“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

  汪伦善酝,他的家酿美酒,自然是上乘的佳醪,着实令好酒的诗人,迷恋陶醉。从两首诗中,“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两次同用“酒酣”一词,估计是诗人手不释杯的结果,老先生喝高了,来不及推敲,才犯了诗家的重复之忌。由此也证明“李白斗酒诗百篇”的那种米酒,在长安酒肆里出售的,由漂亮的胡姬斟进他杯子里的’,大概酒精度较低。如果是二锅头那样的烈性酒,一斗下肚,就该学阮步兵,作三月醉了。

  但这首李白的诗,却使诗中的汪伦,与诗一齐不朽。正如王勃那篇《滕王阁序》一样,一句“都督阎公之雅望”,那位洪州都督阎伯屿,也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同被人吟诵朗读。历朝历代,在南昌任地方官者,可有一位被人记住,被人提起?

  一首好诗,一篇美文,能起到这样的效用,是出乎作者预料的。本是名不见经传的人,本是极一般的人——汪伦,却在李白的诗中,留下永久的名声。

  在清人袁枚的《随园诗话》中,关于对汪伦之约,有一段记载:“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数日。”

  因此,在车载斗量的当代作品中,要想读到李白这样情意真挚的,表现普通人的诗篇,恐怕是很不容易的了。

李白和汪伦的深厚友谊 李白与汪伦之间有着怎样深厚的友情

1、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友情是从古至今世人皆知的。他们之间的友情就正如那首诗一样。是桃花潭中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情真意切吐心音,口占踏歌似酒淳!一曲赠汪伦,千秋友谊纯。疑猜悬未解,何妨情意深!

3、《赠汪伦》就摆在我们面前,可就是有人要问。其实,自这首诗诞生之后,这样的问题就不绝于耳,人人都想问,这个汪伦是谁?李白与汪伦究竟有着怎样深厚的友情?何以诗仙李白能为此人留下这么一首冠绝千古的七言绝句?

4、传说汪伦是一位官场退隐之人,性情恬淡,醉心泾州美景,遂移居泾州桃花潭边。汪伦仰慕李白已久,传闻李白来到安徽,便致书李白,称此地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这对于“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诱惑,李白便慕名而来。虽无书中所称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但汪伦之质朴热诚、他对太白发自内心的仰慕,感动了诗人。李白乘船离开时,汪伦恋恋不舍,踏节而歌,送行李白离去。而性情天真烂漫的李白感动不已,于是就诞生了这首仿佛随口而出、用语直白、比喻贴切、传诵千古的七绝。

李白和汪伦究竟是什么关系

李白的诗作,很多都是非常有名的,比如一首《赠汪伦》,就把“友情”写的十分深刻,时隔一千多年,也能感受到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感情之深,令人羡慕不已。不过,这个汪伦又到底是谁,他和李白之间有过怎样的故事,为什么李白会写出这样一首诗送给他呢?汪伦在历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和李白又是如何结识,并产生了如此深厚的友谊呢?

1.汪伦是谁

汪伦在历史上并不十分有名,有关他的事迹也不多,只有一些族谱当中,记载了汪伦一些最基本的信息,比如籍贯、定居等,生平事迹基本上也算是一无所知。所以,如果一定要给汪伦贴一个标签的话,那应该就是“李白迷弟”了,他能够流传下来的事件只有一件,还是和他的偶像李白有关系的,那是什么事呢?

2.汪伦和李白

李白很有才华,很爱喝酒,这一点在他的作品当中可以说是展现无遗,人尽皆知,所有人都知道李白才华横溢又喜欢喝酒,作为迷弟的汪伦自然更是了解的一清二楚。迷弟的心愿是什么,当然是能够和偶像一起成为朋友,但是偶像毕竟是偶像,和普通人还是不一样的,如何才能让他注意到自己,进而成为朋友呢?汪伦当然有办法。

首先还是要感谢他自己,也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不然如何能入得了李白的眼?他写信邀请李白,说,您喜欢旅游,我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我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当然心动,直接奔着桃花潭就去了,虽然“十里桃花”只是潭水的名字,“万家酒店”也只是名叫“万家”的酒店,但是李白却没觉得受骗,大概也就是汪伦的真诚感动了他吧。

3.赠汪伦

李白在汪伦处住了一段时间,有美酒,有美景,临别之时还有名马锦缎相赠。李白经常各地出游,但是他本人又没有什么高官厚禄,能够进行这些活动,靠的就是自己家里和朋友们的资助。李白朋友多,很多都还是有头有脸或者家境富裕的人,像是汪伦,仰慕李白的才华,请他来白吃白喝还送那么多好礼物,这样的友情,现代怕是太少了。

李白当然也没闲着,一首《赠汪伦》流传千古,也让这个原本可能被历史湮没的人名流传了下来,记录下了这段光阴,更是承载着一份深厚的友谊。

赠汪伦的故事

《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赠汪伦》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扩展资料:

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这首诗是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然而,也因为它像生活一样自然,人们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诗的三四句,后代诗家还有一点评论,开头两句口语化的平直叙述,就说不出所以然来了。其实,结合上述背景来看,头两句也是写得极其成功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我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声口语言简直是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