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竟是“战略之父”汉尼拔晚年最后和最大的错误
发布时间: 2023-07-06

自从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古希腊本土就陷入了经济与社会危机。在波利比乌斯与普鲁塔克的著作里,到处都有斯巴达、埃托利亚、彼奥提亚以及希腊其他地区当时阴郁惨淡的景象。中层阶级的大规模破产、无产阶级的急速增长、城邦机构的腐化、风俗习惯的粗鲁化(埃托利亚人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的军队与强盗无异)。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每个城邦都有尖锐的社会纠纷,到处都有底层群众被“废除债务和重新分配土地”的口号发动起来杀死城邦上层分子、瓜分财产的情况。

在斯巴达,甚至还出现了纳比斯这样的君王。波利比乌斯称他的支持者是“一群杀人犯、夜贼、扒手和强盗”。据说,他驱逐富人,将富人财产分配给无产公民,解放了许多奴隶并给予他们公民权,这使斯巴达的军队有了许多公民兵。而且他每征服一处,便解放奴隶,流放当地的上流阶层,将其妻子嫁给自己的手下。如果剔除波利比乌斯上流社会出身带来的偏见,这位纳比斯简直就是一位革命领袖。

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罗马人推行的政策,与对其他意大利同盟、属国以及被保护国的传统政策是一致的——支持亲罗马的集团。通常来说,这个集团都是城邦中最富有的那一部分。希腊的亲罗马派一般是富有的寡头派,而不以中下层民众为主的民主派。比如,斯巴达的纳比斯在反菲利普的战争中采取了骑墙的两面派手法,从马其顿骗取了阿尔戈斯后站在了罗马人一边。但战争结束后,弗拉米尼努斯还是站在了代表有产者利益的亚该亚同盟,强迫纳比斯交出了阿尔戈斯与港口吉雄。不过,为了防止亚该亚同盟过于强大,弗拉米尼努斯让纳比斯保留了斯巴达本土,后来,这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线之一。

▲公元前2世纪地中海典型的轻装步兵

因此,希腊的民主派自然把希望寄托在了唯一可以指望的安提奥库斯三世身上。此外,埃托利亚同盟虽然在反对菲利普五世的战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公元前197年的条约中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他们只得到了在第一次马其顿战争中失去的利益,因此,埃托利亚同盟也将目光转向安提奥库斯三世,指望叙利亚国王可以满足自己的要求。因此,公元前193年,埃托利亚同盟试图建立一个菲利普、纳比斯、安提奥库斯三世共同反罗马的同盟。但这个企图失败了,安提奥库斯三世这时还没有准备好入侵希腊,而菲利普五世在公元前197年的条约中保住了自己的基本盘,便不愿意为了安提奥库斯三世的利益而与罗马人重新开战。

▲安提奥库斯三世

斯巴达的纳比斯过早地发起了行动,结果被亲罗马的亚该亚同盟的名将菲罗培门击败,随即被埃托利亚同盟的援兵杀死。这次,没人阻止亚该亚同盟了,斯巴达于公元前192年成了亚该亚同盟的一部分,埃托利亚同盟的反罗马计划从一开始就失败了。于是,埃托利亚同盟干脆宣称安提奥库斯三世为自己联盟的最高统帅,并派使者邀请对方立即在希腊登陆,许诺假如安提奥库斯三世来到希腊,全希腊人都会热烈地欢迎他,并聚集在他的旗下与罗马作战。与此同时,埃托利亚同盟还在希腊内部以安提奥库斯三世代理人的名义,拉拢各个城邦,企图建立一个广泛的反罗马同盟。

埃托利亚同盟,拜著名的历史学家波利比乌斯所赐,这个位于希腊中北部山区的政治势力在古代历史中留下了强盗、渎神者、毫无政治信誉的名声。但考虑到波利比乌斯所属的亚该亚同盟与埃托利亚同盟的敌对关系,这些名声似乎名副其实还有待考证。埃托利亚人是一个主要居住于山区的民族,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放牧。山区的牧人与拥有肥沃土地的农民之间的矛盾,自希腊远古时候就有。放牧无法养活山区日益增加的人口,因此,比起希腊其他的政治势力,埃托利亚同盟更富有侵略性和攻击性。

显然,埃托利亚同盟选举安提奥库斯三世,绝不是为了实现对方重建亚历山大帝国的梦想,而是想要借助安提奥库斯三世的力量将阻止他们扩张的罗马人赶出希腊,然后扩大自己的势力。这点反埃托利亚同盟的势力是很清楚的, 所以,不管这些势力多么仇恨罗马人,也不会为了埃托利亚同盟的利益去支持安提奥库斯三世。埃托利亚同盟向安提奥库斯三世许下的空头支票,只有在王国的实力大到能独自击败罗马人的情况下才会兑现,而到那时,希腊其他城邦的支持又没有必要了。这时,安提奥库斯三世及其部分军队正在色雷斯。他的宫廷因埃托利亚同盟的邀请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安提奥库斯三世倾向于接受埃托利亚人的邀请。但汉尼拔劝他不要急于进入希腊,因为一旦进入希腊就意味着与罗马开战;而且在此之前,国王应先与马其顿的菲利普五世结成同盟,只有这样,国王的军队才能以希腊为作战基地入侵意大利。马其顿这个盟友还能确保小亚细亚的安全。

▲罗马轻装与重装士兵的作战技巧

此外,汉尼拔还建议国王给他1万名步兵、1000名骑兵的分遣队前往迦太基。在那里,他可以把迦太基拉入叙利亚联盟,从另外一个方向入侵南意大利和西西里。根据阿庇安《罗马史》的记载,国王没有采纳汉尼拔的建议,因为他妒忌这位伟大统帅的名声,害怕采纳汉尼拔的计策会使对方的名望超过自己的,但这恐怕并不是主要原因。我们不难看出,汉尼拔与安提奥库斯三世计划的巨大分歧。汉尼拔的计划是想建立一个广泛的反罗马同盟来击败罗马,安提奥库斯三世的目的只是为了将塞琉古帝国的控制范围拓大到希腊,他认为,只要在希腊击败罗马人,就可以挫败罗马人干涉东方的意图了。在这个问题上,安提奥库斯三世显然是太不了解罗马人了。经过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考验后,罗马已经完成意大利半岛中南部整合,其拥有的军事人力资源已远远超过三个继业者国家中的任何一个(马其顿、塞琉古、托勒密)。

虽然塞琉古、托勒密的实际人口也许比罗马多,但这两个国家都是以小部分希腊裔的军事征服者控制广大的本地族裔, 所以,真正能够顶用的军事人力资源很有限。在这种实力对比下,罗马绝对不会满足于将自己势力范围保留在西地中海,更不会容忍在亚得里亚海对岸出现一个统一的帝国。安提奥库斯三世与罗马人的战争肯定是长期的,这种持久性战争没有马其顿的支持(至少是中立),结果是很难想象的——要么是罗马对意大利半岛的整合被摧毁,要么是安提奥库斯三世建立一个横跨欧亚大帝国的梦想被粉碎。

显然,汉尼拔在如何对待罗马这个问题上比安提奥库斯三世想得更多,也更有远见,但汉尼拔的计划是否具有可行性呢?无论是继业者国家(马其顿、塞琉古、托勒密),还是希腊本土的那些城邦、联盟以及小亚细亚的希腊化小王国,都把邻国看成比罗马更重要的威胁。越是距离罗马远的,就越是把罗马当成制衡邻国的帮手(如帕加玛和罗德岛),待罗马军队来到边境后,再寻找帮手已来不及了。很难想象,托勒密、安提奥库斯三世、菲利普、埃托利亚同盟、亚该亚同盟这些势力会为了抵抗罗马人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对这个问题,汉尼拔无疑错了。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获取更多知识兵器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lbqyjs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