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围困巴丹半岛,麦克阿瑟为什么拒绝撤离?苏联军民是如何熬过德军对列宁格勒的长期围困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日军围困巴丹半岛,麦克阿瑟为什么拒绝撤离

1942年1月,8万美菲联军在美军远东司令麦克阿瑟的指挥下,退守巴丹半岛。整个半岛面积约1250平方公里,西高东低、南北有高山,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联军利用有利地形挖壕固守,在麦克阿瑟的计划中,这个地方至少能坚持半年。

日军第65师团在本间雅晴的指挥下,尾随美菲联军向巴丹发起了进攻。一个月的战争打得“顺风顺水”,日军低估了对手防守的决心和实力,遭到了岛上联军猛烈的炮火袭击,甚至有一个团被围陷在丛林中达一个星期之久。

这是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日军首次在陆地作战中遭遇挫折。与关岛、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等地的接连失守相比,这无疑是一场胜利。消息传到国内,民众无不欢欣鼓舞,振奋着士气低落的盟军,麦克阿瑟与巴丹半岛成为了胜利的象征。

美军在巴丹的顽强抵抗,迫使日军原本50天攻占菲律宾的计划成为泡影,打乱了整个“南下”政策的实施,为盟军在澳大利亚,以及在西太平洋区域建立新防线,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为此,罗斯福和马歇尔纷纷致电表示祝贺。

短暂的胜利,并没有改变局势的恶化,麦克阿瑟凭险据守效果不错,但也将自己置于一个“罐子里”,岛上的给养、弹药仅够一个月。唯一的指望就是美军的海上补给,麦克阿瑟上岛后,几乎天天向国内索要弹药、物资,迟迟不见补给到达。

原来,在美国“先欧后亚”的战略中,现有的船只、武器弹药和兵员,不可能同时满足两个战场的需求,必须有所舍弃。显然,欧洲战场的分量更重,这也是补给船迟迟不到的原因。说白了,菲律宾在美国的战略中已被放弃。

全然不知的麦克阿瑟,一边不停要增援、要补给,一边给前方将士打气,“增援很快就到”。时间一天又一天的过去,军方许诺的援助物资和增援部队始终不见踪影。他也不再去前线慰问了,因为将士们质问补给在何方时,他无言以对。

但麦克阿瑟决不投降。

1942年2月的巴丹半岛,美、日双方的战斗进入胶着状,双方的损失都很大。更让本间雅晴着急的是,由于久攻不下,失去耐心的日本军部,将精锐的48师和第5航空队调往泰国,剩余兵力很难发起有效进攻,他干脆停止进攻,进行心理战。

首先,将附近民众集中起来,全部赶往巴丹半岛,守军不得不安置这些难民。要命的是,大批难民也在消耗着本就不多的补给,守军每名士兵的配额已减少到原来的1/4,饥饿是麦克阿瑟面临的最大问题,而本间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其次,围困巴丹,除了每天投下大量的炸弹,还有大量的宣传品。缺医断粮的日子,让原本战斗意志不高的美菲联军,士气更加低落,失败情绪弥漫着整个前线。日本东京广播电台更是宣传,美国人把菲律宾人当炮灰,不会有援军来。

当然,更有效的还是劝降指挥官。但当劝降书送给麦克阿瑟时,他连看都不看,随手扔在了一边。作为久经沙场、将名誉视为生命的麦克阿瑟,无论如何也不会选择投降。同时,他向罗斯福保证决不投降,在巴丹半岛战斗到底。

不久,美军陆军部正式明确,不再向远东派遣救援的消息传来,守军的失败情绪迅速被绝望情绪所替代,人们都在质疑巴丹还能守多久?这时,指挥官的表率作用有着巨大的意义,麦克阿瑟向官兵们表示,他和家人都将留下来,抗战到底。

劝降不行的日军,再次发起了进攻,一个月终于突破了第一道防线,前进了12公里,退守到第二道防线的美、菲联军站稳了脚跟,日军再也无力进攻了,双方又恢复了平静,恶劣的自然环境折磨着双方士兵,守军因非战斗减员已达到50%。

美国军方开始考虑撤退,第一批撤出巴丹的是一支密码破译分队,他们带着机器成建制的撤出;随后,菲律宾总统奎松一家以及一些美国高级官员,也钻入了美军潜艇逃往澳大利亚。麦克阿瑟再次拒绝了马歇尔的好意,他和家人坚持留下来。

不管怎么说,危难之际最能彰显一个人的品质。麦克阿瑟在明知遭到“抛弃”,前途无望的情况下,依然与他的士兵们在一起,是值得称道的。尽管有些人认为他是在“作秀”,但不容置疑的是,作为一名军人和指挥官,麦克阿瑟是称职的。

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老兵不死,麦克阿瑟回忆录》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苏联军民是如何熬过德军对列宁格勒的长期围困的

苏联军民是如何熬过德军对列宁格勒的长期围困?列宁格勒是苏联有第二首都之称的美名,战争狂人要求德军从地球抹掉列宁格勒。1941年9月9日德军携带先进的武器进攻列宁格勒,由于德军的武器先进或人员人数都是苏军数倍之多,没有可比性。每当德军进攻时,苏军以巨量的牺牲阻挡了突入列宁格勒市区。苏军的武器不是很先进,但是苏军有敢拼搏精神和敢牺牲精神。

德国的进攻虽然没能如希特勒所愿,在短期坆占列宁格勒。但是德军切断了列宁格勒对外的陆路交通。将列宁格勒三面包围,展开封锁了残酷的900天。列宁格勒只剩下东北部的拉多加湖,还可以保持水路和空中联系。

列宁格勒能在德军的重重围困下坚持战斗,多亏一个人(朱可夫)和一个湖(拉多加湖)。

斯大林紧急派出朱可夫大将任命列宁格勒区军事司令员,接替伏罗希洛夫司令,由于德军猛烈进攻另伏罗希洛夫司令接近崩溃状态,还差点走上自杀道路。朱可夫重整结构,重振士气,不得不说朱可夫是名优秀的指挥军。

拉多加湖是欧洲最大的湖泊,列宁格勒的军民在拉多加湖建立了一条生命通道。虽然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在出色的朱可夫指挥下,同希特勒抗争到底,使希特勒本以为饿死列宁格勒的军民梦想得到破灭。

被德军围困900天,大约有150万人是战死或饥饿、疾病,列宁格勒保卫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城市保卫战之一。

硫磺岛战役为什么不选择围困

1945年3月4日,一架轰炸东京后受伤返回的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在美日两军的炮火下首次着陆成功,两天后,第一架P51战斗机在硫磺岛降落,美军夺取硫磺岛的战略意义就此体现出来。至8月份日本宣布投降时,累计共有2251架受伤的B—29在此紧急降落,从而挽救了这些飞机上的25000余名空勤人员,另外还有20000多架次的紧急加油情况,可谓至关重要。

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严格来说,在太平洋战争中,只有两场战役发生在日本本土,其中一个战场就是由东京市京桥区政府管辖的硫磺岛,另一场就是后来的冲绳岛战役。在日本二战后期划定的“绝对国防圈”中,小笠原群岛是必须死守之地,而这个群岛最大的两个岛屿就是“父岛”和“硫磺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日军只在父岛上派驻了部队,硫磺岛的重要性是在美军反攻以后才逐渐显现出来的。

了解1942年杜立特空袭东京战例的答友应该清楚,从美军控制的中途岛到达日本本土距离超过2000海里(约3200公里),来回就是6400多公里,当时的轰炸机航程根本足以支撑这么远的作战半径。没办法美军当时只能动用了16架陆军最大的B-25空中堡垒轰炸机,用航母载运到尽可能靠近日本本土的地点起飞(舰队被发现就得立即回航),即便如此,这些轰炸机在执行完任务以后,也只能前往中国浙东沿海着陆,因为油料已不足以返回中途岛。

1943年服役的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设计指标是最高时速每小时643公里,最大航程8580公里,但这是空机巡航的理论数据,而最终投入实战的技术数据是:挂2260公斤炸弹时最大航程为5663公里,因此实用作战半径只有2500到2800公里。而护航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更短,显然,中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