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吉凶是什么意思,时辰吉凶是什么意思?时辰吉凶是什么意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日历吉凶是什么意思,时辰吉凶是什么意思

日历吉凶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作为日常生活指导手册的日历,是朝廷管控的印刷品。由于它不仅是 婚嫁农作的吉凶预测,还有和风水指导,而所涵盖的预言性质,对中国的生活和而言至关重要,甚至威胁朝廷的安危……

在两张长 90 多厘米、高不足 30 厘米的黄纸上,有几千个细小的汉字、多张表格和图画,这些内容被分成三栏,每栏又被划分成不同区域(见下图)。这是一件印刷品。中国在 8 世纪时发明了印刷术。到 877 年,即这件物品的年代,这项技术发展得更为成熟。这是一件历日,即日常生活的指导手册,不仅 年历,婚嫁、洗头、农作等重要的吉日和凶日,还有、、风水指导,以及一些农作大事、天文数据、占卜预言等。

我们知道这件历日的其中一些主要原因。当雕版印刷术被发明的时候,两个群体迅速意识到这项技术的潜能。经说,复制像或经是一件大。徒利用印刷术印制经是为了自身,当然畅销的也让他们获利。私人印刷者则主要对经济利益感兴趣,而不是。在当时的中国,更受欢迎的书是历日(直到现在也是如此)。历日不局限于识字的人,拥有很大的市场。手工抄写的历日费时且成本高,利用雕版印刷则能出更加便宜的历日,因此私人印刷者数量激增,他们纷纷抓住这个商机。

尽管历日很受欢迎,但历日存在风险。要认识这件物品,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它与当时的关系。

《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魏泓著,译,后浪丨与建设出版社2022 年3月版

这件历日,是介于文学和权力之间的例子。历日中的文字是有权威性的,但这种权威不同于者或的权势。它代表的是另一种权威,即自然秩序,其力量要比世俗者的更强大。占星术则可以将天上和地下的 起来,对中国的生活和而言至关重要。自古以来,中国能看懂星象,会预测日食、月食和彗星等异常的占卜者和天文学家,都处于朝廷的专门控制下。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可能会被对手利用,以证明当时的皇帝与自然世界“失和”且不再适合。这种担忧并非毫无根据,中国各朝代就曾多次被那些自称执行“天命”的叛乱者威胁。有一些这样的人就成功了。东汉末年,黄巾军声称有权反抗,说帝国境内的饥荒和洪水都是皇帝失天命的表现。他们的,最终导致汉帝国的衰败。此后不久,267 年 了一项禁令,那些被视为异端的文本,包括谶书。

在早期,皇帝的天文学家已经计算出日历,或结合阳历和阴历“定时”,以决定某一位帝王纪年从什么时候开始,并确定一些周期日,或预测天文大事。有固定季节的阳历对农民而言是最有用的,因为它给出了春种、收割等时节的日期。但中国将阳历和阴历混合起来,主要是将它用作 的调节工具,而不是为了农业生活。日历是皇权的象征,一部精准的历法展示了者完美的道德,并说明者与宏观世界或整个宇宙的大事相和。因此,制定一部未经批准的新历,是一项性的行为。

传统认为,之一部皇家历法的颁布时间在公元前 2265 年,但现存最早的年历其年代为公元前 3 世纪。湖北荆州周家台的一座秦代墓葬出土了 4 件日历,年代分别为公元前 213、211、210 和209 年,由木牍制成。木牍是中国在纸发明之前用来图书的一种传统材料。这些日历还 “日书”,即为特定活动提供吉凶参考的占卜文献,以及一部分与占星术和有关的内容。当时,从低级官吏到贵族精英的墓葬中都有这种日历。它们为墓主人生前所使用,而它们的随葬又说明了它们对死者的重要性。我认为,它们是年历与占星术和其他占卜术文本融合的开端,这些文本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历日。

历日中的十二生肖。大英图书馆 Or.8210/P.6(局部)

最完整的日历之一,是写在一种更加昂贵的书写材料—丝绸上的。它被发现于中国南方的马王堆三号墓,墓葬年代为公元前 168 年,处于西汉时期。西汉在秦王朝灭亡后,经过数年纷争最终赢得了。而秦始皇在期间做了一件让他臭名昭著的事,就是于公元前 213 年下令烧毁秦朝正统思想以外的书,其中包括儒家经典。在汉代,这些经典通过口头传播被复原了,由此出现了所谓的“今文经”。“今文”指的是它们的书体,即秦统一的文字,被人们用来誊写口头传播的文献。但此时其他文献也逐渐被发现,如发现于孔子故宅壁间的古文经籍。这些采用的是先秦书体,因此被称为“古文经”。由此,古文经学今文经学派开始了一段长时间的争辩,后者认为古文经实系,的目的是为当时的某种主张提供传统论据。

当时也很流行的另一种文献是谶纬书。谶纬书是对经典的一种深奥解读,解释据称是经典 中的一些隐秘预言 ,涉及对数字的含义、吉凶的征兆、天地间的关系,以及对星云形态、历史和王朝衰败的解释。今古文之争,还论及经典是不是一种预言性文本。

公元 9 年,西汉者失去了权力,此时摄政的王莽宣布他的新朝成立。他的较为短暂。公元 25 年,汉王室重新当权,但由于叛乱他们被迫从长安迁到洛阳,洛阳成为黄河沿岸的第二个汉王朝都城。经过叛乱,汉王朝的版图缩小,者也更加严格地推行正统思想,日书等许多之前流行的文本都被认为是在正统之外。文本也由此有了“内”“外”之分。外学文本逐渐以当时流行的文摘形式被组合在一起,从此时开始内容越来越丰富,包括日书、生肖书、使用不同占卜的占卜书、,以及展示家宅更佳风水布局的风水图。

历日中的风水图。大英图书馆 Or.8210/P.6(局部)

黄巾军之后,汉朝衰落,汉朝的领土被各种时期相对较短的割据。这段时期内,其中一个晋在 267 年了之一项 这些流行占卜书籍的禁令:任何被发现有这种书籍的人,将被判处两年监禁;任何研究这种书籍的人,将被。然而,此后的几个世纪内经常有这样的,这说明禁令并不奏效,同时反映了这类书籍的持续流行。375 年的禁令除限制占卜和预言书外,还了文献《》和《庄子》。这项禁令由一位非汉族者推行,他试图以儒家学说作为的正统思想,从而使他的合法化。651 年颁布的唐律也有相关规定:“诸玄象器物,天文,图书,谶书,兵书,七曜历,太一,雷公式,私家不得有,违者徒二年。”

皇权试图控制私人历日的生产和传播,但实际上这些文本大量存在。835 年,一位中国西南(今四川省)的向皇帝奏请:“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

当时唐朝者随即颁布,地方私自印刷和持有历日。从此直到 1900 年,都没有私印历日的被发现。虽然这些历日经常被翻阅,但只能短暂流行。它们的有效使用期只有一年,随着新的一年的到来,旧的历日就会过时,很可能被丢弃,也可能会被再次利用,比如用作鞋垫、修补,或充当“厕纸”。但 1900 年经洞的发现让这一点发生了变化。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城镇,远在唐朝都城千里之外。经洞中发现的数万卷文献大多是经,包括当地的书、已故的私和废弃的一般文书。其中还有 世俗生活的残卷,包括一些抄本和此处讨论的版印历日。许多抄本是当地的,从它们和其他文献中,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当地占星的生活。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件历日出现在这里,并因此得以保存至今。

出自都城长安的版印历日残片。大英图书馆 Or.8210/P.12

然而,在发现的这件版印历日几乎可以确定不是在当刷的。目前已知另有三块历日残片,其中一块残片的年代暂定为 9 世纪晚期,左边写有一列大字“上都东市大刀家大印”。自 762 年始,“上都”用于指代长安。东市毗邻长安的衙署和富人居住区,从丝绸之路来的商人则集中在西市,西市所在的地区有许多各的活动场所、旅店、饭庄和酒肆。这件历日是在这类文本生产的的眼皮底下印制并售卖的,也许还会卖给这些和他们的家人、奴仆。那么,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