谆谆教导造句(长江和忘记怎么造句呀一年级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长江和忘记怎么造句呀一年级

造句:看过长江的人,都不会忘记长江的美。

长江造句

1.暑期,我们一家人乘船漫游了长江三峡。

2.人民解放军乘风破浪,横渡长江。

3.长江后浪推前浪,革命自有后来人。

4.入夏以来,长江下游一带降雨频繁,洪涝成灾。

5.南京长江大桥巍然横跨在滚滚的波涛上。

6.长江大桥是连接大江南北的纽带。

7.毛主席指挥千军万马渡过长江,解放全中国。

8.南京长江大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横跨在江面上。

9.入冬以来,冷空气多次侵入长江流域。

10.进了长江三峡,就好像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山水画卷。

忘记造句

1.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日本侵华的历史。

2.人们都不会忘记秦桧的千秋骂名。

3.人民不会忘记革命前辈的历史功绩。

4.共产党员不应该忘记入党时的庄严誓词。

5.我不会忘记父母对我的殷切希望。

6.我们是吮吸着母亲的乳汁长大的,怎能忘记母亲的恩情呢!

7.我永远不会忘记爷爷那慈祥和蔼的面容。

8.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对我的谆谆教导。

9.我一生也不会忘记老师对我的培养和教育。

10.我们忘记了,当务之急是变化的。

扩展资料

小学生造句的方法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般有以几种。

1、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 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 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2、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 ,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3、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 ,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

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4、用毗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 “今天冷极了 ,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5、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6、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 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 或“增添力量”, 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形容老师讲课好的词语

形容老师讲课好的的成语有:

一、循循善诱

1. 【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2. 【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3. 【示例】:先生~,余今日之尚能握管,先生力也。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二、谆谆教导

1. 【解释】: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教导。

2. 【出自】:《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3. 【示例】:父亲,您生前~我们,不要那种脱离人民的虚无主义、个人主义。 ◎毛岸青《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

三、诲人不倦

1. 【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2. 【出自】:《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四、绘声绘色

1. 【解释】: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2. 【出自】: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必使山情水性,因绘声绘色而曲得其真;务期天巧地灵,借人工人第而华传其妙。”

3. 【示例】:尤其是谈她自己的儿女,那真是~,细致入微,没完没了。 ◎冯德英《迎春花》第九章

五、潜移默化

1. 【解释】: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2. 【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3. 【示例】:民众文学当有一种“~”之功,以纯正的博大的趣味,替代旧有读物、戏剧等底不洁的、褊狭的趣味。 ◎朱自清《民众文学的讨论》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