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成人之美成的意思?君子成人之美下一句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06

君子成人之美成的意思

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 成语出处: 《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意思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会成全人干坏事,小人则是相反。

告诉我们要有一定的识人辩事能力,不能助纣为虐,所以只有君子才成人之美,这也是对君子的赞赏。他们才是智者,这句话也说做事有原则,不能为一己之私,成人之恶。

扩展资料:

论语·颜渊出自《论语》,共计24章。本篇中,孔子的几位弟子向他问怎样才是仁。这几段,是研究者们经常引用的。孔子还谈到怎样算是君子等问题。

【原文】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4)斯语矣。”

【注释】

(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2)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3)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4)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

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评析】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

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颜渊

君子成人之美下一句是什么

君子成人之美下一句是:不成人之恶。

出自: 《论语·颜渊》,作者:春秋·鲁·孔丘。

原文为: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扩展资料:

“君子成人之美”赏析:

孔子常将“君子”和“小人”对说,此处亦然。君子为上司或长辈,小人晚辈或下属。如今在民间,“君子成人之美”常挂在人们的嘴边儿上,但孔子的后半句“……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就不见了。

千百年,《论语》一直是由“仕”(更广义的“君子”)的阶层代代下传的,但为什么只传了上半句?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谈到史书时指出,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

这是因为某朝年久,修史之人都是本朝人,因此恭维本朝的人物。年代短了,修史的是别朝人,便很自由地贬斥其异朝的人物。这段话虽是谈史书,但讲出了一个意识形态流变的一个大特点,就是其内容的可操作性和趋利避害性,这两个特点在中国文化中尤其突出。

一句格言,传着传着,味儿就变了。回到本题。“君子成人之美”,谁是君子?“小人成人之恶”,谁是小人?在今天人们往往以成人之“美”作为证明自己是“君子”的手段。当然,毫无原则不分善恶地成全别人不见得是成人之“美”、而有时是在成人之恶,

但只要这样做了,起码不会被求助者当作小人;而如果不成人之“恶”,起码求助者会认为自己求助的对象是小人。所以在今天,“君子成人之美”也常常成为“两肋插刀”助人行恶的自我号令,成为某些“义举”的口号。因此,“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第一要义应该是长辈的行为准则。

那么,“小人不成人之恶”,标志以成熟的表现,当刮目相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君子成人之美

君子成人之美,下一句是什么

《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谓君子当促成他人之好事这句话译成现代汉语,可以译为:“君子”是有很高尚品德的人。这样的人,总想着别人的好,尽可能去开发、诱导、鼓励、帮助他完成这个心愿。这句经典,深切地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 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反是:和这相反。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