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教学设计一等奖(穷人通过买彩票的方法致富,这种方法对吗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穷人通过买彩票的方法致富,这种方法对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吹一吹,大家听一听。

国外把买彩票叫做交穷人税,为啥这么说?

国外富人是基本不买彩票的,无论什么性质的彩票。中产阶级偶尔会买,但主要是买慈善彩票,基本没指望中奖,基本是做慈善而已。

而国外几乎所有的彩票,都是穷人在买。

那么,国外的彩票容易中奖吗?

不容易。

2014年6月在西班牙打工的华人哈维,来自浙江的他赢得欧洲乐透彩票1.3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9亿元),创下了华人彩票大奖的记录。

但是这种概率是极低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欧洲乐透几乎不可能中奖。

比如美国很有名的“强力球”彩票、“超级百万”,数亿美元的大奖中奖概率,是三亿三百万分之一。

也就是说,美国每个成年人都买一注彩票,而且没有相同的号码,仍然有10%左右的可能是没人中奖。

想要中这个彩票的概率,比你一生被闪电击中的概率要低400倍。

美国生物统计学副教授杰弗里在谈到“强力球”中奖几率时说,一个普通人当选下届美国总统的几率都要比中得“强力球”头奖的几率高出25倍。

换言之,中头奖的几率相当于连续抛掷一枚硬币28次,而每次都要抛出正面朝上。

既然购买彩票几乎不可能中奖,为什么老外还有这么多人买呢?

原因如下:

第一,最小的投资成本。

相比寒窗苦读,奋力工作,职场拼命,甚至犯罪捞钱,显然买彩票的成本代价最小。

美国人收入高,彩票一般也就几美元而已,相当于我们人民币几块钱。

每次投资个几块钱,一生又能投资多少呢?

普通人的财富,就长期来说始终是在缩水的。

富人懂得投资,会将钱投入很多可以保值的领域,但穷人不同。

萨沙的亲戚在若干年前,买了一种储蓄型保险,也就是储蓄10万元,如果期间没有生病,到时间将原款退还给你。

当年听起来很有道理,等到退给你的时候才知道亏了。

2000年代的10万元,同2010年代的10万元,根本不是一个概念。一个是月薪二三千元的时代,一个是月薪翻了几倍的时代,这10万元虽然总额没变,其实已经贬值到原来的几分之一了。

买彩票的投资不大却可能存在哪怕一丝丝的暴富概率,这个投资还是挺值得的。

第二,人生的希望。

周星驰说了:人如果没有理想,同咸鱼有什么区别?

国外购买彩票的基本都是30到40岁年龄段的,30岁之前的年轻人购买的不多,60岁以后的老人几乎不买。

为什么都集中在这个年龄呢?

这些中年人往往都在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他们生活压力重,工作负担重,家庭负担也大,却又无法短期改变生活。

买彩票是他们的一个改变生活的梦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对的。

人总要给自己一些梦想,不然同行尸走肉有什么不同。

上面提到的在西班牙打工的华人哈维,一说是从浙江偷渡过去的,后来谎称是难民才得到了合法身份。他一直在低端的西班牙华人工厂打工,可以说生活是西班牙底层的底层。

就是因为现实如此,哈维才多年持续购买彩票。

就普通人来说,期望买彩票致富绝无可能。

且不谈国内彩票可靠性极低,即便是国外较为可靠的彩票,你就算能够活1000年,持续购买,中奖概率也微乎其微。

大家想想看,如果每次开奖全国只有一两个人中,这等于比雷劈死的概率还要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雷击以及雷击负效应造成的人员伤亡达3000到4000人。

试问,诸位身边无论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哪怕道听途说的,你发现过有人被雷劈过吗?

如果这都没有,你怎么期望中奖呢?

其实彩票的套路和澳门赌场没什么区别,人为故意忽略十赌九输的概率,而将中奖者的高额奖金大肆宣传,引诱大家去买彩票。

这就是为什么彩票不会搞成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的很多个奖,非要搞成几亿甚至几十亿的一两个奖一样。

彩票目的只是激发人的欲望去购买,而并不是让人多中奖。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其实人生没有什么捷径,还是要脚踏实地。

就中国人来说,买彩票不叫做穷人税,应该叫做智商税,大家随便看看新闻报道就知道了。还没开奖之前2天,开奖的数字都出来了,这还买什么买。。

“一直穷的人,一般都是性格缺陷或者阅历太少所致”,你怎么看

不要歧视贫穷群体,事实上他们更加努力,思维并不比有钱人弱,也更加珍惜所遇到的机会,但是在生存压力与发展面前,他们更多是无奈,他们的选择机会、选择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有些贫穷群体一辈都没有选择的机会!所以,我们看待一直贫穷的群体要有更高的视角。

比如长期生活在贫困偏远地区的孩子们,父辈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封闭式地生活,可能三代人都走不出山沟沟和偏远的区域,那么这里的孩子所有的选择机会基本为0,这时,我们研究的就不光是个人问题,而是局部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大问题,这才是我们思考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东北三省是老工业基地,现在相比南方沿海发达区域相对就是贫穷;昨日的荣耀,今日的落没;区域与区域之间都存在不平衡现象。以前曾有一玩笑说:把北京的知名大学平均分配到全国各地,直属机关也平均分配在各省,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大家也不会向现在这样非得全部集中到某几个特大城市了。

北京、上海、深圳、江浙这些区域为什么会富有呢?除了与人的努力有关,还有区域的资源垄断优势、区域人文、教育,比如你一定要说北京的农民比东北三省的农民聪明吗?这也是不客观的,如果你在东北三省的贫困山区划个圈,我相信:这里的农村也一定会富裕,而且也会随着物质的增长,生活素质也会提上来。

所以孙洪鹤认为:如果三代一直贫穷,那么就可社会的问题大于个人的问题。如果说只是你这一代穷,那么是个人的问题较多。这样的分析我认为才合理一些。

我们讨探贫穷,有的可以从个体来分析,比如针对80后-90后的个体,但如果对整贫穷群体来研究,就要离不开社会资源、区域平衡、层级上升通道、文化教育、财富分配机制等问题。

我相信这样一句话:如果父辈不努力,儿女就要多倍努力!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中国式父母最大的压力和负担所在吧!中秋节快乐,希望天下所有父母都身体健康!

我是孙洪鹤,如果认同我的内容可以关注我,更多的作品在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孙洪鹤主页上,也欢迎大家为我的#西瓜PLAY#决赛助力。

穷人怎么样变有钱

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了:无财做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

1.当你很穷没有任何资本的时候,就好好卖力工作,靠劳动换取收入。

2.当你通过工作,稍微有点余钱,就要考虑怎么让钱增值,比如投资,最稳妥的办法是学会理财,获取睡后收入。比如买基金,买高股息率的银行股。

3.当你钱比较多了,就要抓住机遇赚大钱,比如上个十年去炒房,下个十年可能是股权投资。

总之,穷人想变有钱,光想没用,要有赚大钱的欲望,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