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怎么算年份(关于天干地支和年份之间的计算,赶紧收藏为孩子保存吧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关于天干地支和年份之间的计算,赶紧收藏为孩子保存吧

  儿子问我说啥是庚子年,说 2020年是庚子年,2021是什么年?很是汗颜,我不知道,你们知道吗?

赶紧百度,问度娘去学习一下。

原来真的有一套算法的,赶紧为孩子收藏起来。

学会了这套算法张口就能说出来

2021是辛丑年

2018是戊戌年
天干地支
十天干: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

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

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

戌(xū)、亥(hài);

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1、计算公元后年份的口诀是;

“公元年数先减三,

除10余数是天干,

基数改用12除,

余数便是地支年”。

以1911年为例,年份减3得基数1908,除以10得余数8,对查天干次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得“辛“,再将基数1908除以12恰好除尽,余数为0(可理解为1之前即12),再循环对查地支次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亥“,故1911年为辛亥年。
2、计算公元前的年份,

“公元前年数先加三,

除10余数是天干,

基数改用12除,

余数便是地支年”,

而查干支次序时均自后向前倒查即可。

以公元前40年为例, 年份加3得43为基数,除以10得余数3,倒查天干为“辛”,再将基数除以12得余数7,倒查地支为“巳“,故公元前40年应为“辛巳“年。

用天干地支怎样算年份

用天干地支是推导年份,是一项复杂的寒暑题。根据历史计时公元1年即对应l号辛酉,公元2年对应2号壬戍……那么,公元前的年代怎么办?实际上,公元前的年代就是公元的年代向前推,只不过没有公元0年.那么,可以很自然地把公元前1年记作“一1”,这可以列出一条特殊的数轴来说明(图1)。下面我要用到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概念,剩余类的概念。
先看这样一个例子:把钟表的12个数字作为一个集合,那么以外的点数,比如说13:00就是指针指向1,15:00就是指针指向3……。13除以12余1,15除以12余3,而由于1和3不能被12整除,余数便是它们本身。这样,可以按照余数的类别,将1和13,3和15各分为一组,一共可以分出12个“剩余类”,它们分别对应着除以12余l、2、3、…11、0的数的集合。受钟点集合得出的结论启发,从剩余类的概念出发,可以推证,将公元年份除以60,把得出的60种不同余数的数字进行分类,便得到了60个集合,即60个不同的干支年所对应的公元年数的集合。由于已把公元1年设为1,于是就可以直接用公元年份除以60,余数是几,对应的号码就是所要求的干支年份了。对于公元前的年份,由于计算所得的余数是—60到—1之间的负整数,又由于没有公元0年,所以负整数余数最终要加上61,才能化为60以内的集合号。比如公元12年,即12号壬申,而公元432年除以60余12,自然也是壬申年,公元35年即35号乙未,而公元275年除以60余35,也是乙未年。再用传统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完全正确。再加上号码的多少是与余数的大小一致的,节约了查表的时间,使我的方法既快速又准确。我们不妨随便抽几个数,公元115年,除以60余55,为55号乙卯,公元前145年,为—145除以60,余—25,化为60以内的集合就是36号,即丙申。公元1278年,除以60余18,为戊寅年,公元前221年,—221÷60,余—4l,化为60以内的集合为20号,庚辰年。经过验算,又全部正确。只是公元前的运算要稍复杂一点,但比起传统方法,仍然简捷。3.建立数学模型——已知干支年份求出公元年份由于干支年实际只有六十个,而公元年却有无穷个。因此,可以画这样一个函数的图象(图2):
由图l可见,一个y(干支)对应着无穷多个x(公元),由图象可以得到x与y的关系:
比如说,1号即辛酉年,可以是公元1年、61年、121年、181年……,及公元前60年、前120年、前180年……,至于究竟是它们中的哪一年,就要靠历史学家去推算,毕竟六十年的间隔,还是有把握考证出来的,但如果文章有明显的提示,能确定要查的干支年的大致年代范围(不见得非在60年以内,有时超过60年也可以分析出对应的公元年),就可以进行换算(见下文)。三、应用举例1.已知干支年份求公元年份我国清朝爱国诗人龚自珍有一首著名的《已亥杂诗》(“不拘一格降人才”),但是已亥年究竟是公元哪一年呢?我先后查阅了《中国历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和《简明文学手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但只看到了龚自珍的生卒年(1791—1841)和“《已亥杂诗》”,不过这已足够了。根据生卒年(1791)计算,被60除后,余51,是51号辛亥,又由于诗人生命只有50年,因而只会遇到一次已亥(39号),从51号往后数的第一个已亥与之相差48(60—5l+39=48),因此,该诗作于诗人48岁,即公元1839年。2.已知公元年份求干支年份在我国近代史上,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或事件以干支年命名,比如戊戌变法,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由于组成干支年的字多不常见,因而易遗忘,假如手头没有一张大事年表,这时只要记住年份就行了。戊戌变法是1898年,被60除,余38,即38号戊戌年,用同样的方法可
以算出1901年余数是41,应该对应的是辛丑
年,1911年余数是51,对应的是辛亥年。四、论文结论和意义1.这篇小论文是用数学的手段研究历史年代的一种尝试。我想这些推算可以告诉人们,运用数学工具可以探索更广阔的领域。2.本文推导的这个方法比较简单,稍通数学的人就可以使用。它可以更好地用于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并且它要比使用传统方法快捷得多。3.用本文推导的纪年换算方法,可以帮助外国朋友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天干地支纪年法是怎样计算的

计算方法如下:

  1. 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

  2.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一、

  1. 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mǎo)、辰、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u第一声)、亥。

  2. 十二地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