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哪些凄惨的晚年?什么样的人晚年生活会过的很凄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你见过哪些凄惨的晚年

我认识一个老人,年轻的时候大家都叫她春儿, 长得还挺好看,梳一对长长的乌黑大辫子。

那年月还分商品粮户口和农村户口,春儿是农村户口,她为了脱离农村就选择嫁给了当工人吃商品粮的老公。

春儿是文盲,性格有点懦弱老实,给老公生了俩儿子,光知道在家带孩子,也没有想到,去厂里找个临时工干干。

后来国家有政策出台,那些干临时工的家属可以一次性补交养老保险,然后发最低的退休金,我有个阿姨在补交2万多元钱后,第一次领700元,现在国家每年涨退休金,如今也涨到1000多了,够吃了,活的儿女不嫌,挺有尊严的。

等孩子大了,成家了,春儿也老了,什么钱都没有,老公活着的时候她不愁饭吃,可惜老公走的早了,老公刚去世那会,春儿还有利用价值,因为两个儿子都刚生孩子,她要帮忙带孙子,只见她一手抱孙子,然后抽空再捡点破烂补贴家用。

转眼,孙子到上学年龄了,春儿彻底没用了,两个儿子都嫌弃她不要她,她就暂居一个破烂楼房的楼梯间搭的黑屋里住,生活上继续以捡垃圾为生。

春儿衰老的很快,转眼她的黑辫子已经变成花白头发,身体也开始佝偻,脸色黝黑,眼神茫然。

那时我婆婆已经退休,天天和一帮老太太楼下织毛衣聊天,每次看见春儿背着破烂路过,都砸吧砸吧嘴说好可怜。

春儿可能也觉得自己过得不好,从不主动和人交谈,听我婆婆说,她楼梯间黑乎乎的就一个床,然后就一个简单做饭的锅灶,那楼梯间面积就只能放个床。

老太太们主动找她问家事,她也是问什么就回答什么,说完话就走,她永远是低头走路。

再后来,国家有低保政策了,小区里有好多比春儿家庭条件稍好的人都申请上了低保,老太太们鼓励春儿去申请,她木纳着不去。

有一天,管社区的领导巡查,被这帮老太太给拦住了,七嘴八舌地说,我们这小区有个可怜的女人比已经申请上的低保户都可怜,你们咋不管呢?

领导一听还有更可怜的,也很重视, 就细听究竟,老太太你一言我一语的,这么多群众一起反应情况,肯定不会说假话的,领导就登记在册,说马上给申请。

老人们都很开心,想着,春儿总算有顿饭吃了。

几个月后,低保申请下来了,老太太们欢天喜地想找春儿告诉她喜讯。

结果,一打听,春儿已经不在人世了,原来春儿生病了,没人知道,儿子从不来看她,她也没钱去医院,就那么拖着,最后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孤苦一人的死在她黑乎乎的床上了。最后是看她几天不开门,被邻居发现的。她的丧事连声鞭炮都没听见,我们就在一个小区。她死在了可以领低保的前一个月。

春儿死的时候才60多岁,属于年轻的老人,可是没有退休金,生活没有保障,就算有儿子又有什么用。

她就那么悄无声息的没了,像一片落叶。没人关心她,没人挂念她,说起来也是来人世间走一遭。

什么样的人晚年生活会过的很凄惨

1、没有健康身体的晚年,很凄惨。

2、健康,是晚年幸福最大的前提,健康就是幸福。

3、没有退休金的晚年,很凄惨。

4、每月退休金到账,每年退休金上涨,生活就充满希望。

5、没有医保的晚年,很凄惨。

6、看过很多老人,全自费看病,贵的不敢想象,很多病只能放弃。

7、没有老伴儿的晚年,很凄惨。

8、养儿防老不可能了,老伴很重要,相互扶持、照顾,晚年会幸福得多。

9、没存款的晚年很凄惨。

10、存款,可以让晚年多些选择余地,旅游、治病,都要有存款做保证。

11、贷款很多的人晚年很凄惨。

12、晚年,如果还有一屁股债要还,就要继续赚钱,没有快乐。

13、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比较凄惨。

14、儿女在身边的老人,有人陪着、照顾,会幸福得多。

15、晚年想不开的老人,凄惨。

16、晚年,为自己活,旅游、吃喝玩乐,操心少的老人,活得舒服。

没有子女,老了会不会很凄惨

老了会不会过的凄惨跟有没有子女,或者有几个子女都没关系。

儿孙满堂的老了过得很凄惨的大有人在,反而没有子女的老年过得很健康开心的也不在少数,这个主要看自己的心态和所处的环境,跟有没有子女没什么关系。

子女很多的,老人年轻的时候为了抚养多个子女,加上自己没什么社会资源,只能辛苦打工奋力挣钱,结果到老了赞了一身重病,而子女们也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资源教育,更没有丰富的社会关系,自己也只能混得平平庸庸,勉强上生存,也就没有足够的金钱和精力去给老人医治,最后只能陪着老人痛苦,就算子女们把毕生积蓄攒到一起去进行医治,最后大多数老人也只是维持几年的生命而已,反而这样导致整个家庭的成员都过得更加凄惨更累,最后进入代代传的恶性循环。这类事件不用类举,在现实中比比皆是吧。

没有子女的老人在年轻的时候生活压力就没那么大,如果再比较关注健康,调整好心态,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身体锻炼,保养,心气调节,到老年的时候身体依然很棒,心情很好,幸福而健康的度过了自己的一生,这样不好吗?

现在养育孩子已经不比以前了,不是拉拉扯扯就把孩子养大了,而是要养好。不再是简简单单培养一茬被收割的韭菜,而是让孩子在同类人中不至于落下风,不至于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为别人奉献自己的宝贵时间,去换取仅仅糊口的少许金钱。

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不婚不育,甚至不谈恋爱的主因所在。不打破越来越坚固的阶级固化,不尽快缩小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和社会资源两极化,再多的子女也只能成为新的一茬被收割的韭菜,给自己的老人带不来幸福生活保障。

所以,有没有子女,跟老人过的是否凄惨没有太大关系,反而子女多的普通家庭和贫困家庭老人,老年会过得更加凄惨。

张爱玲的死很凄惨吗

1995年9月8日12点半,张爱玲在洛杉矶家中被发现死亡,死因为心血管病。其实,这并不是她确切的死亡时间。她当时是躺在房里唯一的一张靠墙的行军床上去世的,虽然出奇的瘦,但很安详。所以,说很凄惨未免有点儿过,对于她死亡一说,有几个版本,但这是最真实的。只不过大家很好奇,张爱玲的家里为什么不放一张床?她把所有的财产和作品版权都送给了宋淇夫妇,尽管唯一的胞弟当时在内地还租着房住,弟弟是在80年代末在报纸上看到她去世的消息,才知道姐姐已经不在人世,所以也有人说张爱玲亲情淡薄。遵从她的遗愿,把她的骨灰撒在了住处附近 的海上,她要求是荒凉的地方。 9月30日是她的生日,生与死这般巧合,孤独的来,凄清的走,一如她的文字,苍凉如斯。

01、在现代中国作家里,张爱玲是唯一家世显赫、天才写作和传奇人生的人。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藕是李鸿章的长女。她本人六岁写了第一个故事,七岁写了一部家庭悲剧小说。几乎没有一个作家被一些人书写成文学神话,但也有人批评她是怨妇写作误上神坛。

02、张爱玲热大概经历了三波高峰。第一高峰即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以一句“成名要趁早”横空出世于上海文坛。第二高峰即六七十年代在美国,《中国现代文学史》里把她排在了鲁迅之前,轰动一时。第三高峰是2005年之后,至今未褪。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