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和赏析?子曰:由,诲一汝知之乎什么意
发布时间: 2023-07-17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和赏析

意思:孔子说:“子路啊,告诉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态度吧(即对待学问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赏析: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也就是告诉人们,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

扩展资料

出自:《论语·为政篇》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

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子曰:由,诲一汝知之乎什么意思

意思是子路,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

原句出自于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

原文: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字词解释: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2)汝:你。

白话译文:孔子说:“子路,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扩展资料:

原句是《论语▪为政篇》中广为流传的一句孔子名言,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排行老二, 华夏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代表作有《论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为政

翻译: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翻译为:孔子说:子路啊,告诉你对待学问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这句是出自《论语·为政》篇,由是指孔子的学生仲由,字子路;汝即你的意思;知:通智,智慧的意思。后世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扩展资料

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不知道的事物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做学问态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诚实。那么中智以下的人当然不可能样样都知道。唯其有所不知,才能成其有所知。承认有所知、有所不知,是一种老实的态度,也是最聪明的态度。

孔子这两句话,有其特殊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指他所说的道理。因为孔子说道理的态度十分谨慎,所说的都是正确的道理,才能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反过来说,对于道听途说,未经明确判断的知识,不应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以免害人害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为政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