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勋心理访谈(如果得了抑郁症,你内心的想法会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7

如果得了抑郁症,你内心的想法会是什么

我年轻时,应该说患上了抑郁。因为常常失眠,越想睡越睡不着。脑子里是乱七八糟的东西,越来越焦躁不安,偿到了十分痛苦。于是,我采取了种种办法,至今记得的办法是练气功,全身放松。但杂念不除,头脑空白,自以为走火入魔,慢慢停用了。还有一个是数数,直到睡着。但越来越失灵,数得心里干燥,一点味都没有,直到天亮也没入睡。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用开水泡脚,这个办法比较灵。等睡眠好了,慢慢停用了。我用开水泡脚,是十分极端的,用刚烧开的水直接泡脚。说是直接泡脚,其实也不是,因为细皮嫩肉那经得住刚滚开的水泡?只是一点一点用脚沾水,直到可入进脚来长久停留,名曰泡脚。这个办法所以灵,现在想来,是用这种办法改变了神经的条件反射,阻断使可以继续抑郁到天黑天亮的通道。这一切措施反映了我想法:设法改变抑郁的后果。当然,泡脚也不是万能的。因为我虽泡脚了到后来仍有整夜不眠的情况。我是喜好逻辑思维的,上电大时《形式逻辑》开卷考试86分,全班第一名。我就寻思,如果我想着让自己睡着,那么就是让自己清醒。为什么?因为人只有在清醒时才能想事情,给自己下指令。我在想着要睡着,其实我并没有睡。因为我清醒,当然不是睡。这样,越想着睡,越睡不着。因为越想当然越兴奋,也就越清醒一一这是一种自相矛盾。所以,我每次躺下,只让自己放松,象练气功时一样。至于心里上下千古,神鬼人等等,不要求他们了,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去,我只是观。因为我如果要求,便已兴奋,兴奋了便清醒,清醒便不是睡着。起初,如此不知不觉天亮了,还要去工作,起床了。便发现一个奇妙的事情,发现自己精神饱满,和踏踏实实睡了好觉一样。这样,不知不觉这个抑郁的毛病没了。另外,我注意到这个抑郁好同自己心思意念作对。我想睡,ta却让我睡不着。我不要睡,ta却使我呼呼大睡。睡不当时,清醒亦不当时。所以,睡不着时,在放松任思绪乱跑中,我也不放过背诵某些东西,构思文章一一这样,即使没睡着,我也不亏,作完了某些事。也许是受这个经历影响,我某些获奖作品(当然现在没有获奖作品,我也不要求这个。),都是在这种放松的躺下中构思成的。





人死亡的过程是怎样的

大家好,我是渡仁心理的CBT君,这边分享一些我自己的体悟。

生命中的随性更能体现生命的价值。只有在生命结束的时候,人才会意识到那些才是生命的本真需求。——李子勋

2018 年 10 月 24 日,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因病去世。

放下一点儿、自在一点儿,放下多一点儿、自在多一点儿,完全放下了、就完完全全的欢喜自在了。——李咏

2018年10月25日,著名主持人李咏因癌症在美国去世。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查良镛

2018年10月30日,一代武侠小说泰斗查良镛(笔名金庸)在香港去世。

最近,几位大家的死亡,无论在心理界、娱乐圈还是文学领域都掀起了大波。听到心理学大师李子勋过世的时候,我内心是非常难过的,《心理访谈》节目让大家认识了李老师,也让大家开始认识心理学,他的离世,是心理学界的重大损失。

没过两天,又听到著名主持人李咏过世的消息,当时非常震惊。我记得,当我看到这一消息立马和周边同事分享时,他说,不要买房存钱了,有钱就花掉。

谁知道意外和明天谁先来。谁知道,过了两天又听到金庸先生过世了,已经不是震惊可以表达的了,世事无常之感油然而生。

接二连三的死亡消息,相信在大众心里一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谈,关于死亡的那些事儿。

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谈到死亡除了他人的死亡也包括我们自己的死亡,这两者有着直接的关联。当我们身边的人死亡,我们会想到自己的死亡,同时也会想到我们爱的人的死亡。

这代表一种很深刻的损失(loss)和过渡(transition)。就像是这些天,我们看到的是名人大家的死亡,却让我们去深思,我们的人生和死亡。

谈论死亡的话题,不只有沉重,这对于我们活着的人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说到死亡,无可避免的就会谈到丧失,事实上,我们往往不能接受死亡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死亡常常会带给我们丧失感,而这份丧失感会带来巨大的痛苦。

事实上,心理学界对于死亡的研究,也表明死亡这件事情,无论对于当事人还是周边亲人,都有着复杂的心理过程。

美国著名的心理分析师伊丽沙白.库伯勒.罗斯通过对大量晚期患者的访谈及研究患者临近死亡前的心理活动,将濒临死亡的过程分成五个心理阶段:拒绝与否认、愤怒、挣扎、抑郁、接受。

当我们知道自己或亲人将要死亡时,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否认死亡这一事实,同时也心怀侥幸,觉得也许会有奇迹。否认的意义在于否认痛苦,重拾对于生命的自信。

当我们知道无论如何否认都无济于事之后,那种对于生命的失控感,让我们产生了愤怒、狂躁、怨恨等情绪,这就到了第二个阶段。这个时候,往往周边的人会容易受到攻击。

一旦愤怒等强烈的情绪随着时间慢慢消耗掉我们的能量,而我们不得不接受死亡的事实时,常常会出现想与死神“讨价还价”,或者设定自己的期限,想要完成更多的事情,尤其是至亲的人,我们甚至想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替代他。

而当死亡越来越近,所有的人再也不能否认时,这个时候常常会有很强的对这个世界和对于自己的失落感、无助感,当事人或亲人在这个时候往往容易抑郁。

最后,当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大部分当事人就开始接受,并对其他的事情漠不关心,也提不起兴趣,仿佛重新找到了安宁,静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这个过程,有的时候很短,有时候很长,但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人会备受煎熬。了解死亡的心理过程,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面对死亡。

逝者已逝,活下来的人,更多的是要去想,如何活着且更好的活着。

我们不仅按照社会标准去活着,更是要真正去生活,用一种接受所有生活的生活方式去生活,而不管是生活还是死亡,我们都是真实的、存在的。

我想知道心理咨询师或从事心理工作的离婚概率有多少

您好,提问很让人感兴趣,我也就此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心理工作的方向其实很多,有理论研究、也有应用方向,有从医、有咨询、有教育、有企业,有社工,有疏导,有矫正等等,不一而足。我不确定是否真的有这样的统计存在,如果有,是否又能覆盖全面,不偏不倚,或者得到这个数字有什么样的意义。

我猜想,这个问题背后似乎隐藏着两种认知:一种是,从事心理工作的人会更懂人心,应该更会处理家庭和人际关系;另一种比较妖魔化的观念是,从事心理工作的人想得和别人不一样,有些怪怪的,在精神上的要求比较高,常常“教育”别人,会争夺家庭中的权利地位及话语权。

就我仅仅对所能接触到了心理从业者的观察,我认为具有心理学背景,并不能从本质上影响一段婚姻关系/亲密关系的走向。终止一段婚姻关系的原因其实可以有很多种,可能是伴侣的背叛,可能是双方利益捆绑的结束,可能是大家庭中的关系不融洽,也可能是双方对于未来规划冲突太大,只好分道扬镳……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很多选择结束婚姻关系的双方,重新拥有了各自期待的人生。甚至离婚本身也并不就是一个“负面”“灰暗”的词,它更多只是意味着关系模式或生活方式的改变,意味着双方以及个人边界的变化。

无论是婚姻关系还是亲密关系,既然是关系,那就涉及到2个及以上的个体,不是“一个人说了就算”的。我认为学习心理学可以让人与关系保持一定的敏感度,可以让人更好地理解彼此,可以帮助两个人更有效更有深度地沟通,甚至促成改变,还可以帮助人更妥善地处理自己的哀伤,重新投入生活。学习心理学是否能帮人“留住”一段婚姻,或者学习心理学会不会让人“走火入魔”,从而家庭出现问题,这样的疑问可能都是源于对心理学不恰当的认知和期待。

不恰当的认知可能比较容易理解,可能因为这个行业在国内还比较“年轻”,大众对此了解有限。那不恰当的“期待”又怎么理解呢?嗯……为什么没有多少人去关注“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的离婚概率”呢?(开个玩笑)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