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姜耀东: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人才培
发布时间: 2023-07-11

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

全国政协委员 姜耀东

摘要:

加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增强我国应急管理事业理论引领和科技支撑能力,为防控重大安全风险、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的重要举措。调研发现由于我国应急理科学体系刚刚起步,应急管理高等教育不论在数量、质量、层次、结构等方面,还是在教育管理、教学模式等方面,都不能适应我国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的需要。为此建议:一、进一步加强我国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和课程设计;二、加快应急管理类大学、专业院校及职业学院建设;三、加强应急管理干部培训及其基地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重要部署,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

加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增强我国应急管理事业理论引领和科技支撑能力,为防控重大安全风险、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的重要举措。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加之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各类风险隐患交织叠加,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损失重。据《我国应急管理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中指出,我国应急管理系统人才缺口在40万人左右,工矿商贸行业应急管理人才缺口在200万左右,应急管理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缺口更大。

2021年,我提交了关于加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提案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22年全国政协将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作为重点协商议题之一,我参加了第64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作为调研组成员围绕“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主题在广东、河南等地进行了调研并在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发言。调研发现由于我国应急理科学体系刚刚起步,应急管理高等教育不论在数量、质量、层次、结构等方面,还是在教育管理、教学模式等方面,都不能适应我国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的需要。

为此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我国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和课程设计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于2020年下发《关于推动部分学位授予单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通知》,决定推进部分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开展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目前近20所试点高校设置了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应该总结试点高校应急管理二级学科的建设经验,发挥我国更多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完善学科课程教学设计,积极开展复合型应急管理人才的培养教学,考虑设置应急管理一级学科并凝练出二级学科。

二、加快应急管理类大学、专业院校及职业学院建设

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指出:“依托应急管理系统所属院校,按程序和标准筹建应急管理类大学。”“鼓励各地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应急管理专业院校和应急管理职业学院。”2021年6月应急管理部已把合并华北科技学院和防灾科技学院组建应急管理大学的方案论证报告教育部,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应加快推进,争取早日建成“面向多灾种、管控全链条,发展新学科、服务大应急”的应急类大学。建议教育部指导地方积极规划建设应急管理专业院校和职业学院,可参照公安等部门做法,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院校定向培养和招录制度。

三、加强应急管理干部培训及其基地建设

遴选综合实力强硬的高校,积极开展复合型应急管理人才的培养教学和应急管理干部培训。充分利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和各有关部门专业培训机构的培训资源,开展应急管理干部培训。组织干部系统学习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应急管理专业知识,提高履职能力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应急指挥与应急决策能力,做到懂应急、会应急、能应急。要从健全培训制度、开展培训调研、加强教育培训机构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课程教材建设、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加强经费保障、严格组织管理等方面做好培训基础保障工作。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

制作:刘懿莹

审核:贺春兰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