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扑是中国的还是日本的?日本相扑选手那么胖,他们能长寿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相扑是中国的还是日本的

中国和日本都有“相扑”这个运动,但两种相扑并不一样。

相扑,日本也用了这个名字,但的确是各自起源。

中国的相扑,在秦汉时期就有,称为“角抵”,最初是一种作战技能,后来成为训练兵卒的方法,换句话说,就是由实技衍生而来。

日本的相扑,具体历史你可以在网上查,早期称为“素舞”,我们当年玩游戏的时候都喜欢称为“大相扑”,是由祭祀活动衍生出来的。

不过,日本用“相扑”这个名字倒是参照了汉语。这是唐代的时候传过去的。

中国古代说的相扑,跟日本的相扑有很大区别。

1、穿着上

中国相扑最初是训练兵卒的,不仅要穿衣服,而且还要负重。

日本相扑现在是穿上短裤了,但还大赤膊,而古代相扑压根不穿衣服,只是在腰间围着“御币”或“水引”。

御币也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一根绳子上边挂几条纸片;水引实际上就是一根绳子打个蝴蝶结。穿这种东西……是吧?所以在穿着上跟中国完全不同。

2、礼仪上

中国相扑没什么礼仪可讲,作战就是作战,打架就是打架,有什么客气的?

日本相扑起源于祭祀,现在看还有一对讲究,古代更奇葩,还要唱歌和耍杂技的。唱歌当然就是祭神的歌,杂技,是在歌舞结束以后,把打开的“招福扇”顶在脑袋上。所以日本相扑才一直留有发髻,专门插扇子的。

3、形式上

中国相扑是可以用兵刃的。在角抵时期,不拿兵刃徒手上阵才奇怪。在秦汉时期最正常的情况是,双方各穿铠甲,手执长棍在那互相顶,也可以殴打对方。因为这个相扑源于现实作战,上战场哪有空手的?

日本的相扑,从诞生开始就没动过兵刃,动手的时候不可以使用普通的殴打方式,主要还是摔跤。

中国的相扑和日本的相扑本质上都属于角斗。这就不能说谁源于谁了,虽然我们现在一说角斗一般都先想起古罗马剑斗士那样子,但实际上角斗在全世界都有,都是自发诞生的古老项目。

只不过中国的相扑是从实战出发的角斗,而日本那个更倾向于表演。

这也引出了中国相扑和日本相扑的另一个不同之处。中国古早的相扑,包括很多世界其他地区的角斗,对手未必都是人类。

而日本这个表演赛,向来都是人跟人较劲。

只是,中国相扑到了后期,也就是唐宋时期,就与日本相扑的情况很接近了,完全从战技演变成娱乐竞赛项目了,也不用兵刃了,也打赤膊了。

日本相扑选手那么胖,他们能长寿吗

提到日本相扑选手,第一印象就是“胖”!而且是胖的出奇,有些事情甚至都没有办法自己完成。日本相扑选手是“短命”的印象,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平均寿命并不高,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历代横纲寿命

从第40代横纲到第59代横纲,最高的寿命为82岁,最低的27岁就死了。一般来说,有钱人一般活得都比较长,毕竟经济条件好,能够获得更多的照顾。日本横纲都是有钱人,可是寿命来说,与日本的平均寿命严重不匹配,甚至成为“短命”群体。

相扑选手为何寿命短?

那么为何日本的相扑选手寿命比较短呢?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想要成为相扑选手,首先就要想方设法的增加自己的体重,因为体重在相扑比赛中有着决定性优势。所以相扑选手在年轻的时候为了增加自己的体重,会食用许多高卡路里高热量的食物,并且有许多应酬,会大量的饮酒,加上激烈的训练,造成身体损伤严重。很多相扑选手表面看起来毫无问题,可是身体骨骼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这样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导致许多相扑选手出现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的症状,并且由于身体过于肥胖,脂肪会压迫血管以及气道,有些人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特别是睡觉的时候,睡着睡着就听不到呼吸了。

虽然相扑选手会在退役以后进行减肥,可是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变,一般30岁以后的相扑选手,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上述的疾病。并且年轻时候的生活习惯,会导致相扑选手的肝脏受损,这些都会对心脑血管造成负担,在年老之时,就会引发疾病。

另外一个方面,日本相扑选手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并且承受着很多压力与精神负担。特别是段位较高的相扑选手,在制度上是有一定的倾斜的,但是一般不允许败,只能取胜,甚至有人连败以后,不得不面临退役的选项。

所以相扑选手难以长寿也是正常,只是因为能够赢得许多金钱和荣誉,日本向往相扑的人也不在少数。

欢迎关注日本二三事!部分文章介绍:

《 未破悬案:3亿日元不翼而飞,日本历史上的完美犯罪》

《未破悬案:翻译《恶魔之诗》,日本教授预言自己死亡》

《未破悬案:日本主妇在神社神秘失踪!疑点重重》

日本相扑的规则是怎样的

回答;相扑的规则是;一场比赛中,相扑选手是通过用力把对手推出圈外或把对手摔倒在地来取胜的。 双方推摔过程中,只要一方的身体除脚底以外的任何部分(如膝盖、手指尖、发髻顶部等)碰到地面,或者只要脚趾或脚后跟踩在圈外,即算失败。登上赛坛的相扑选手浑身上下除一条兜裆布及其附带的装饰之外,一丝不挂。其发型也有些仿古,从正面看,仿佛头顶上竖起一把小扇子,叫做“大银杏髻”,不过只有等级较高的选手才可选择这一发型,低等级的只配用普通纸线在头发上打个结。 据称仿古发式被保存下来不仅是因为传统,其作用还在于跌倒时充当保护头部的护具。相扑比赛严禁明显地挥拳头、拉头发、戳眼睛、踢腹部等动作,更不允许踢打仅被一条兜裆布包着的下身。赛前选手在赛坛上表演的大鹏展翅一般的亮相,源自展示手中无任何暗器,选手们随意从赛坛的一角抓起一把白花花的盐抛向赛坛中央,那是为保持赛坛清洁的一种仪式

相扑的规则是什么呢

运动员在比赛时可以互相抓腰带,握抱头颈、躯干和四肢,可以用腿使绊,可以拍打对方胸部,但不许踢对方胸腹,不许抓兜裆和生殖器,不许抓头发、击双耳、卡咽喉,不许伤害对方眼睛、胃门等要害处,不许用拳头打人或使用反关节动作。  比赛时,能使对方身体任何一部分着地(除两脚掌外)即为胜利。能使对方身体任何部分(包括手、脚)触及界外地面亦为胜利。比赛没有时间限制,如果双方经过长时间角斗,精疲力尽而胜负未分时,裁判员可以宣布比赛暂停,休息后再重新开始比赛,直至决出胜负。  相扑(xiāng pū):一种类似摔跤的体育活动,秦汉时期叫角抵,南北朝到南宋时期叫相扑,现为一种流行于日本的摔跤运动。

大家如何看待日本相扑

相扑(日式摔跤),一种日本传统体育运动,是日本民众喜爱的一项竞技体育运动,也是日本的“国技”。

相扑,原产于中国,南北朝到南宋时期叫相扑之后,相扑运动流传到日本,受日本人喜爱。时至今日,相扑运动在日本已经“发扬光大”了。

在日本,相扑运动是高雅的事业,运动员要具备诚实、勇敢、谦虚的修养。此外,要想成为一名相扑运动员,对人的年龄、身高、体重都有要求。

要成为一名相扑运动员,条件是:年龄在18岁--35岁之间,身高必须1.73米以上,体重的下限是120公斤,体重没有上限。

职业相扑运动员称为“力士”,“力士”按照运动成绩分为10级:序之口、序二段、三段、幕下、十两、前头、小结、关胁、大关、横纲。横纲是相扑运动员最高级的称号,也是终身荣誉称号。

相扑比赛时,由两名裸露上身的力士在直径4.55米的圆形“土表”上,扭在一起,互相角力,直到分出胜负。

相扑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