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养正的照片?杨养正的简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杨养正的照片

1944年初,淞沪抗战中四行仓库保卫战12位官兵,受尽千辛万苦、辗转千里回到重庆。四行仓库八百勇士的幸存者们受到了陪都重庆,受到了四川军民的热烈欢迎,当时的国民政府授予勇士 们忠贞勋章,29岁的杨养正被提升为少校军衔军官。这张照片,是1944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发的军官证上面的照片。92岁杨养正的其他人生经历的照片,均在历次
政治运动及其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毁掉了。

杨养正的简介

杨养正,是抗日“八百壮士”最后一人(杨养正老先生去世时,冒出“另一壮士”杨根奎,但其提出的证据不能和杨养正老先生一样得到充分得考验)。
1937年10月31日,部队奉命撤入租界,被租界解除武装,送进“孤军营”。1941年-1942年底,杨养正先后被日军关押在宝山营房、南京老虎桥第一模范监狱、安徽芜湖对岸裕溪口,后成功逃出。1944年住进重庆长寿第九教养院,1949年,被安排进入重庆南岸副食品水产公司工作,先后生育5个子女。1977年至今,退休居住在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街。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斗守战场
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
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这首《八百壮士》歌描绘的是68年前淞沪会战时坚守四行仓库抗击日军的一群中国官兵。68年了。
68年硝烟散尽,迷住多少人的双眼?68年前的满腔热血,在几代人的胸腔里滚滚欲沸?68年后,昔日八百壮士安在?
山城,重庆,7月流火。
弹子石正街5号,这个一般重庆市民也未必熟悉的地方却自有一股肃穆的凉意。顶着炎炎烈日,走上几级台阶,在几间破旧低矮的平房里等待着的就是一位参加过淞沪会战的老兵和他的传奇。杨养正,91岁,左眼失明,右眼刚动过白内障手术,你看不到他的眼神,但是通过这八百壮士惟一幸存者的讲述,你可以感受到那股凝聚着凛冽战意与豪迈血性的历史正向你扑面而来。

八百有人活下来吗

每当我们提起中日战争是,可能想起的都是百团大战;武汉会战等等战役。可是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兵人,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誓死捍卫自己的祖国。他们就是—八百壮士.可能有些朋友对他们并不熟悉,可是当我们提起那个著名的四行仓库,相信您一定不陌生。
是他们在外族入侵面前,为了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与闯进家园的敌人死拼到底,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正是有了这种英雄的牺牲精神,中国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八百壮士诞生背景
八百壮士是指在上海即将沦陷时,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8师第524团奉命退守四行仓库,与日军激战四天四夜,鼓舞全国军民抗战士气的英雄群体。相信大家最近都被电影《八佰》刷屏了吧,八佰电影中的原型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八百壮士.
当时八百壮士奉命坚守在四行仓库,上方下达的命令是死守,根本没有说过要坚守的时间以及难度。我们的八百壮士们就这样在炮火中守了四天五夜。当时的四行仓库北面和西面已经被日军所占领,如果四行仓库再失守的话,上海就变得岌岌可危了。
甚至直接会影响到后方的南京(当时的首都是南京),可想而知,这将会是一场多么激烈的战争,当时的团长谢晋元就下达了死命令,一定要死守四行仓库,让与仓库只有一河之隔的美国和英国人看看我们中国军人的血性。此外,当时的部队总人数实际上并没有八百个人,
仅仅只有四百五十多人,可为了欺骗敌人,谢团长便对外宣称有八百个人,这便是八百壮士的由来。八百壮士中的每一位都用自己的鲜血来祭奠我们沉睡中的祖国,希望他可以尽早苏醒,让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可以不再受列强的侵袭,可以恢复往日的繁华。
杨养正的作战时刻
讲起八百壮士中的最后一位,您可能并不认识,可他却有一个十分充满正气的名字—杨养正.杨养正的本名叫做杨德余,他十八岁便参了军,当时的直属上司就是谢晋元,杨养正先生在2010年去世,享年96岁。
1933年时杨养正为了全家的生计,便报名参了军,随后又被派去参加了淞沪会战。当时的杨养正只有19岁,他和许多的同时期的战友们一起参加了四行仓库的守卫工作,四行仓库是出名的易守难攻,杨养正心里知道,在日军猛烈的炮火冲击下想要守住四行仓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且四行仓库位置特殊,当时全世界的眼睛都放在了这场会战当中,军人们要忍受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心灵上的折磨,这场会战持续了四天五夜,杨养正就四天五夜没有合眼,后来记者采访他的时候,问道:您心里难道不害怕吗? 杨回答道:军人就是要服从命令,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在采访最后的时候,杨养正先生甚至表达出了他觉得很惭愧,因为他觉得一个军人可以为自己的祖国,为自己的战友而奉献,这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他不需要别人把他当做英雄一样来对待,这会让他感觉十分惭愧,真正的英雄是那些死去的战友和数万名同胞。现在让我们把视线转回到作战的时候,当时的杨养正被飞来的流弹所伤,导致左眼脱落,随后的漫长岁月中,杨便靠着右眼走过了自己漫长的岁月
接到撤退命令
1937年十月30日,蒋介石下达了撤退的命令,然而此时的战役并没有获得成功,此时撤退,无疑会加大日本人的自信,削减中国人民的信心,可军人就应该服从命令,无奈之下谢晋元团长带领将士们撤退。
期间又遭遇了日本人的强烈打击,杨养正等人与部队分散,被日本人俘虏,之后杨养正等人又被带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日军集中营进行劳动,承受非人的劳逸,于是在三十多个战友的合力下,他们最终逃了出来。
逃脱之后的杨养正非但没有退缩反而又重新加入了抗日战争的队伍中,在长达九年的侵华战争中,中华民族损失惨重,无数平民丧失了自己的家庭与生命,晚年的杨养正也经常会做梦梦见当初的那场战役 。
当初没有升起来的国旗其实一直都没有倒过,永远立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这就是为什么杨养正这次撤退是战略性撤退,四行仓库守卫战给每一个企图吞并中国的列强都上了一课,这就是中国军人的力量。
结语
英雄眠处听雷霆,狼子野心丧破胆。杨养正先生死后,参与四行仓库守卫的全部人员至此都已离世,他们用生命与鲜血来教会我们什么是民族大义,什么是民族精神。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是八百壮士们教会我们的道理。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没有天生无畏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八百壮士最后一位幸存者的离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国家的未来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我们应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八佰历史背景

电影八佰历史背景:

一、淞沪会战爆发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当时中国尚未统一,国内还存在很多军阀 一个国家居然存在三个政府,此时日军在上海主动发起攻击。8月14日南京政府发起反击,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候国人同仇敌忾上下一心决心保卫祖国,各路军阀也都放下昔日的仇恨不再内战枪口一致对外。

淞沪会战打的相当惨烈,在此次会战中中国军队前后共投入75万余人,包括老蒋的精锐嫡系中央军 还有各路地方军阀湘军桂军滇军川军东北军西北军等,日军海陆空共投入30余万人。

二、战争失利掩护撤退

战争持续三个月由于武器装备低劣,老蒋指挥不当还有军阀派系太多不好指挥,地方军战斗力低下等原因,最终以国军损失30多万日军损失5万多的结果结束战争。

在此次战争后期老蒋令88师524团留一个营的人留守四行存库与日军周旋目的。是营造国际舆论的抱到与支持,想取得英法美的支持援助。

电影八佰就是以这个背景开拍的八佰壮士在四行仓库坚守四天四夜,最后撤退至英租界。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坚持战斗的一身肝胆,明知此去不归,依然身围炸弹纵身跳下同归于尽的不回头,明知此生再难见爹娘妻儿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