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谥号与皇帝谥号有什么关联评定皇后谥号的标准是什么?古人的谥号有什么讲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皇后谥号与皇帝谥号有什么关联评定皇后谥号的标准是什么

阴丽华,历史上第一个有谥号的皇后。

说到谥号,想先谈几个中国古代关于称呼的基本概念。

谥号:可以理解为对一个人的盖棺定论,就是后人对前人的评价。一般来说是用几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性的评价。谥号用字有相对较为固定的一个范围。《逸周书*谥法解》里对谥法用字都一一做了列举和解义。

庙号:古代的君主去世后会被供奉于庙,所以有一个庙号奉祀时用,庙号也是对君主的一个评价。庙号起源比较早,早在商代就有了庙号,但并不是每一位商王都有庙号,只有特别有功绩的才有。比如开基立业的太祖商汤;功劳高的高宗武丁。

年号: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方式,以皇帝在位时间为标准,汉武帝首创。

尊号:如“皇帝”、“太上皇”、“皇后”这类称号就是尊号。上尊号的可以是还在世的,也可以是已经去世的。为在世的帝、后所上的尊号,用美好的字来称呼,又叫作“徽号”。

皇后的谥号:明确知道有皇后的朝代是从汉代开始。汉代皇后有谥号并不普遍。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二任皇后阴丽华开始有了谥号:光烈皇后。从这个谥号看是从帝谥。汉代之后皇后的谥号与帝谥的联系不大,一直到了宋代才有皇后的谥号从帝谥。元代皇后没有谥号。明清的皇后谥号也都和皇帝的谥号配套。

比如明太祖谥号最后一个字“高”,用谥号简称“高皇帝”;马皇后的谥号最后一个字也是“高”,用谥号简称“高皇后”。

清代咸丰皇帝谥号简称“显皇帝”,慈禧的谥号简称“孝钦显皇后”,慈安的谥号简称“孝贞显皇后”。

古人的谥号有什么讲究

谥号是东方文化圈特有的现象,始创于周朝,秦朝时期一度中断,自西汉恢复后一直沿用至清亡后十数载,前后绵延逾2900年。谥号制度创设的目的,主要是针对帝王将相、皇室女性生前的功绩、品行等情况,用一两个凝聚宏大含义的字词,来对其进行盖棺定论,意在贬恶扬善、警示后人。

这种制度不仅实行于中国,在受中华文化影响极深的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也曾长时间使用,属于中国“文化输入”的典型案例。

按照颁布形式的不同,谥号又分官谥和私谥两种。其中官谥由官府制定和颁行,其应用对象主要是帝王将相、皇室女性,属于统治阶层,但也有一部分属于非统治阶层的公众人物、社会贤达或贞洁烈妇等等。

私谥则是对官谥的一种补充,由民间制定和使用,其应用对象是官谥中没有涵盖到的部分名人(比如陶渊明被私谥为靖节先生),极端情况下还会出现一些原属统治阶层的大人物(比如溥仪死后被私谥为愍)。

谥号最常见、也最被关注的适用群体,当然还是帝王。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位帝王不是因政变被推翻,或因生前作恶太多被杀、被废,一般都有四个表示身份的称号,即生前的年号、尊号,死后的谥号、庙号。而谥号,是在帝王驾崩后,继任者按照逝去的帝王生前的功绩、品行等情况,命礼部拟定数个合适的词汇,经大朝会商议后,所选择的一个最恰如其分的称号。

因为帝王有好坏之分,所以谥号自然也有美谥(又称上谥)、中谥、恶谥(又称下谥)之分,如文(经纬天地曰文)、武(克定祸乱曰武)、仁(慈民爱物曰仁)、康(安乐抚民曰康)等便是美谥,怀(执义扬善曰怀)、愍(在国遭忧曰愍)、悼(年中早夭曰悼)、哀(恭仁短折曰哀)是中谥,而厉(杀戮无辜曰厉)、炀(好内远礼曰炀)、灵(乱而不损曰灵)、荒(好乐怠政曰荒)等便是恶谥。

因为谥号有惩恶扬善、警示后人的作用,是要载入史册、千古传扬的,所以在重视名节的古代,很多帝王非常关心自己死后的谥号,例如楚共王芈审和魏武帝曹操便是典型。

楚共王临终前跟大臣们讲自己治国无方,跟晋国交战又一败涂地,这种表现实在是辱没先祖,所以等到他死后,要在“灵”或“厉”两个恶谥中选择一个,千万不能用美谥。大臣听后面面相觑,连番苦劝数次都没用。

结果等到他薨逝后,执政子囊考虑到共王虽然治国乏善可称,但却有政治担当,能正视自己的错误,有悔过之心,便力主放弃“灵”或“厉”两个恶谥,而改用美谥“共”(即恭,既过能改曰恭),朝臣纷纷表示赞同。

楚子疾,告大夫曰:“...是以不德,而亡师于鄢,以辱社稷,为大夫忧,其弘多矣。若以大夫之灵,获保首领以殁于地,唯是春秋窀穸之事,所以从先君于祢庙者,请为‘灵’若‘厉’。大夫择焉!”莫对。及五命乃许。

秋,楚共王卒。子囊谋谥。大夫曰:“君有命矣。”子囊曰:“君命以共,若之何毁之?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而知其过,可不谓共乎?请谥之‘共’。”大夫从之。见《左传·襄公十三年》

曹操虽然没有称帝,但却是事实上的皇帝,当年在面对群臣拥戴时,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若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如此看来,曹操对世子曹丕唯一的期冀,是希望他称帝后,能给自己一个“文”的谥号,千万不要称“武”。

因为“武”是开国皇帝的谥号,曹操自认为当不起,也怕背上“篡逆”汉朝的骂名。但等到曹丕即位后,偏偏给曹操加了一个“武”的谥号,让天下诽谤的言论集于其父一身,用心何其险恶!

其实不单单是帝王,很多公卿大臣其实也很在意自己死后的谥号,例如西晋开国元勋贾充。贾充虽然位极人臣,但由于有弑杀魏帝曹髦的人生大污点,加之生活作风不端正,所以非常害怕死后会得到恶谥,侄子贾模为人耿直,直接对他讲是非功过自有公论,自己是无法掩饰的,贾充听后更是忧心忡忡。

所以等到贾充死后,按照惯例,家中要为其向朝廷请求谥号。在朝会商议时,博士秦秀等很多人力主给他一个“荒”的恶谥(外内从乱曰荒、好乐怠政曰荒),但武帝考虑到贾充的功绩后没有采纳,而是听从博士段畅的意见,谥为武。很多有识之士虽然不敢名言,但内心满是讥讽之意。

“及下礼官议充谥,博士秦秀议谥曰荒,帝不纳。博士段畅希旨,建议谥曰武,帝乃从之...时人讥之,而莫敢言者”。见《晋书·卷四十·列传第十》

可见谥号不可乱加,必须要名副其实,否则欺骗时人容易(大多数情况下也无法欺骗时人,只不过朝廷强迫大家相信而已),欺骗后世很难。

按照古代的规矩,钱学森可以被授予什么样的谥号

文臣谥号,【明会典】记载,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与之搭配的字有正、贞、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

唐代时期,以“文贞”为文臣最高等级谥号,如一代名相魏徵、张说、陆象先、宋璟等都是谥号文贞。宋代时期,为避讳宋仁宗赵祯,司马光第一次提出了:“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文正成为文臣梦寐以求的最高级别谥号。后来范仲淹、王旦、耶律楚材、李东阳、刘统勋、曾国藩等谥号“文正”。

明武宗时内阁首辅李东阳,因病致休,临终时,他的好朋友内阁大学士杨一清来看望他,见他临死前还在为谥号担忧,言道:皇帝说了,给你“文正”的谥号,没想到李东阳听到后,直接翻身在床上向杨一清磕起头来,可见“文正”对于文臣的魅力有多大!

对应的,武将谥号第一字是武,一般搭配宁、毅、敏、惠、襄、顺、肃、靖、等字。明初名将徐达就是谥号“武宁”。

此外还有一种就是文武大臣通用的“通谥”,以忠字开头,后跟武、文、定、烈、简、肃、毅、敬等字。忠武为最高级别,诸葛亮、郭子仪的谥号即为“忠武”。

回到问题,钱学森可以授予什么样的谥号?作为“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报效祖国,被誉为我国“航天之父”、“导弹之父”、“火箭之王”等。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曾说,钱学森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钱学森的回国让我国导弹、原子弹

微信